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论文

2024-11-04 11:51:58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SLE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患者生命质量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不同一般资料SLE患者SF-36总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LE患者SF-36总分的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SLE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患者生命质量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不同一般资料SLE患者SF-36总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LE患者SF-36总分的影响因素。结果:126例SLE患者SF-36总分为(61.48±10.56)分;不同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SLE疾病活动度、焦虑、抑郁、疼痛情况的SLE患者SF-36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SLE疾病活动度、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疼痛情况均为SLE患者SF-36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SLE疾病活动度、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疼痛情况均为SLE患者SF-36总分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发于女性,随着疾病进展,易引发肾脏、骨骼、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1-2]。本文分析SLE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26例SLE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纳入标准:符合SLE诊断标准[3];意识清晰。排除标准:合并心脏、肝脏疾病或肿瘤疾病;合并精神疾病、视听障碍;正参加其他研究。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126例SLE患者中,男17例,女109例;年龄16~71岁,平均(32.16±8.34)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5.09±2.11)年。
1.2方法
通过一对一面对面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一般资料(采用自拟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及生命质量现状[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
一般资料问卷内容包括性别(男、女)、年龄(<20岁、20~39岁、>39岁)、病程(<4年、≥4年)、体质量指数(<24 kg/m2、≥24 kg/m2)、酗酒史(有、无)、吸烟史(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血压(有、无)、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3000~4999元、≥5000元)、职业(在职、未在职)、医疗付费方式(自费、新农合与城镇医保)、居住地(城镇、农村)、SLE疾病活动度[SLE病情活动程度评分(SLEDAI)<15分为轻中度、≥15分为重度]、焦虑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60分无或轻度焦虑、中度为SAS评分60~69分、>69分为重度焦虑]、抑郁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63分为无或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3分为无疼痛或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等。
SF-36包括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精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共8个维度,各维度满分100分。本研究SF-36量表总分取各维度评分平均值,评分越高,患者生命质量越高。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126/126)。
1.3观察指标
(1)观察SLE患者SF-36评分。(2)比较不同一般资料SLE患者SF-36总分。(3)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LE患者SF-36总分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其后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LE患者SF-36评分结果
126例SLE患者SF-36总分为(61.48±10.56)分。SF-36各维度评分中,社会功能评分为(68.44±9.88)分;生理机能评分为(71.72±10.37)分;精力评分为(62.51±10.46)分;躯体疼痛评分为(60.63±10.28)分;情感职能评分为(62.84±10.31)分;生理职能评分为(52.39±10.69)分;精神健康评分为(62.83±10.52)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为(50.48±10.07)分。
2.2不同一般资料SLE患者SF-36总分比较
不同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SLE疾病活动度、焦虑、抑郁、疼痛情况的SLE患者SF-36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酗酒史、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职业、医疗付费方式、居住地情况的SLE患者SF-36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SLE患者SF-36总分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SLE疾病活动度、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疼痛情况均为SLE患者SF-36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表3。
3讨论
目前SLE已由既往急性、高致死性疾病转为慢性、可控性疾病[4]。探讨提高SLE患者生命质量的方法为目前临床医护人员的研究热点[5-6]。
本研究结果显示,126例SLE患者SF-36总分为(61.48±10.56)分;不同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SLE疾病活动度、焦虑、抑郁、疼痛情况的SLE患者SF-36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SLE疾病活动度、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疼痛情况均为SLE患者SF-36总分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1)教育程度。学历高的患者在提高疾病认知程度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完善自我保健措施。(2)家庭人均月收入。SLE病情复杂、病程长、反复迁延,需定期随访。较高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可减轻患者治疗疾病期间因经济原因导致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3)SLE疾病活动度。SLE患者疾病活动度越重,器官受损风险越高,不仅增加医疗负担,还对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7-8]。(4)焦虑与抑郁。SLE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由SLE症状引起,同时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SLE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生命质量越差[9]。(5)疼痛。疼痛可影响SLE患者的预后,降低其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SLE疾病活动度、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疼痛情况均为SLE患者SF-36总分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Pereira MG,Duarte S,Ferraz A,et al.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the mediator role of psychological morbidity and disease activity[J].Psychol Health Med,2020,25(10):1247-1257.
[2]Ameer MA,Chaudhry H,Mushtaq J,et al.An overview of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pathogenesis,classification,and management[J].Cureus,2022,14(10):30330-30332.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3):172-185.
[4]陈宇璇,冯学兵,靳子义,等.环磷酰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的影响[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23(8):507-512.
[5]晁少荣,张岩,温京,等.思维导图健康宣教引导下的康复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心理状况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3,40(12):1992-1995.
[6]金妙娟,杜红卫,陈芳,等.不同强度健步走对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2,16(4):358-362.
[7]何馨怡.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J].西部医学,2020,32(9):1395-1398.
[8]常梦杰,王姝亚,梁会,等.基于Wilson-Cleary模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9):1269-1274.
[9]王红,袁飞飞,戴子薇,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典型相关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9,36(6):802-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