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中阿奇霉素用药不良反应和临床药学研究论文

2024-11-01 15:35:2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临床中阿奇霉素用药不良反应和临床药学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儿科临床患儿,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个月后,研究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临床中阿奇霉素用药不良反应和临床药学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儿科临床患儿,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个月后,研究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用药实践中,阿奇霉素的过度使用往往容易诱发药物不良反应,这不仅影响了患儿的康复效果,还可能导致家属对治疗过程的不满。因此,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医生必须准确掌握阿奇霉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范围,并加强对该药物的药学分析与评估,以确保用药的合理性,从而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阿奇霉素;儿科临床;不良反应;药学研究;治疗有效率
0引言
由于儿科接收的患者基本为儿童,而儿童的自身免疫功能及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若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极易对患儿造成其他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儿科在用药时需将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大量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阿奇霉素在儿科用药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阿奇霉素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备受关注。儿科医师明确指出,阿奇霉素在实际用药过程中,若未合理控制药量,患儿极易出现全身不良反应,更有甚者会损伤患儿身体脏器功能,尤其对于小年龄患儿危害更大,更易导致出现用药安全问题。鉴于此,儿科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阿奇霉素要求用药,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为进一步探究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就儿科临床中阿奇霉素用药不良反应和临床药学研究展开分析,旨在指导相关工作顺利展开,现做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儿科临床患儿,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1~6岁,平均(3.50±2.89)岁;病程为1~7d,平均(4.23±3.68)d。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2~7岁,平均(4.50±2.86)岁,病程为2~8d,平均(5.16±3.79)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研究所选取的患儿年龄均低于10岁;②所纳入的患儿经查阅临床资料,均齐全无缺项;③患儿及家属对研究持知情权,患儿家属对与之相关的同意书自愿予以签署。排除标准:①患儿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足;②患儿精神方面存在严重疾病;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儿;④患儿存在认知障碍,无法进行简单交流;⑤实验期间因个人原因退出者;⑥存在研究药物禁忌证者;⑦患儿存在长期使用激素药物治疗情况;⑧患儿缺乏一定依从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主要采用镇静及退热治疗,同时给予患儿止咳平喘化痰治疗;针对急性咽炎患儿,依据病情对其采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联合疗法,同时给予复方硼砂液(国药准字H31022772,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将其溶于0.9%氯化钠后行含漱;针对鼻窦炎患儿,可采用抗生素治疗,为了进一步收缩鼻黏膜,可给予专用的收缩剂,以此缓解患儿鼻部不适症状,此外告知家属日常清洗患儿鼻腔时可采用生理盐水;针对扁桃体炎患儿,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给予镇痛及退热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58315,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次/d,10mg/kg/次,连续治疗1周后,停药2d再进入下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从治疗总有效率、药物所呈现出的不良反应率、治疗满意度等方面分析。①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以临床症状消失,且各项指标检查恢复正常表示为显效;以疾病症状明显改善,但仍需继续观察治疗表示为有效;以病情未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表示为无效。②药物所呈现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厌食、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得出分值与患儿不良反应率呈负相关。③治疗满意度:评价标准依据我院自制满意度内容完成,分为非常满意(>90分)、部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59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借助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平方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χ2检验、百分数(%)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治疗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经对所抽取患儿治疗有效率展开评测工作,其测定值与对照组基本相同(P>0.05)。详见表3。
3讨论
阿奇霉素作为临床常见的抗生素,其对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影响,针对革兰氏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诱发的疾病治疗效果良好。临床指出,阿奇霉素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人体肝胆系统完成药物代谢,且药物在停止使用后,仍旧可以保持抑菌浓度长达72h。目前,儿科临床常将阿奇霉素作为支气管炎及急性咽喉炎的常用治疗药物,实践发现,随着阿奇霉素的频繁用药及药量的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持续上升,引起了儿科医师及人们的广泛关注。
由专业药师运用药学知识对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其用药期间导致的不良反应监测称为临床药学分析,该措施的实行是为了提高药物使用合理性及科学性。而本文研究的阿奇霉素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阿奇霉素作为常见抗生素,部分患儿使用之后会提高身体药物浓度,患儿接受治疗后,通过检查发现其胃部、扁桃体、肺部的药物含量较高,且该药在患儿细胞中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在机体的药物浓度远超出细胞外浓度。另外,阿奇霉素代谢缓慢,不适合患儿长期连续性治疗,治疗期间可以暂停几天。经过深入的研究,我们明确认识到,在使用阿奇霉素的过程中,为了合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必须进一步强化药学监护工作的实施力度。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阿奇霉素的药学监护体系,严格按照药品管理的相关法规要求,确保儿科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此外,还需加强儿科监护工作,全面履行各项医疗任务,并密切关注患儿的用药情况,确保用药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综上所述,为了减少阿奇霉素带来的不良反应,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该药,同时应严格控制静脉注射速度,加强药学监护力度,进一步保障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科学性、安全性,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蒋斐斐,孙丽芃.阿奇霉素配合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其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3,20(4):125-127.
[2]张艳.清热化痰法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气管炎症状改善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北方药学,2023,20(3):162-164.
[3]贺超.儿科临床治疗中阿奇霉素治疗诱发的不良反应及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2,32(11):61-63.
[4]叶羡珠.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不良反应以及有效性分析[J].北方药学,2022,19(1):159-161,168.
[5]于欣,刘国凤,陈桂华,等.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效果[J].西北药学杂志,2022,37(3):153-156.
[6]胡少华,石锦梅,汪江涛.桑杏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疗效[J].西北药学杂志,2022,37(2):140-143.
[7]石羽,曹娟,王红怡,等.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J].西北药学杂志,2022,37(4):140-144.
[8]梁铮.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所致的咳嗽疗效分析及对CRP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2,19(6):158-161.
[9]管秀峰.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2):217-219.
[10]张金芬.儿科临床中阿奇霉素用药不良反应与临床药学分析[J].海峡药学,2021,33(10):181-182.
[11]刘媛媛,袁伯稳,王海波.维生素D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的效果[J].西北药学杂志,2021,36(6):992-996.
[12]张连芳.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2):219-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