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FOCUS-PDCA模式在口腔门诊院感质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FOCUS-PDCA模式在口腔门诊院感质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66

2024-11-13 10:48:54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探讨FOCUS-PDCA模式在口腔门诊院感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论在口腔门诊应用FOCUS-PDCA模式进行院感质控管理,能有效提升诊室环境检测合格率,有效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洗手正确率,有利于促进科室感染防控工作的规范化。

  摘要:目的探讨FOCUS-PDCA模式在口腔门诊院感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对现存的院感质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实施流程,将计划、实施与实际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检测该模式在口腔门诊院感质控管理中的实际效果。结果FOCUS-PDCA实施后,诊室环境样本的检测总合格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洗手方法正确率高于实施前,科室医师院感知识考核平均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门诊应用FOCUS-PDCA模式进行院感质控管理,能有效提升诊室环境检测合格率,有效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洗手正确率,有利于促进科室感染防控工作的规范化。

  关键词:FOCUS-PDCA;口腔门诊;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手卫生;依从性

  0引言

  口腔门诊器械在使用过程中,频繁与患者血液、唾液等体液接触,尤其是那些经过复用处理的器械,均存在直接或间接传播感染的可能性。口腔门诊的诊疗操作多为喷溅性、侵入性,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口腔部位距离较近,接触时间较长。此外,由于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悬浮于空气中,医护人员与就诊患者均面临着较高的感染风险。因此,这对口腔门诊的感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细致的要求,以确保诊疗环境的安全与卫生[1]。此外,口腔门诊所使用的器械和材料种类繁多,使其成为综合医院中器械和材料种类最多的科室之一。因此,口腔门诊在控制医源性感染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探寻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的管理方法成为医院多个部门关注的焦点。口腔科门诊是医源性感染防控的重点科室之一,也是医院医源性感染防控工作重点强化的科室之一,预防和控制口腔门诊的医源性感染至关重要[2]。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首先提出,由戴明博士宣传及普及,又称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美国医院组织(HCA)在其基础上提出FOCUS-PDCA,将持续质量改进进一步细化。FOCUS-PDCA包含9个步骤,即F(发现)、O(组织)、C(澄清)、U(理解)、S(选择)、P(计划)、D(实施)、C(检查)、A(执行)[3-4]。本文就FOCUS-PDCA模式在口腔门诊院感质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口腔门诊院感质控管理于2 019年7月起应用FOCUS-PDCA管理模式,2019年1—6月为实施FOCUS-PDCA管理模式前,2019年7—12月为实施FOCUS-PDCA管理模式后。研究期间口腔门诊共有医护人员34名,其中医技20名,护士14名;男8名,女26名;年龄23~60岁;职称包括高级5名、中级11名、初级18名。34名医护人员整个研究期间内均正常工作,未出现提前离职或长期休假等情况。被研究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1.2研究方法

  实施前口腔门诊沿用传统院感管控模式,由科室院感医生和院感护士负责监督日常门诊检查和指导工作开展,院感科定期抽查,评估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达标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洗手方法正确率,感控知识知晓率,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制定改进措施,督促后续整改工作。2019年7—12月对口腔门诊院感质控管理采用FOCUS-PDCA模式,具体措施和方案细化如下:①发现问题(F):通过分析2019年1—6月医院质控科每月的检测结果,发现物体表面细菌检测合格率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低。②组建院感质控管理小组(O):由科主任担任质控管理小组组长;科副主任和护士长担任质控管理小组副组长;科室院感医生担任质控管理小组秘书,负责组织质控会议,根据临床质控发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及执行措施;院感护士负责传达医院感控制度及奖惩措施。③分析现状(C):通过整理分析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感控问题,归纳为:感控意识不强、卫生要求落实不到位、监督力度不足、制度设置欠合理等方面。④根本原因分析(U):由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法对已有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情况绘制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要因分析、真因验证,找出物体表面细菌检测合格率低,医护技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低的主要真因为:感控意识不够强、手卫生培训不到位、物表消毒不到位、手卫生及物表消毒监管不到位。⑤选择措施(S):针对真因拟定相应对策:加强感控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及物表消毒培训;加大科室质量督导力度;完善科室感控管理制度。⑥计划拟定(P):根据现有的工作进度绘制改进计划甘特图,落实每个步骤的项目负责人,包括质量改进的手法、地点,并拟定质量改进的预期目标:物体表面细菌检测&lt;10CFU/cm2,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gt;80%、正确率&gt;90%。⑦具体实施(D):a.感控制度培训:科主任与护士长每月组织全科学习科室感控管理制度,人人熟知,明确培训目标及计划。b.感控理论培训:感控医生与感控护士每周早会上组织全科医护技术学习《标准预防技术》《手卫生》《消毒技术》《医务人员防护原则》等。在理论培训过程中,注重改变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和增强防控意识,严格执行职业防护制度。c.手卫生实操培训:请院感科专家亲临指导手卫生操作培训,并人人考核通过。d.专科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规范医护各项操作流程,将各项操作娴熟地运用于每个患者的诊疗中,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开展并规范四手操作,提高工作效率。f.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医护在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落实手卫生,把握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即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无菌操作后。每个椅位配备可移动的四手操作台,及方便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的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擦手纸。按要求对患者做到“一人一物一换一消毒”即每位患者使用一套一次性治疗盘、一次性水杯、吸管、围巾,就诊前后更换避污膜,消毒牙椅,冲洗痰盂和吸管;对使用后的仪器、材料、消毒液用消毒湿巾进行消毒。护士每周对牙科综合治疗台、移动柜和储物柜进行终期消毒。保洁员对所有物表和地面进行清洁、消毒每天2次,诊室通风每天2次每次30min,紫外线空气消毒每天1次每次60min。⑧检查(C):a.检查阶段“C”是实施FOCUS-PDCA循环的重要环节。科室院感质控管理小组不定期对各项专科操作的规范性,手卫生的执行和物表消毒的落实情况抽查。另外每月对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和环境卫生检测等,医源性感染控制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b.对医护技人员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并完善院感APP的即时学习。c.院感科每月对科室进行质量考评,考核医护人员感控相关知识及七步洗手法,并对医护人员的手及物表、空气进行采样,检测病原微生物含量。护理部通过暗访的形式检查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临床操作的规范性、医疗废物的处理、环境卫生、一次性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消毒管理措施的落实等。⑨反馈执行(A):考核结果根据奖惩制度,给予一定的处罚和奖励。管理学家韦尔奇曾说过,“作为一名领导,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奖罚分明,奖励你的员工—这就是管理成功的全部诀窍所在”。实践证明,奖罚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口腔门诊医源性感染的有效防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科务会上,科主任把存在的医源性感染防控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组织科内讨论,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动力和依据,使医源性感染防控效果得以持续提升和改进。

  1.3观察指标

  观察运用FOCUS-PDCA管理法前后(2019年1—6月、2019年7—12月)诊室内环境样本的总检测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洗手正确率效果研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FOCUS-PDCA实施前后诊室内环境样本的总检测结果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诊室内环境样本的总检测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image.png

  2.2 FOCUS-PDCA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image.png

  2.3 FOCUS-PDCA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image.png

  2.4 FOCUS-PDCA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感控知识考核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医护人员感控知识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图1。

image.png

  3讨论

  医院感染是指发生于医院内的感染,一般为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受到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他病原菌影响所造成的感染[5]。口腔门诊人流量大且密集,患者类型较多,医护人员有很大概率会与感染性疾病患者长时间接触,加之治疗期间的空间限制,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给患护双方造成不利影响,增加感染率[6]。另外,口腔门诊多为侵入性及喷溅性诊疗操作,仪器、器械、材料种类繁杂,且大部分为可复用性仪器、器械,使用后若不及时消毒,极有可能增加患者及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而手卫生是公认的预防医院感染,尤其是接触传播性疾病最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手段[7]。而口腔门诊是口腔内操作为主的特色专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应对繁杂的工作,同时做好手卫生及物表消毒工作,是一项必须完成而又艰巨的任务。

  FOCUS-PDCA模式属于持续质量管理的提高,应洁静等人的研究表明,应用FOCUS-PDCA模式于临床管理中,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整改计划,成立质量管理小组,以达到不断提升、监督、管理质量的作用[8]。口腔门诊实施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科室医源性感染管理和防控质量取得显著效果,在临床工作中,未发生医源性感染事件。从FOCUS-PDCA管理模式中发现,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要让每位员工能自觉遵守各项工作制度,与科室制定完善的感控制度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做好医源性感染防控管理的前提。科室感控管理小组分工明确,落实督导,岗位职责明确到人,把科室感染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PDCA循环注重细节量化、环节控制和全程互动的每一个环节,强调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因此,科室积极调动每个医护人员参与显得尤为重要[9]。通过FOCUS-PDCA循环模式,可及时更新口腔科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及时发现临床操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建立和健全系统化、规范化的口腔科医源性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及措施。PDCA的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只有责任制落实到个人,才能把好医源性感染防控的难关,提高医院医疗和护理质量及水平,确保每一位来院就诊的患者的健康[10]。在运用PDCA循环管理过程中,已被证明有效的措施标准化,存在的不足作为下一个循环的起点,使感控工作不断前进不断提高,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吴文娟等[11]的研究表明,基于FOCUS-PDCA的院感质控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院感防控中,环境卫生的消毒效果及院感防控的质量,同时其能有效增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及院感防控的执行意识,从而有效减少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促进院内感染防控工作更加规范。

  综上所述,采用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使医源性感染防控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是控制口腔门诊医源性感染防控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文凤,赵娟,石志岩.PDCA循环法提高口腔门诊感染管理质量的效果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0):3117-3118.

  [2]王雅婷,吴小红.PDCA在口腔门诊查对制度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4):150-151.

  [3]何川,赵静,胡晓,等.FOCUS-PDCA程序在介入术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智慧健康,2021.7(22):15-18.

  [4]Demir el A.Improvement of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in a private hospital using the Plan-Do-Check-Act(PDCA)method[J].Pak J Med Sci,2019,35(3):721-725.

  [5]高桂莹.PDCA循环在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价值研究.当代临床医刊,2021,3(34):107-108.

  [6]牛玉婷,李英英,李秀娥,等.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8):745-748.

  [7]张璇,陈苹,叶志军,等.FOCUS-PDCA管理法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实践.中国社区医师,2021,9(37).

  [8]应洁静,徐雪,陈新燕.FOCUS-PDCA模式在内镜消毒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16(28):159-160.

  [9]王玉华,赵静静.PDCA循环在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6):453-455.

  [10]吴红梅,张兰凤,曹美凤.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2):52-54.

  [11]吴文娟,郑水凤,仲南,等.基于FOCUS-PDCA的院感质控管理措施对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和手卫生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8(22):160-16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