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论文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论文

6

2024-11-01 13:46:3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小剂量、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高热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昏迷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儿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7.53±1.49)d、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8.13±1.66)d均短于对照组(

     [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小剂量、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高热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昏迷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观察组患儿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7.53±1.49)d、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8.13±1.66)d均短于对照组(9.68±1.76)、(11.29±1.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5、6.706,P均&lt;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好转,保护患儿的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效果显著。

  [关键词]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神经功能

  重症病毒性脑炎具有症状繁杂、发病快、病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是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多种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侵犯,从而引发的颅内急性炎症性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病毒就是单纯疱疹病毒,该病毒为噬神经性DNA病毒,有1型血清型和2型血清型两种,其中1型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和飞沫等方式传播,2型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临床上有90%的患病者均感染的是1型。因为疾病发展速度比较快,确诊后需要及时地进行对症治疗,否则会使疾病症状进一步发展,进而增加治疗难度。临床上经常通过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的方式干预,在急性期还会对其实施降低颅内压、氧气支持等治疗,大部分的患儿在接受过早期治疗后均会痊愈,但仍有少部分患儿会因为病情恶化,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进而死亡。因此,尽早地对患儿进行治疗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在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减轻炎症反应,并且不同的剂量可以发挥不同的效果。临床上相关研究较少,为了验证不同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5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为两组,各27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1~11岁,平均(6.15±1.20)岁;体质量11~33 kg,平均(22.35±1.32)kg。对照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10岁,平均(5.96±1.36)岁;体质量11~34 kg,平均(22.68±1.51)k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永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YZZXYY2023120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确诊重症病毒性脑炎;均初次发病;家属知情本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药物过敏者;不配合研究、精神异常者。

  1.3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对患儿进行对症干预,针对患儿实际情况进行降温、解痉、镇定等治疗,针对颅内压升高患儿为其注射甘露醇。为改善脑组织代谢将氧压进行调整,为患儿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41020035;规格:1 mL︰2 mg×10支),2 mg/(kg·d),在此期间对患儿的病情变化状况进行观察,在5 d后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给予患儿阿昔洛韦静(国药准字H20051111;规格:2 mL︰0.1 g×10支)脉滴注治疗,20 mg/(kg·d),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 mg/(kg·d),上述药物共应用7 d。同时纠正患儿水电解质紊乱症状,改善酸碱失衡状态。

  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小剂量的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国药准字S20023034;规格:2.5 g)治疗,200 mg/(kg·d)。观察组应用大剂量的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400 mg/(kg·d),两组均进行5 d的治疗,并比较治疗效果。

  1.4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包括高热、头痛、呕吐、惊厥、昏迷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包括脑电图正常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面色潮红、皮肤瘙痒、腹泻、白细胞计数减少。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恢复时间)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高热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昏迷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lt;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病毒性脑炎属于一种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毒在侵入人体之后,会使脑部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进而引发众多不适症状。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经常发生在儿童、免疫力低下的群体之中,对其身心健康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病毒性脑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会使患儿出现严重的发热、抽搐、昏迷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四肢瘫痪,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发生时,患儿出现全身性的炎性反应综合征,当吞噬细胞激活之后,就会释放许多炎性介质,进而产生严重的炎性反应,对患儿的免疫功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患儿年龄较小,身体机能发育并不完善,当其患有重症病毒性脑炎之后,会对身体造成较大损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症状进一步加剧,出现出血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反应。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情处于急性期的患儿,要对其进行吸氧、降低颅内压等支持治疗,以减轻脑水肿的程度,缓解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另外,还会为患儿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能够使身体中的病毒数量减少,延缓疾病进展,防止其进一步攻击患儿中枢神经系统。这些可以使病毒性脑炎的症状进一步好转,但是对于一些症状较重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有限,预后较差,需要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病毒不仅会对患儿的脑实质造成侵害,还会使患儿的免疫反应失调,加重脑损伤症状,因此,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患儿的免疫机制进行调节。免疫球蛋白属于身体受到了抗原的刺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能够从健康人体的血液之中提取,再经过病毒灭活处理之后,就能够得到免疫增强剂。免疫球蛋白中包含着多种能够对病毒抗原进行识别的特异性抗体,其能够发挥中和病毒的作用,还能对药物的毒性进行抑制,进而发挥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提高患儿抵抗感染的能力。当患儿出现感染症状后,会使病毒抗原的免疫调节反应失调,进而导致脑组织出现水肿等反应,会导致患儿出现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免疫球蛋白中包含的大量IgG的Fc段能够和吞噬细胞等效应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防止其被自身抗体导致的神经免疫性损伤。免疫球蛋白能够对没有成熟的T细胞进行抑制,减少其成熟和增殖,并在减少炎性介质产生的过程中,通过特异性抗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将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中和,减少其对脑组织的损害。通过免疫球蛋白的作用,还能够对微生物形成膜溶解复合物的过程进行阻断,以更好地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患儿的各项指标显著好转、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缩短,并且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快(P均&lt;0.05),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卢金芳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患儿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后,咳嗽、发热、意识障碍与肺啰音改善时间分别为4.16±1.25、2.89±1.13、1.56±0.23、(4.16±0.92)d,均短于对照组(P均&lt;0.05)。胡煌星的研究中,患儿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后平均住院时间、脑电图恢复时间、昏迷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lt;0.05),与本研究结论相近。这就表明了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效果,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够在保证患儿安全性的同时,发挥显著治疗作用,减轻患儿的疾病症状。

  综上所述,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可以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好转,保护患儿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莎莎,周星.头部亚低温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1):65-68.

  [2]冯琴,唐川婷.神经节苷脂联合阿糖腺苷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选择素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药学服务与研究,2022,22(1):24-28.

  [3]李薇薇.丙种球蛋白短程强化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J].黑龙江医学,2023,47(4):429-431.

  [4]韩影,郭鹏,雷玉娇.丙种球蛋白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3,44(1):78-81,85.

  [5]吴文忠.丙种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7):1282-1285,1291.

  [6]周耀,魏博涛.干扰素雾化联合IVIG对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7):1183-1185.

  [7]舒林.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5):122-125.

  [8]王宁.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J].世界复合医学,2021,7(11):169-172.

  [9]陈少欣.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175-176.

  [10]李文成.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J].人人健康,2018(22):60.

  [11]董静静,彭晓音,高志杰,等.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CD].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1):48-51.

  [12]卢金芳.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6):119-121.

  [13]胡煌星.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