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

2024-10-08 14:07:05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2022年该院收治的110例GDM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

  【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2022年该院收治的110例GDM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孕期体质量增长水平,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期体质量增长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为5.45%(3/55),低于对照组的23.64%(1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09%(5/55),低于对照组的25.45%(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91%(50/55),高于对照组的70.91%(3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应用于GDM患者可降低血糖指标水平、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孕期体质量增长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管理模式;营养护理;血糖;新生儿结局;妊娠结局;护理满意度

  妊娠期糖尿病(GDM)可导致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影响母婴结局[1-2]。营养护理有利于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3]。风险管理模式从整体角度出发,通过对GDM患者进行评估、分级,并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改善妊娠结局[4]。本文观察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在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2022年本院收治的110例GDM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GDM诊断标准[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1.0 mmol/L,空腹血糖(FPG)≥7.0 mmol/L;年龄≥18岁;单胎妊娠。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妊娠期合并症;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精神异常;既往有自然流产史;合并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0311)。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32.02±3.74)岁;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1.82±2.34)kg/m2;孕周24~28周,平均(26.08±1.02)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21例。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31.25±4.03)岁;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1.79±2.39)kg/m2;孕周25~28周,平均(26.34±1.14)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需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量,少食多餐;定期记录患者血糖水平,若出现显著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1)风险评估:参考《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进行评估[6],其中绿色为低风险(年龄<35岁,孕期基本情况良好);黄色为一般风险(年龄35~40岁,病情较轻且稳定);橙色为较高风险(年龄≥40岁,病情较重,属高危妊娠);红色为高风险(病情严重,需评估是否适宜继续妊娠);紫色为合并传染性疾病(梅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患者,应动态调整产检时间,低风险者维持常规产检频率;一般风险者适当缩短产检时间间隔;较高风险者需在县级以上救治中心接受定期孕产期保健服务;高风险者孕37周后应每周产检1次;合并传染性疾病者需按传染病防治要求进行孕期保健,并在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娩。(2)营养护理。①健康宣教。每周组织1次营养健康知识讲座,内容包括GDM概念、血糖监测方式、饮食管理及其重要意义等;指导患者加入微信群,每周定期推送饮食与健康相关的图文知识;每月组织患者开展1次线上或线下的知识竞答,通过问答形式评估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②饮食指导。a.结合患者风险评估分级及饮食喜好,制订对应的饮食计划。b.严格控制患者的体质量,低风险者以增加0.35~0.50 kg/周为宜;对于一般风险和较高风险者,若BMI<18.5 kg/m2,以增加0.44~0.58 kg/周为宜,若BMI>25.0 kg/m2,以增加0.23~0.33 kg/周为宜;高风险者以增加0.17~0.27 kg/周为宜。c.严格控制患者的热量摄入,低风险者每日热量摄入需控制在30~35 kcal/kg;一般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者每日热量摄入需控制在24 kcal/kg。d.调整患者三餐能量摄入的占比,早、中、晚摄入量分别占每日总摄入量的25%~30%、30%~40%、30%~35%,少食多餐,制订营养摄入曲线,以日记形式记录每日饮食摄入情况及对应的血糖水平,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分娩。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包括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比较两组孕期体质量增长水平。(3)比较两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4)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其中非常满意为血糖指标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无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满意为血糖指标水平偶尔波动幅度较大,不良母婴结局发生风险较低;不满意为血糖指标水平控制效果差,不良母婴结局发生风险较高。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FP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孕期体质量增长水平比较

  观察组孕期体质量增长水平为(12.17±0.83)kg,低于对照组的(21.09±1.9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6,P=0.000)。

  2.3两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为5.45%(3/55),低于对照组的23.64%(1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09%(5/55),低于对照组的25.45%(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91%(50/55),高于对照组的70.91%(3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妊娠期母体对葡萄糖需求量的增加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均可导致GDM的发生[7]。控制血糖水平是避免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途径,对保障母婴健康有积极意义[8]。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通过对GDM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合理分级,并根据风险等级合理控制营养摄入,有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9-10]。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孕期体质量增长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线下讲座、线上营养知识推送,可提高患者对饮食治疗的正确认知,纠正其错误认知,有利于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日常营养摄入量,合理增加孕期体质量[11-12]。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在帮助患者维持良好妊娠状态的同时,能够提高对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减轻高血糖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降低不良新生儿、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13]。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模式下的营养护理应用于GDM患者可降低血糖指标水平、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孕期体质量增长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魏坛芳,肖霞萍,王小丽,等.基于CiteSpace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可视化分析[J].循证护理,2023,9(1):157-162.

  [2]Melero V,García de la Torre N,Assaf-Balut C,et al.Effect of a mediterranean diet-base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on the risk of developing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other maternal-fetal adverse events in hispanic women residents in spain[J].Nutrients,2020,12(11):3505.

  [3]钟小芳.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1,45(7):1100-1101.

  [4]陈冰,李妹霞,杨亚妹.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联合规范化营养干预对围生期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59-362.

  [5]周英凤,章孟星,李丽,等.《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推荐意见专家共识[J].护理研究,2020,34(24):4313-43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12):5-7.

  [7]Shrestha B,Dunn L.The declaration of helsinki on 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a review of seventh revision[J].J Nepal Health Res Counc,2020,17(4):548-552.

  [8]杨晓燕,任楠楠,张文香.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5):577-579.

  [9]Ornoy A,Becker M,Weinstein-Fudim L,et al.Diabetes during pregnancy:a maternal disease complicating the course of pregnancy with long-term deleterious effects on the offspring.a Clinical Review[J].IntJ Mol Sci,2021,22(6):2965.

  [10]余玲,金微,陈炎.PBL式健康教育联合早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免疫功能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8):1386-1389.

  [11]王莉.营养干预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8):1536-1538.

  [12]邱青梅,梁莉,陆洁清,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增重情况调查及对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3,51(1):86-88.

  [13]林蕾,周姿杏,郭绮棱,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的价值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4):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