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格列净和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论文

2024-11-01 11:51:4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评估联合使用达格列净和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32)。对照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则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两组均进行12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糖水平、体重指数(BMI)、胰岛β细胞功能、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目的:评估联合使用达格列净和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32)。对照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则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两组均进行12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糖水平、体重指数(BMI)、胰岛β细胞功能、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BMI、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脂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达格列净和磷酸西格列汀片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可改善血糖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达格列净磷酸西格列汀片2型糖尿病不良反应
当前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始终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作为一种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慢性代谢疾病,T2DM的治疗策略一直集中在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并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在这方面,药物治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新型降糖药物的不断涌现。在这些新兴药物中,达格列净和磷酸西格列汀片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而备受瞩目。达格列净作为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主要通过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而磷酸西格列汀片则作为一种胰岛素分泌剂,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更多的胰岛素来起效。这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能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而且还有望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从而为T2DM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因此,本项研究致力于评估达格列净与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应用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的潜在效益,旨在为T2DM的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治疗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8]且经和县人民医院确诊;②对本研究用药无过敏情况或不耐受情况。(2)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齐全;②伴有全身感染或恶性肿瘤疾病;③伴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疾病;④伴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32)。试验组男23例,女9例;年龄32~89岁,平均年龄(54.69±7.14)岁;病程4~11年,平均病程(5.28±2.15)年;饮酒史14例,吸烟史8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31~91岁,平均年龄(52.71±6.43)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96±1.87)年;饮酒史17例;吸烟史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接受了个性化的饮食、运动计划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并发症管理。两组患者均采用餐前服用达格列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170119,规格:10 mg)治疗,10 mg/次,1次/d;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25,规格:0.5 g)治疗,随餐服用,2次/d,初始剂量0.5 g/次,之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血糖控制情况,逐渐调整剂量,每日剂量不得多于2 g。而观察组在达格列净治疗的基础上同样餐前服用磷酸西格列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40095,规格:100 mg),1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维持用药12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疗效评估:参照文献[8]制定疗效标准。显效为患者糖代谢水平较治疗前改善>50%,且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患者糖代谢水平较治疗前改善30%~50%,且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为未达到上述两项标准或症状加重。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血糖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和餐后2 h静脉血,各3 mL,通过便携式血糖仪(POCT)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另外采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LD-560)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3)体重指数(BMI):通过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计算两组患者的BMI。(4)胰岛β细胞功能:通过Cobas-6000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β=(30 min胰岛素-FINS)/(30 min血糖-FPG),HOMA-IR=FPG×空腹胰岛素/22.5。(5)血脂水平:治疗前后于患者空腹时抽取5 mL静脉血并分离血清,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6)不良反应:统计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低血糖、腹泻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 22.0软件,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非正态分布资料使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所有测试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以及HbA1c水平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BMI比较
治疗前,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HOMA-IR以及HOMA-β水平均有显著改善,试验组BMI、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而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及HDL-C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试验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2型糖尿病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其治疗策略逐渐从单纯的血糖控制转向维护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虽然市场上有多种降糖药物可用,但关于这些药物对胰岛β细胞功能长期影响的研究仍然不足。特别是达格列净和磷酸西格列汀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国内外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的开展至关重要,旨在深入探讨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药物组合的疗效,不仅关注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更重视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治疗策略。此外,研究结果对于未来药物研发,尤其是在胰岛β细胞保护和再生方面,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达格列净与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结果与近年来反映了新型药物组合在提高疗效方面潜力的相关研究一致。特别是在血糖控制方面,试验组患者的FPG、2 h PG和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归因于达格列净与磷酸西格列汀的协同作用,前者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低血糖,后者通过增强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来控制血糖,从而有效改善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在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试验组患者的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发现与其他研究相符,表明磷酸西格列汀片可能对胰岛β细胞有保护作用,延缓其功能衰竭。此外,试验组患者的BMI、HOMA-IR水平也有显著改善,可能与达格列净的减重效应有关。此外,关于血脂水平,试验组在TC、TG、LDL-C水平上均低于对照组,同时HDL-C水平更高,该结果与达格列净对脂质代谢的积极影响有关,这一点在其他临床研究中也有所体现,而这些改变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表明在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指导下,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在安全性方面是可接受的,这与目前关于这两种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的安全性数据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使用达格列净和磷酸西格列汀片显著改善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脂水平,且具备良好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坎丽比努尔·买米提民,亚森江·买买提,麦迪娜·阿不都热依木,等.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9):1402-1404.
[2]杨柳,石凤华,马丽娟.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格列美脲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及其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警戒,2022,19(9):1030-1034.
[3]麦锦辉,麦燕兴,吴秀芹.胰岛素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胰岛β细胞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2022,28(11):1926-1930.
[4]祝婷婷,张腊梅,王爱萍.SGLT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5):597-600,625.
[5]田梅梅,李敏,刘岩,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3,44(4):402-406.
[6]张楠,阮丹杰,刘新颖,等.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1):63-67.
[7]蔡彩荣,符馨尹,任少琳,等.磷酸西格列汀片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幅度和改善肝纤维化[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1,27(4):279-282.
[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9]毕宇芳.2型糖尿病的全生命周期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1,16(6):373-375.
[10]王若梅,陈婧,雷远,等.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20,24(9):1806-1810.
[11]王玉容,冷晓晖,向沥,等.2型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不同降糖药物治疗效果比较[J].疑难病杂志,2023,22(8):804-809.
[12]戴朝博,李瑾.西格列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0,29(6):676-680.
[13]徐伟,罗涌,何艳.伏格列波糖胶囊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老年性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7):1252-1254.
[14]白小岗,王晶,白婷,等.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脆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1,44(1):157-160.
[15]褚连凯,张鹏,张凤.达格列净结合磷酸西格列汀对BMI偏高的老年糖尿病伤口愈合障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3,45(9):1359-1362.
[16]程纤,程莉,易志刚.达格列净与西格列汀治疗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的比较[J].广西医学,2020,42(24):3171-3174.
[17]王启生,孟晓萍,柴月星,等.达格列净联合洛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3,25(6):928-931.
[18]高希衡,吴毓婷,张大伟,等.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达格列净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6):515-517.
[19]张咪,梁伟,许祥.达格列净和西格列汀治疗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9):1182-1186.
[20]宋金方,张亮,林维娜,等.达格列净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22(3):253-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