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LCBDE术并一期缝合与并T形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

LCBDE术并一期缝合与并T形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

28

2024-11-11 11:43:13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并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并一期缝合与并T形管引流治疗取得的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并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并一期缝合与并T形管引流治疗取得的疗效。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2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78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LCBDE术治疗),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9例,分别提供一期缝合治疗(观察组)和T形管引流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水电解质紊乱率(2.56%)、胆道出血率为(0)、残余结石率(2.56%)、胆道感染率为(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5.343、3.924、5.343,P均<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应用LCBDE术并一期缝合的效果更佳,相比于T形管引流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老年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并取石术;一期缝合;T管引流;并发症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对于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已成为主导治疗方式。许多文献资料认为其由多种因素诱发,与之相关的因素有胆道感染、胆管狭窄、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年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胆道蛔虫、甲状腺功能减退、胃肠功能失调等。近年来,由于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改进,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并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LCBDE具有切口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易引起胃肠功能失调、水电解质失衡,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3]。但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T形管的放置,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不便;另外,取出T形管还会引起相关的并发症。LCBDE一期缝合已取得良好疗效,但采用一期缝线或T形管引流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已有研究表明,LCBDE一期缝合法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脑梗死等多种疾病,其具体的手术方式有待于深入研究[4]。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2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均行LCBDE术治疗)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LCBDE术并一期缝合与并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本院行LCBDE术治疗的78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T形管引流)和观察组(39例,实行一期缝合)。两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4-LW-02)。

image.png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胆总管直径>1 cm;②年龄≥60岁;③经过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④自愿参与本研究;⑤具有良好的心肺功能;⑥符合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胆道肿瘤患者;②合并肝内胆结石患者;③胆道畸形患者;④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⑤滥用药物及酒精者。

  1.3方法

  两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均行LCBDE术治疗,术中采用四孔法,置入腹腔镜下,经气管插管下全麻,维持气腹压在10~12 mmHg。在距离胆总管0.5 cm的位置,用Hem-o-lok夹闭胆囊管,避免细小的结石进入胆总管,暂时保留,为手术时的牵引暴露做好准备。若胆囊血管对胆囊管的分离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可用钳闭法离断。将肝脏及十二指肠的韧带分离,暴露出胆总管,并根据结石的大小将胆总管切开0.5~1.5 cm。通过对胆总管进行冲洗术和胆道镜的压力清洗,可以将一些微小的结石冲掉,然后用胆道镜检查肝内胆管和胆总管,如有结石,再用取石网筐将结石清除。如果遇到难以取出的结石,可以使用钬激光碎石。在手术前后进行胆道镜检查,以确定无结石残留,胆管下端是否畅通无狭窄,无结石嵌顿。

  对照组联合T形管引流,根据胆管管径选用18~24规格的T形管,并进行合适的裁剪,并将其置于胆总管上下间断“8”字形缝合法1~2针,由腋前线Trocar孔抽出,经注水实验证实未有胆汁漏出,在右侧肝外缘置引流管1根。缓缓排气,腹腔镜下,检查T形管的长短,确定没有扭曲,然后将其进行固定。

  观察组实行一期缝合,采用4-0缝线,将胆管内壁上的缝线和边距控制在2.0~3.0 mm之间,并将其上下两侧的缝线长度控制在>2 mm。在手术结束后,用纱布擦拭伤口,确定没有任何液体渗出,然后在肝下或文氏孔放置1根引流管,从右肋下的锁骨中线向Trocar开口内取出并固定。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

  对比两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水电解质紊乱率、胆道出血率、残余结石率、胆道感染率。

  1.5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分析处理,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image.png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水电解质紊乱率、胆道出血率、残余结石率、胆道感染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常见外科疾病,其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老年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老年患者常伴发1种或几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且术后耐受不良,危险性较大[5]。常规的开放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经内镜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无创的手术方式,但术后容易出现出血、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对其结构和功能有损伤,易引起反流性胆管炎,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能还需要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和疼痛。但由于结石的数目、大小、部位及胆总管内的解剖结构差异,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困难[6]。LCBDE技术可以一次清除胆总管内的结石,降低开放创伤及并发症,为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LCBDE手术中放置T形管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胆漏、支撑胆管、减少术后复发、减少术后残留结石等并发症,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规范化手术方法[7]。然而,常规T形管置管容易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胆汁流失过多,造成电解质代谢失调;T形管不易携带,易造成患者生存品质下降;还容易出现T形管脱落,或拔除时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近期研究表明,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有效地减少开放或内窥镜操作的危险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与T形管引流比较,一期缝合法可明显减少术后出血、提前拔除引流管和减少残留结石的发生。另外,一期缝合法的手术时间、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和住院天数均有显著降低,同时也能有效地解决因T形管穿刺引起的诸多问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虽然一期缝合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需要遵循其指征[9]:①术前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或CT检查发现有胆总管结石;②胆管内径≥0.8 cm;③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胆总管末端未见明显狭窄;④经多次胆道镜检查,发现胆总管内结石已完全取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可将胆汁直接引至小肠,保证了水、电解质的平衡,有利于肠内营养的吸收,能维持胆管内压,开启Oddi括约肌,降低术后炎症性粘连;可避免术后发生胆汁渗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在手术中使用气管插管的时间,减少患者的麻醉时间;同时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也可以降低手术后的一些并发症[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水电解质紊乱率(2.56%)、胆道出血率(0)、残余结石率(2.56%)、胆道感染率(0)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刘天旋等[3]研究中的一期缝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均低于T形管引流组的30.00%(P<0.05)的结论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LCBDE术并一期缝合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在基层医院有应用的价值。但本研究仍有诸多不足,例如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例选择性偏倚,样本量与观察指标少、观察时间短,缺乏更多客观性实验室指标,后期工作仍需展开进一步研究,以准确验证此次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张福,陈俊卯,梁晓辉.LCBDE术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效果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1):128-131.

  [2]张华秦,吴海滨,薛飞,等.顺行ENBD联合LCBDE及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22,33(11):1411-1414.

  [3]刘天旋,郑楚发,黄耀奎,等.LCBDE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1,33(7):392-395.

  [4]滕达,许悦,章伟,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J].安徽医学,2023,44(4):383-387.

  [5]汤晓东,刘双海,陈达伟,等.LC+LCBDE术后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2,34(1):14-18.

  [6]淦勤,徐林龙,刘合春.LCBDE+LC+胆管一期缝合与ERCP/EST+LC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比较[J].江西医药,2020,55(7):820-823,838.

  [7]张吉祥,何希平,张娟,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DE胆管一期缝合术与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12):1574-1579.

  [8]周保富,吴乐乐,李永红,等.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8):4442-4445.

  [9]李文兵,姜丽娜,王路兵,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3,28(2):113-117.

  [10]黄博,陈一帆,翟敏,等.胆总管结石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对比及复发因素分析[J].中国医刊,2021,56(9):980-984.

  [11]柴维,张新亚,刘子美,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22):2805-2808.

  [12]曾华平,刘凤祝,刘擎.老年胆总管结石与中青年患者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并一期缝合治疗的比较研究[J/CD].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8,12(4):3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