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4-10-26 15:09:0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6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6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D-D、FIB、WBC、NEUT、PLT和PL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常规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
【关键词】突发性聋;银杏叶提取物;地塞米松;凝血功能;血常规;不良反应
突发性聋属于耳鼻喉科疑难杂症,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听力永久性丧失。目前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该病。已知银杏叶提取物对调节突发性聋患者内耳血管微血流循环及听力功能有积极作用。本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6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突发性聋诊断标准;初次患病,病程≤30 d。排除标准:耳部畸形;有明确病因引起的听力下降,如爆震、耳部外伤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既往有外耳道、内耳相关手术史;既往有听力减退史;合并其他耳部疾病;肝、肾、心功能不全;精神异常或伴有痴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号:KY2020-03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60~77岁,平均(71.32±2.03)岁;病程1~30 d,平均(15.73±3.62)d;体质量指数18.71~24.30 kg/m2,平均(21.56±0.92)kg/m2。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60~78岁,平均(72.01±2.15)岁;病程1~28 d,平均(14.27±3.46)d;体质量指数18.52~24.51 kg/m2,平均(21.72±1.03)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969,1 mL∶5 mg)治疗。首次静脉滴注10 mg/d,持续治疗3 d后剂量改为5 mg/d,治疗6 d后剂量改为3 mg/d,维持该剂量。共持续用药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悦康药业,国药准字H20070226,5 mL∶17.5mg(含银杏黄酮苷4.2 mg)]治疗。每次取87.5 mg本品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静脉滴注。持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或达健耳标准;好转: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不足15 dB。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活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D水平;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器(上海名元实业有限公司,型号:C2000-A)及其配套试剂盒检测PT、APTT、FIB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水平。采用迈瑞SC-120血细胞分析系统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PT、APTT、D-D、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D-D、FI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WBC、NEUT、PLT和PLR等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NEUT、PLT和PLR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糖皮质激素为治疗突发性聋的常用药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已知银杏叶提取物可有效调节血管张力,增强动脉顺应性和红细胞变形性,在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同时,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用于突发性聋患者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D-D、FIB、WBC、NEUT、PLT和PL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成分是黄酮化合物、萜类内酯,其中黄酮化合物具有拮抗肾上腺素的作用,可舒张血管,调节内耳血流供应,还可拮抗组胺和胆碱,减轻血管平滑肌痉挛;萜类内酯能抑制血小板活化,阻断血栓形成,从而调节内耳微循环;另外黄酮化合物、萜类内酯能清除氧自由基和减少细胞坏死。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常规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
参考文献:
[1]何平,孟沙,李月明.声频共振对神经性耳聋患者听力恢复及脑微循环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10):1341-1343.
[2]李海梅,桑春玉,陈悦,等.基于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评估单侧突发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3,39(2):276-280.
[3]张寒,刘佳璐.银杏叶提取物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及对血清凝血酶时间、血小板因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997-999.
[4]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141.
[5]张倩,张佳印,李俐华.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抵抗机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0,28(2):226-228.
[6]胡燕萍,李勇,曹晓林,等.局部联合系统激素疗法治疗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的疗效[J].浙江临床医学,2023,25(5):683-685.
[7]王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3):23-25.
[8]刘文彬,朱艳香,陈菲,等.鼓室联合全身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J].中国病案,2019,20(8):87-90.
[9]杨竹梅,谢书华,张雨帆.银杏叶提取物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凝血酶时间血小板因子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9):1536-1538.
[10]贾娟,马新春,米裕,等.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内皮功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22):4382-4386.
[11]周文成,姚慧,吕倩,等.激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及巴曲酶治疗全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1,29(1):43-45.
[12]樊改,余进松.突发性耳聋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流变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2,43(13):8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