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临床对比论文

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临床对比论文

3

2024-11-01 14:34:2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对比临床治疗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与低位小切口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沭阳中兴医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进行组间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具体情况,统计比较总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术后对切口的美观程度满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偏低,且手

  摘要:目的对比临床治疗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与低位小切口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沭阳中兴医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进行组间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具体情况,统计比较总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术后对切口的美观程度满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偏低,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也相对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2h、12h及24h疼痛评估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总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可首选低位小切口术式,相比传统甲状腺手术切口更小,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少,同时切口美观,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低位小切口;传统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甲状腺功能

  0引言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与其他结节类疾病类似,该病症在初期阶段的相关表现无明确的特征,常与甲状腺慢性病变相混淆,即便在运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时,亦有可能发生漏诊的情况。绝大部分甲状腺结节均属于良性病变范畴。甲状腺结节早期虽然对甲状腺的功能不会造成影响,但如任其发展便会出现甲状腺结节肿大的情况,对食管、喉返神经、气管等均会造成压迫,严重时会引发呼吸不畅、呛咳等,也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临床治疗时以外科切除手术为主,其中传统手术的切口较大,术后恢复较慢。而低位小切口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切口长度,而且恢复后的瘢痕相对隐蔽,满足现代患者对美观性的需求。本文针对60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对比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2023年7月沭阳中兴医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8例,女22例;年龄为30~69岁,平均(48.67±3.11)岁;其中良性结节患者19例,恶性结节患者11例;结节直径1~5cm,平均(3.02±0.35)cm。观察组:男7例,女23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48.71±3.15)岁;其中良性结节患者17例,恶性结节患者13例;结节直径1~5cm,平均(3.05±0.33)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取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疾病;②有明确病理诊断结果;③符合手术治疗指征;④同意参与配合治疗研究。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③认知功能或精神障碍;④预计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方案,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协助其取仰卧位,并实施全身麻醉处理。在麻醉生效前,需分别在两侧肩部、后颈放置软垫,使患者头部保持后仰状态,以充分暴露颈前和两侧,使甲状腺手术操作更加方便。待麻醉生效后,选择在胸骨切迹上缘的2cm左右处做手术切口,长度控制10~11cm,为弧形切口。切开表皮后,更改为纵向对颈白线给予分离,根据术前确认的甲状腺结节所在侧,对相应肌肉实施牵拉固定,以充分暴露相应的甲状腺叶。在肉眼下直接观察结节病灶的体积、数量、位置、质地等,针对该处甲状腺中静脉、上下动静脉等给予游离夹闭,切断,结扎处理,紧贴甲状腺后被膜,保护好甲状旁腺,随后将甲状腺结节和部分正常甲状腺组织一并切除。取出病灶后,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关闭切口,并预留负压引流管。

  1.2.2观察组

  为观察组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方案,手术体位、麻醉方案和对照组完全相同,也需在双肩、颈后放置软垫,以便充分暴露甲状腺所在部位。选择在颈前的正中胸骨切迹上缘1cm左右做手术切口,方向为横向,长度控制在4~5cm即可,并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甲状腺组织后,对下极给予观察,确认喉返神经、气管、食管等的位置,给予充分保护。再使用超声刀对峡部、甲状腺上下动静脉等给予分离,其中甲状腺后被膜结构需保留。游离甲状腺组织直至喉返神经位置,对背侧给予游离,观察组织松动后再将其完全切除。如患者为恶性结节,在切除后还需对中央区域实施全面的淋巴结清扫,以降低癌细胞的扩散和术后复发概率。取出病灶组织后,送至病理科,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关闭切口,并预留负压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1)围术期指标对比: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类指标,以组为单位对比差异。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总时间。

  (2)疼痛评估:利用VAS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予以评估,评分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强烈疼痛,以患者主观疼痛感为评估标准。

  (3)并发症:观察且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具体表现,统计总发生率,进行两组比较。

  (4)切口美观度满意度评估:待患者出院前征求其配合,调查两组患者对手术切口美观程度的满意度情况,以患者主观意愿为主,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种情况,总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记录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患者疼痛评估对比

  术后观察组患者2h、12h及24h疼痛评估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患者切口美观度满意度评估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美观程度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当前国内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正呈现缓慢上升的特征,且以中年女性占比较高,导致该病症的核心机制尚未发现,但研究认为当甲状腺激素分泌障碍,或短时间内表现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等情况时,便有较高概率诱发结节。虽然其中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如不采取相关治疗,也有较高概率发展成为恶性结节。临床推荐以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存在结节的甲状腺叶组织,以便更好地控制转移或复发的问题。其中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手术虽然操作简便,但切口长度通常在10~11cm,且属于高位切口,导致术后恢复时容易形成明显的瘢痕。加之切口过长,使得术后感染类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升高。

  低位小切口手术则可有效弥补传统手术的缺陷,其切口长度可控制在4~5cm,且位置偏低,即便形成瘢痕也不容易被察觉。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美观性的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40.11±4.95)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19±5.03)mL,同时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表明选择低位小切口的方式可大幅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对于术中出血量的控制也有积极影响。术后切口恢复时间短,其所产生的组织增生情况便相对较弱,且小切口所形成的瘢痕本身也不够明显,加之低位方式的配合,其隐蔽性优势在产生瘢痕后也不会被轻易观察到,更加符合现代患者对切口美观度的追求。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仅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即小切口手术不仅创面较小,而且对喉返神经、非手术侧甲状腺组织的影响也相对较低,因此患者术后并发症控制率更好。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可首选低位小切口术式。低位小切口术式相比传统甲状腺手术切口更小,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少,同时切口美观,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姬兰生,俞冬梅,郝建华,等.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5):13-15.

  [2]周立新.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3):63-65.

  [3]魏宁,徐长昊,高成秋.甲状腺良性结节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和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4):93-94,90.

  [4]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甲状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中国甲状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9):902-907.

  [5]刘建霞.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及并发症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11):77-79.

  [6]姚亮.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102-104.

  [7]张巍.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中的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110,142.

  [8]刘发生,徐先栋.对比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智慧健康,2021,7(16):61-63,66.

  [9]苏臻希,徐星,曹锋,等.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1845-1848.

  [10]齐旭光.腔镜辅助颈前低位小切口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