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八段锦联合踝泵运动对肺栓塞患者血栓相关指标与心肺功能指标的影响*论文

2024-09-26 16:49:4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分析坐式八段锦联合踝泵运动干预对肺栓塞患者血栓相关指标、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144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踝泵运动干预,观察组给予踝泵运动联合坐式八段锦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心肺功能[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心肌肌钙蛋白I(cTn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摘要】目的:分析坐式八段锦联合踝泵运动干预对肺栓塞患者血栓相关指标、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144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踝泵运动干预,观察组给予踝泵运动联合坐式八段锦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心肺功能[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心肌肌钙蛋白I(cTn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MGB-1、cTnI水平低于干预前,FEV1、FEV1/FVC%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HMGB-1、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栓塞患者采用坐式八段锦联合踝泵运动干预可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心肺功能。
【关键词】肺栓塞坐式八段锦踝泵运动心肺功能
肺栓塞主要发病机制为血栓脱落,随着血流向右心移动,但右心室射血的时候,会引起肺动脉及其分支阻塞,以此出现肺栓塞,临床症状以低氧血症、呼吸困难、胸痛等为主,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肺栓塞患者,需要监测和改善其血栓情况,以改善预后。踝泵运动是通过踝部运动的时候肌肉收缩挤压其间的静脉,增加下肢血液流动速度,可使下肢静脉内潴留的血液有效减少,肢体水肿症状减轻,有效预防栓塞。我国中医学认为肺栓塞的病机为瘀血阻于脉络,可从“温经活络”方面进行干预,而坐式八段锦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的有氧运动,可牵拉伸展不同部位,对姿势予以协调,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强化机体免疫力,还具有祛瘀化湿、疏通经络、益气温阳的作用,预防血栓形成,改善临床症状。为此,本次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诊疗的144例肺栓塞患者中作为主要参考对象,分析采用坐式八段锦与踝泵运动联合对其血栓相关指标、心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本院诊疗的144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根据体格检查,结合肺部CT、实验室指标(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等)结果确诊为肺栓塞,典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2)年龄>20岁。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2)存在肝、脑等重要器官障碍;(3)存在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对症治疗,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先予以患者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并对病情密切观察,一旦发生临床恶化,且符合溶栓指征,予以其溶栓治疗。
对照组给予踝泵运动干预。指导患者在床上呈坐位或者平卧位,将大腿充分松弛,开展踝关节屈伸运动,对肌肉进行持续性收缩,具体运动方法为:尽可能将脚尖朝自己方向向上勾,持续动作不变10 s,向下最大限度地绷紧脚尖,持续动作10 s;随后再次向上将脚尖勾起,使脚尖朝向的方向为自己,持续该动作10 s,最大限度地向下绷紧脚尖,动作持续10 s,如此反复循环。此外,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调整踝泵运动方案,增加踝关节背伸、内外翻等方面的练习,练习5~6次/d,持续5 min/次。
观察组给予踝泵运动联合坐式八段锦。每日指导患者在08:00—08:45及18:00—18:45分别开展45 min的坐式八段锦练习。坐式八段锦步骤如下,(1)叩齿集神:盘膝而坐,眼睛向前平视,正直腰脊,轻轻握住双手,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放置,静坐3~5 min,上下牙齿相叩作响36次。(2)左右鸣天鼓:两手交叉抱住后脑,呼吸9次,放下交叉的手后,在两耳处手掌掩盖,食指在中指之上交叠随后用力滑下,弹向后脑,左右同时弹24次。(3)撼摇天柱:盘膝而坐,低头扭脖子向左右两侧看,肩膀也要随着摇摆,左右分别24次;两双手心换位置,左手在右手上转动24次。(4)舌搅漱咽:舌头在口中以上下左右的方向进行搅动,以此产生津液,随后在口中鼓起嘴巴漱口36次,并分3次咽下津液。(5)闭气搓手:指导患者深吸入1口气,闭气不呼出,两只手互相搓直至有热感,立即分开对背后的“精门”进行摩擦,在摩擦的同时缓慢呼出气体,反复24次,做完后收手握固。(6)左右轱辘转:左边与右边的单关轱辘分别转动36次,即两手臂弯曲,单手连着肩膀一同轮流转动,先左手转动36次,随后再右手转动36次,均为连肩圆转。(7)叉手双虚托:两脚向前自然伸直,两只手交叉反掌向上托去,此时需用力,像托举着重物一般,随后以缓慢的速度放下到额头,如此反复9次。(8)低头攀足频:两手自然向前伸去将双足握住,用力扳动,扳的时候身体向前倾斜,低下头,如此12次,做完之后盘膝而坐,收手握固。
两组均持续练习2个月。
1.3观察指标
(1)血栓相关指标:干预前后评估两组的血栓相关情况,采用来自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的Apogee 8U型彩色多普勒超声(粤械注准20182060115)测定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2)心肺功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包括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心肌肌钙蛋白I(cTn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收集静脉血液样本5 mL,离心操作(离心半径12 cm、转速3 500 r/min),10 min后获得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HMGB-1、cTnI水平。采用SP-01A型肺功能仪(湖南医翼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测定FEV1、FEV1/FVC%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栓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栓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MGB-1、cTnI水平低于干预前,FEV1、FEV1/FVC%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HMGB-1、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肺栓塞在临床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现临床常通过抗凝、降低肺动脉压力、溶栓等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咯血等临床症状。然而,经长期临床实践发现,有效治疗后往往会出现残留心肺功能降低、运动耐力减弱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因此,在有效治疗后还需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辅助干预以改善预后。
针对肺栓塞患者,以往临床通过指导患者开展踝泵运动练习,其主要是通过对下肢肌肉进行训练,活动踝关节以舒张和收缩小腿肌群,对肌群内的毛细血管、淋巴管等有效挤压,使血液内的各种凝血因子、炎症因子沉积,改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但系统化的心康复运动方案欠缺,且该疾病患者依然需要对血栓再形成和疾病反复的问题予以重视,所以还需联合其他方案加强干预。相关研究表明,坐式八段锦属于一种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长期坚持具有改善其心肌营养和心肌供血的作用,进而心脏前后负荷下降,心脏功能增强。为此,本次采用坐式八段锦联合踝泵运动干预,并将其与单独踝泵运动相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得出,采用坐式八段锦联合踝泵运动干预者,其HMGB-1、cTnI、FEV1、FEV1/FVC%水平均优于单独踝泵运动干预者。该结果提示,在肺栓塞患者中联合应用坐式八段锦、踝泵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肺功能,促进疾病恢复。这主要是因为,坐式八段锦以中医经络学为基础,并有效融合阴阳五行学,长期持续锻炼可对“身心息”三者适当调整,可加快局部血液流动速度,使气血向全身各处运行而去,各脏腑的气血得到充分补充,进而心功能改善。同时,该运动方案对百脉、血、气、卫、营等周流顺畅均具有促进作用,且每一段都以深缓呼吸辅助开展运动,可加大膈肌下沉面积,进而扩大胸腔容积,促使心肺受到的挤压减少,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循环升高,最终心肺功能提高。此外,坐式八段锦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并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免疫应答反应得到恰当调节,心肌重构和骨骼肌氧利用力有效改善,心肺功能进一步升高。
有研究指出,肺栓塞发病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促进血栓形成,加快病情发展。因此,经有效干预后评估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可判断疾病恢复程度。本次研究中,使用踝泵运动联合坐式八段锦干预者,其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水平均优于单独踝泵运动干预者。该结果提示,通过坐式八段锦联合踝泵运动干预肺栓塞患者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栓再形成风险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从中医角度上分析,坐式八段锦与中医“治未病”理念相符合的锻炼方法,具有动静结合、简单易学、动作和缓流畅等特征,长时间锻炼,可起到调整顺畅气血、疏通经络及按摩脏腑的作用,以此改善患者机体血循环,调节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坐式八段锦作为一种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长期锻炼,可使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血压、血液黏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以此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升高,有效预防血栓。
综上所述,采用坐式八段锦联合踝泵运动干预肺栓塞患者,可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心肺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姗,赵红梅.针对性康复对骨科老年多发骨折患者肺栓塞症状、情绪改善和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2):153-155.
[2]吴怡雯,李敏,王海尔,等.高龄患者主动和被动踝泵运动量化管理的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3,38(13):89-92.
[3]单伟,谢慧文.急性肺栓塞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首发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9):2141-2146.
[4]俞阅彦,金丹丹,祝玉娟,等.坐式八段锦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6):988-991.
[5]马颖,赵振峰,赵名贤,等.50例高海拔地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3,9(7):872-875.
[6]王明甫,徐玮.肺栓塞患者MR肺动脉造影检查表现特点及与其右心功能、预后评估的相关性研究[J].磁共振成像,2020,11(12):1178-1181.
[7]方成成,黄玉凤,童玲,等.踝泵运动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3,9(5):624-628.
[8]胡晨晨,张梦雅,熊维,等.坐式八段锦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9):1666-1670.
[9]张晓玉,何石燃,卢小清,等.八段锦运动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的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21):137-140.
[10]宁艳艳,宁剑伟,李静.坐式八段锦在肿瘤化疗长期卧床患者四肢运动功能保留及恢复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9):1492-1495.
[11]徐娟.坐式八段锦运动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6):145-147.
[12]虞宇楠,古扎努尔·阿不都合里力,叶梓,等.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栓形态学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3(3):355-360.
[13]晏芳,石欣,陈玉兰,等.坐式八段锦联合眩晕贴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6):1061-1062.
[14]连艳玲,陈薇薇,吕奇玮,等.坐式八段锦锻炼辅助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2):3851-3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