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5

2024-11-01 15:29:5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和术后康复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摘要】目的:观察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和术后康复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进食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术后康复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健康教育。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术期;多元化健康教育;负性情绪;疾病知识;自我效能感

  子宫肌瘤以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为主要症状。目前,子宫肌瘤多采用手术剔除治疗,但部分患者在围术期出现明显的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手术安全,延缓术后康复进程。常规健康教育主要采用口头面对面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存在信息传递不清晰、不完整甚至有误导的情况,影响患者对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的理解。多元化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积极引导以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提高其康复依从性。本文观察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超声、临床症状等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中子宫肌瘤相关诊断标准;具备子宫肌瘤剔除术指征;具备正常理解沟通交流能力。排除标准:既往有盆腔腹腔手术史;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器质性疾病;凝血功能或免疫功能异常;入组前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年龄25~58岁,平均(38.15±10.39)岁;病程1~5年,平均(2.33±0.65)年;肌瘤类型: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10例。对照组年龄28~59岁,平均(39.67±10.46)岁;病程1~4年,平均(2.25±0.61)年;肌瘤类型:单发肌瘤22例,多发肌瘤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术前指导患者禁食、禁水时间,解释手术的具体过程,包括患者可能感受到的一些不适,术中医护人员的角色等;术后给予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1)建立多元化健康教育小组。由护士长为小组长,成员为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各1名,护理前小组全体成员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理念、理论和实践操作等相关培训,共同制订多元化健康护理方案,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工作,主治医生负责治疗知识普及,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教育方案的具体实施。(2)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措施。①组织患者集体学习健康知识:采用一对一沟通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康复等相关知识,沟通时间为30 min。护理小组围绕病因、治疗措施、日常护理、术后康复等知识点制作幻灯片,住院期间组织患者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授课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利用实物、模型等进行现场教学,指导患者注意事项,同时要求家属陪伴。②术前1 d,通过面对面演示、视频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放松训练、注意力转移、音乐疗法、信心疗法等多种情绪调节方式,让患者分别尝试不同方式后选择自认为易于掌握且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情绪管理。与患者进行1次面对面交流,再次进行心理探索记录分析,肯定患者已采取的正确情绪应对方式,对不合理的应对方式进行纠正,使其建立科学、合理的自我情绪管理模式。③使用多媒体资料展示手术过程和预期效果:制作科普视频动画,视频包括手术前的准备、术中医护人员的操作、患者可能感受到的情况等,帮助患者更形象地了解整个手术过程。视频中还可模拟术后患者的预期效果,如康复进展、术后护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内容。④提供在线问答xx促进交流和回复:利用医院网站、xxxxx或专门的医疗服务xx建立在线问答功能,让患者随时提出问题。且持续质量改进,有专人负责实时监控并回复患者提出的问题,保证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能得到及时的支持和解答。同时,将常见问题整理汇总,形成常见问题解答手册供患者参考。护理人员将患者拉入同一个xx群中,每日由专人负责群内发布术后健康小贴士并与患者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建立xxxxx,让患者xx后定期在xxx内推送消息。⑤组织病友交流会。护理人员组织患者进行病友交流,由锻炼依从性良好的患者分享自己的经验,鼓励患者之间多沟通多交流。

  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情绪,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情绪[6],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高表明抑郁越严重。(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总分10~40分,分值越高则自我效能感越强。(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子宫肌瘤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子宫疾病病因、症状、手术、术前注意事项、术后康复等,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越高。(4)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水平,包括首次进食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首次进食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认知不全、存在明显不良情绪等是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的常见问题,因此开展子宫肌瘤围术期健康教育对患者极其重要。常规护理中健康宣教形式单一,缺乏对患者个体差异的考虑,无法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护理,影响宣教的实效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多元化健康教育中通过建立多元化健康教育小组、组织患者集体学习健康知识、提供情绪调节方式等专门设计的活动,从而增强患者的心理抵抗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且通过提供在线问答功能和组织病友交流会等措施,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互动和支持,让患者能够随时提出问题并得到及时回复,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多元化健康教育措施主要有开展健康知识课堂、科普视频宣教和病友圈等方式,使患者获取相关健康知识,调动患者的内在潜能和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疾病自我管理中,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多元化健康教育从不同角度呈现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多样性地接收信息,增加信息吸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知识接受度。且通过建立在线问答功能、xx群交流等形式,增强信息传递的效果,从而提高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认知和记忆。本研究结果又显示,研究组首次进食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多元化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调适、健康知识传递、提供有效的交流xx等方式,可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和遵守医护指导,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术后康复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赖晓英,欧阳平,安胜利,等.成年女性体检者中子宫肌瘤检出率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的关系[J].广东医学,2021,42(12):1499-1504.

  [2]张春花,邓艳辉,刘艳.综合专案护理结合Hogan理论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6):728-731.

  [3]李明蕊,刘效勤,吴晶晶.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8):72-75.

  [4]王乐,王芸,李权利.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高龄二胎孕妇母婴结局、生活质量及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21,22(2):40-43.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54.

  [6]裴晶.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1998-1999.

  [7]米星星.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后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71-1772.

  [8]郑红,史楠,曲若鹏.追踪护理联合心理弹性训练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9):1119-1122.

  [9]刘红利.健康教育干预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8):2712-2714.

  [10]孙媛.基于舒适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22,35(2):466-468.

  [11]王蓓,陈亚楠,曾玉.知信行护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6):1127-1130.

  [12]薄双.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8):236-237.

  [13]卢艳玲.全面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8):4-6.

  [14]周冬妮.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