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序贯抗生素治疗混合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4-11-13 17:29:4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序贯抗生素治疗混合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混合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同步联合抗生素(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停药3 d后,序贯使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分泌物增多)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指标(pH值、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优势菌)、血清氧
【摘要】目的:观察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序贯抗生素治疗混合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混合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同步联合抗生素(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停药3 d后,序贯使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分泌物增多)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指标(pH值、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优势菌)、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水平,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阴瘙痒、阴道灼烧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pH值、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优势菌正常率及血清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MDA、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同步用药相比,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序贯抗生素治疗混合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加快临床症状消失,促进阴道微生态环境恢复,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并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乳杆菌活菌胶囊;甲硝唑;克林霉素;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混合性阴道炎;阴道微生态
阴道炎多由病原菌感染导致,其中细菌性感染较为常见,其又可分为厌氧菌感染和需氧菌感染;同时存在厌氧菌、需氧菌感染的阴道炎又称为混合性阴道炎,其较单一病原体感染的治疗难度大。临床常采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凝胶等抗生素治疗厌氧菌、需氧菌混合性感染,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病原菌耐药,影响阴道正常菌群环境,甚至导致真菌感染。有研究报道,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作为益生菌制剂,能够调节阴道微生态和pH值,抑制致病菌繁殖,但与抗生素同时使用时该药活性会下降,而序贯用药有助于提高益生菌活性。基于此,本文观察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序贯抗生素治疗混合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混合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中相关诊断标准,经阴道分泌物镜检、微生物培养等检出厌氧菌、需氧菌感染;近3个月未接受抗菌药物、微生物制剂等相关药物治疗;阴道分泌物pH值>4.5。排除标准:合并尖锐湿疣、淋病等传染病;合并真菌、滴虫感染;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处于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20-04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0~55岁,平均(35.52±4.05)岁;病程3~10个月,平均(6.29±1.43)个月。观察组:年龄21~54岁,平均(36.39±5.04)岁;病程3~9个月,平均(6.47±1.2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同步联合抗生素治疗:2%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823,100 mg∶5 g),每晚1次,清洁阴部和双手后,使用一次性涂药器取适量本品均匀涂于阴道深处,然后带无菌指套将1片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252,0.2 g/片)置入阴道后穹隆处,用药后平卧,避免药物漏出;间隔2 h后使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05,0.25 g/粒)治疗,2粒/次,置入阴道后穹隆处,最好在睡前使用。上述药物均连续使用7~10 d。
观察组采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序贯抗生素治疗,先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连续治疗7 d,停药3 d后口服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继续用药7 d,具体用药方法和剂量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1)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外阴瘙痒、烧灼感、阴道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均消失,阴道分泌物涂片、胺试验结果均呈阴性,阴道分泌物pH值为3.8~4.5;有效:临床症状好转,阴道分泌物涂片、胺试验结果有1项转阴,阴道分泌物pH值有所减小;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分泌物增多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指标水平。①阴道pH值:用棉签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置于1 mL生理盐水中,采用精密pH试纸检测pH值,正常值为3.8~4.5。②菌群多样性:取阴道分泌物适量进行涂片固定和革兰染色,采用1000倍显微镜检查菌群种类,Ⅰ级为1~3种细菌,Ⅱ级为4~6种细菌,Ⅲ级为7~9种细菌,Ⅳ级为10种及以上细菌。Ⅱ~Ⅲ级为菌群多样性正常。③菌群密集度:Ⅰ级为每个视野平均细菌数1~9个;Ⅱ级为平均细菌数10~99个;Ⅲ级为平均细菌数≥100个;Ⅳ级为细菌聚集成团或密集覆盖黏膜上皮细胞。Ⅱ~Ⅲ级为阴道菌群密集度正常。④优势菌:正常情况下视野中优势菌为革兰阳性杆菌。(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采用氧化还原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ET-1)水平。(5)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6)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外阴瘙痒、阴道灼烧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阴道pH值、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及优势菌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pH值、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及优势菌正常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MDA、SOD、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A、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P=0.048)。
2.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育龄女性阴道中以革兰阳性乳杆菌为优势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病原菌入侵时,乳杆菌数量减少,菌群失调,对女性生殖健康构成威胁。通常情况下,细菌性阴道炎多由厌氧菌感染导致,但在免疫力低下、阴道pH异常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大肠杆菌、肠球菌、链球菌等需氧菌感染。甲硝唑属于广谱抗生素,对厌氧菌、加德纳菌、阴道嗜血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炎均有较好疗效,而克林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需氧菌感染治疗效果较好。但单用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加重菌群紊乱,常需联合益生菌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阴道pH值、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及优势菌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外阴瘙痒、阴道灼烧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多伴有阴道乳杆菌数量下降,持续应用抗生素会加重阴道微生态环境紊乱,停药后易复发。研究报道,补充外源性乳杆菌可使阴道优势菌恢复正常,纠正阴道微生态紊乱,提高菌群多样性和正常菌群数量,恢复阴道抵抗能力和自洁能力,降低停药后复发率。但甲硝唑栓、克林霉素凝胶等阴道制剂用药后可在4~6 h内维持抑菌浓度,同步使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可导致乳杆菌活性被抑制,影响治疗效果。而在甲硝唑、克林霉素疗程结束后序贯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可提高乳杆菌的存活率,更快地恢复阴道生物屏障功能,改善微生态指标,促进阴道黏膜修复,从而加快症状消失,降低复发率。
已知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多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进一步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MDA、ET-1等氧化应激反应产物水平升高,抗氧化物质SOD水平降低。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MDA、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与同步用药相比,益生菌序贯抗生素治疗可提高阴道乳杆菌数量,更快地纠正阴道微生态环境,清除阴道内致病菌,减轻内毒素引发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均较好。
综上所述,与同步用药相比,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序贯抗生素治疗混合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加快临床症状消失,促进阴道微生态环境恢复,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并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刘瑛,张琼琼,李萌,等.复方芙蓉泡腾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合并需氧菌性阴道炎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非劣效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3,39(10):1017-1023.
[2]王晓茜,张蕾,朱云珊,等.甲硝唑阴道凝胶和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22,31(9):871-874.
[3]廖秦平,刘朝晖,薛凤霞,等.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3,39(05):537-546.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1,56(1):15-18.
[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10):721-723.
[6]邓海燕,谈晓洁,陆静.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药学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12):69-71.
[7]张亚伟,康晓迪,刘丽恒,等.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效果及对阴道菌群、妊娠结局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5):103-105.
[8]Rezk S,Alqabbasi O.Bacterial vaginosis,vulvovaginal candidiasis,trichomonal vaginitis and aerobic vaginitis in women from Egypt[J].Germs,2023,13(2):130-136
[9]许桂萍.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栓对妊娠晚期BV患者阴道乳酸菌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5):594-597.
[10]张岱,刘朝晖,陈曦.不同方案阴道乳杆菌活菌胶囊结合抗菌药物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3,35(1):97-100.
[11]马卫国,周雪静,安国倩.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对患者阴道菌群种类、性激素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10):2013-2015.
[12]晏香花,熊芳.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对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短期复发率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2,35(21):84-87.
[13]梁华,陈新敏,吴雨露.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2):76-78.
[14]王园惠,林腾飞,张田甜,等.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综合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22,31(5):50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