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多学科协作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多学科协作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15

2024-11-01 15:14:3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4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1、7 d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

  【摘要】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4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1、7 d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16%(59/62),高于对照组的82.26%(5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可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多学科协作护理;下肢骨折;疼痛;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下肢骨折属于常见骨折类型,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可加快骨折愈合,促进下肢功能恢复。但受骨折疼痛和手术创伤性操作的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康复及预后。多学科协作护理为患者提供多方位综合性诊疗与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本文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4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CT、超声等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存在明显的外伤史;有手术适应证,行外科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多发性骨折;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发育异常,有肢体畸形;既往有骨折史;合并认知障碍或者精神障碍而无法配合;生活无法自理;伴有恶性肿瘤。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男38例,女24例;年龄31~53岁,平均(41.93±5.13)岁;体质量指数18.3~23.4 kg/m2,平均(20.94±1.19)kg/m2;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40例,开放性骨折22例;骨折部位:膝关节25例,髋关节26例,胫腓骨11例。对照组男41例,女21例;年龄31~53岁,平(42.08±5.37)岁;体质量指数18.5~23.7 kg/m2,平均(21.12±1.21)kg/m2;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43例,开放性骨折19例;骨折部位:膝关节21例,髋关节27例,胫腓骨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饮食等,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指导患者减少肢体活动与骨折处摩擦,开展肌肉伸缩功能恢复锻炼。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1)组建多学科协作小组。由住院总医师、创伤骨科医生、麻醉师、影像科医师、疼痛科医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各1名及护士5名组成,住院总医师任小组联络员,创建微信群或QQ群。(2)实施护理。①术前。开展多学科协作会议,病理科与创伤骨科医师解析检验结果,全面掌握骨折以及机体其他功能情况;合并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及心内科等病变者,由相应科室的医师制订相应干预措施,由麻醉师、创伤骨科医师制订治疗方案与麻醉方案;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量表、患者主诉等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并结合患者性格特点与文化背景予以适合情志疏导。②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术中需要输注的液体与冲洗液均经恒温箱保温至37℃,取可调温的保温毯对未实施手术位置进行包裹。③术后。a.营养干预。由营养师负责,术后1 d利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者,分别在术前晚9:00,术后6、2 h,术后正餐,术后当天睡前,及术后1 d加用特殊医学用途的配方食物。b.心理护理。心理咨询师与患者深入交流了解患者情绪状况,鼓励患者讲述内心感受并予以语言劝解,辅以相应健康宣教,对于保持积极行为与情绪者予以奖励。c.疼痛干预。疼痛科医师通过数字疼痛评估表(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针对重度疼痛者(总分≥7分)利用镇痛泵予以镇痛,对于轻度疼痛者(总分&lt;7分)利用患者感兴趣事物、家属陪同等方式转移其疼痛注意力。d.康复锻炼。由康复师予以床旁康复指导,讲述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同时积极鼓励患者坚持锻炼。术后1~2周开展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和环转足趾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直腿抬高锻炼、患肢被动屈伸等;术后3~8周进行膝关节主动运动、下肢肌力康复锻炼、行走锻炼等。

  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护理前和护理1、7 d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总分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重。(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其中SDS、SAS标准分均为100分,其中SDS标准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低则抑郁程度越轻;SAS标准分界值为50分,分值越低则焦虑程度越轻。(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NSNS)评价,共分为19个项目,每个项目计1~5分,总分为19~95分,95分为非常满意,76~94分为满意、57~75分为一般满意、38~56分为不满意、19~37分为非常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护理1、7 d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16%(59/62),高于对照组的82.26%(5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骨折手术因骨折位置持续性疼痛,导致患者生活自理难度大,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多学科协作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方案,以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1、7 d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多学科协作护理中营养师予以营养支持,可缩短受损神经康复时间,康复师指导患者坚持康复锻炼,可有助于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减轻疼痛程度。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多学科护理中心理咨询师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康复师、营养师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均可缩短术后康复进程,改善因创伤应激引起的心理应激,进一步改善负性情绪。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多学科协作护理可全方位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与认可度,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可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王春宇,张建利,陈志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骨伤,2023,36(11):1085-1090.

  [2]牛晓惠,张宝英.疼痛管理结合心理护理在创伤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161-163.

  [3]王玉锋.规范化护理流程在中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DVT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22,30(2):93-94.

  [4]莫小冠,许丽君,施良森,等.多学科协作综合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57-59.

  [5]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等.外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55-681.

  [6]张丽萍.APP交流平台下的延伸护理服务对膝关节内翻畸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VAS评分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3,47(2):251-253.

  [7]纪伟.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J].中国医刊,2023,58(2):191-193.

  [8]董香云,谢瑜.焦点解决模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心理弹性、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348-350.

  [9]潘倩,孙俐,张洋,等.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促进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J].足踝外科电子杂志,2022,9(3):79-83.

  [10]邓晚军,何巧珍,黄曼倩,等.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0):13-16.

  [11]史伟伟,赵楠,温曼.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3):6312-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