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效果比较论文

0

2024-10-08 15:22:03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比较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8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

  【摘要】目的:比较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8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宫颈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效果相当,但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高频电波刀手术;冷刀宫颈锥切术;并发症

  宫颈上皮内瘤变指宫颈上皮被不同程度异型性细胞取代的疾病,多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行为、分娩等有关,可分为3级,Ⅰ、Ⅱ级基本可自愈,Ⅲ级被认为是宫颈癌前病变,可发展为宫颈癌,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2]。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冷刀宫颈锥切术为常用术式,但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3-4]。高频电波刀手术为新型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且不影响患者月经、生育能力等优点[5]。本文比较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8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相关诊断标准[6],经宫颈细胞学、病理学检查确诊;手术指征明确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类疾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存在其他疾病和既往有宫颈手术史;子宫畸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泌尿、生殖系统严重感染。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年龄24~45岁,平均(35.85±3.13)岁;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2.85±2.11)kg/m2;产次1~3次,平均(1.57±0.42)次;病程0.5~3年,平均(1.42±0.31)年。研究组:年龄24~46岁,平均(35.93±3.12)岁;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2.75±2.13)kg/m2;产次1~3次,平均(1.62±0.44)次;病程0.5~3年,平均(1.45±0.3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备皮处理,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腰硬联合麻醉,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置入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复方碘溶液涂擦整个宫颈,显现病变组织,用宫颈钳夹取宫颈碘不着色区域边缘5 cm左右,轻轻牵拉,金属导尿管插入膀胱以确定膀胱底下缘境界,于宫颈病灶外3~5 mm处使用手术刀以垂直方向作环形切口,逐渐向宫颈深部作锥形切除,锥高20~25 mm,利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创面,重建宫颈外口,创面无明显渗血再次消毒宫颈,用碘仿纱布填塞阴道压迫止血,切除病灶送检,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术后24 h取出纱布。

  研究组采用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完善术前检查、准备,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铺巾,消毒外阴、阴道,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宫颈钳夹住宫颈,宫颈涂碘标记,用美国EIIman公司高频电波刀,设置功率25~75 W、频率3.8 MHz,距碘不着色区外3~5 mm处旋切,锥形电圈切除病变组织,切除组织送检,病灶面积大则多次切割,直至病变组织全部切除,使用球形电极止血,阴道放置碘仿纱条,并于术后24 h取出,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7]。治愈:术后3~6个月复查未出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残留:术后病变部位外缘残存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术后病变部位外缘无宫颈上皮内瘤变残存,但术后3~6个月后再次出现宫颈上皮内瘤变。(2)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宫颈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3讨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虽不具备恶性肿瘤的特点,但具有可逆性、进展性,有癌变风险[8-9]。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发展为宫颈癌的风险较高,须尽早治疗,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10]。冷刀宫颈锥切术采用冷刀切除病灶,病变切口清晰,切除范围大,可有效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效果显著[11]。高频电波刀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波,通过环形金属丝产生超高电流,使组织细胞蛋白凝固,进而实现切割并止血的一种微创手术[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宫颈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冷刀宫颈锥切术创伤大,局部黏膜受损,出血量增加,术中需缝合宫颈创面,同时需进行止血操作,从而延长了手术时间,不利于术后恢复[13-14]。而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时高频电波接触组织瞬间,组织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细胞中水分以蒸汽波形式切割组织,操作简单,同时术中采用电极电凝及时止血,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宫颈愈合时间,同时手术过程中也无需缝合伤口,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15]。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冷刀宫颈锥切术对解剖结构破坏严重,分离黏膜再缝合过程中牵拉过度会造成宫颈粘连,且冷刀宫颈锥切术锥切较深,切除范围大,增加脱痂期出血的发生,还会损伤部分分泌黏液的组织,减少抑菌物质分泌,导致抑菌能力降低,进而增加感染风险,引起炎症反应致使组织充血、水肿,导致宫颈粘连、术后出血的发生[16]。高频电波刀手术时间较短,对机体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术后伤口感染、出血及宫颈粘连的发生[17]。且高频电波刀手术操作精细,根据病灶大小、位置快速精准电凝止血,手术安全性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高频电波刀手术和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效果相当。

  综上所述,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效果相当,但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徐福彦.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3,9(5):134-137.

  [2]王润惠.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175-176.

  [3]初虹,余志英,关嵩青,等.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33-35.

  [4]朱伟,毛世琴,蒋镌.冷刀宫颈锥切术和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比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8):167-168.

  [5]林曼,许莉,张燕.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围术期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46-50.

  [6]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01-304.

  [7]王玉莹,袁晔,赵春艳.超高频电波刀宫颈环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3):4-8.

  [8]杨静.宫颈冷刀锥切术与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4):1865-1867.

  [9]曾静,苑文贺.宫颈环形电切术与锥形冷刀切除术治疗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8):66-68.

  [10]张丽,陈礼梅.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2021,49(3):303-306.

  [11]郭英爱.宫颈LEEP刀电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手术中效果差异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1):85-86.

  [12]汪裕,陈琳,胡娟.比较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2):88-89.

  [13]任璐,曹芹雪,程海玲.宫颈冷刀锥切术与环形电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8):5234-5236.

  [14]赵晓丽,贾晓慧,王倩倩.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CINⅡ、Ⅲ级的效果对比观察[J].临床研究,2019,27(12):87-89.

  [15]姜志丽.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22,28(1):123-125.

  [16]周守钰,吕晓娟,韩潇,等.宫颈自动冷刀锥切术与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4):5602-5604.

  [17]高清滢,侯洁心.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中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临床疗效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2):22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