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7

2024-09-23 11:52:3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探讨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及预防肺部感染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及预防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n=53,接受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肺泡氧分压(alveola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呼吸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FEV1/FVC%],干预后采用COPD评估测试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及干预过程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PaO2、SaO2、FVC、FEV1、FEV1/FVC%较干预前升高,PaCO2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SaO2、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CAT评分优于对照组,干预过程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FOCUS-PDCA模式,呼吸功能,生活质量感染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长期持续并逐渐恶化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气道炎症和肺气肿等病变[1]。全球内,COPD已成为主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给社会带来经济负担[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呈上升趋势。在COPD的综合管理中,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如何提供高质量、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是医疗团队面临的挑战。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优化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并发症及肺部感染的风险。FOCUS-PDCA模式作为一种持续的质量改进工具,近年来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模式旨在通过系统性地评估、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不断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尽管在其他疾病的管理中,FOCUS-PDCA模式已显示出积极的效果,但其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尚未被充分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及预防感染的影响,为护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推动COPD的综合管理向前发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4]诊断为COPD,临床表现为慢性持续咳嗽、咳痰、喘息;②无其他重大呼吸系统疾病,肺纤维化、结核。(2)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合并症,如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②有重大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等。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n=53,接受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7.82±6.97)岁;平均病程(8.15±2.36)年;平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76±3.03)kg/m2;吸烟史33例;肺功能分级:1级10例,2级15例,3级18例,4级1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8.23±7.34)岁;平均病程(8.27±2.42)年;平均BMI(24.52±3.21)kg/m2;吸烟史30例;肺功能分级:1级12例,2级14例,3级17例,4级1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1年。对患者进行基础的生命体征监测,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重点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性,包括每天的口腔护理和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为进一步促进痰液的排出,采用体位引流,指导患者采取特定的体位,药物治疗方面,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以保持气道通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吸入或口服形式给药。患者出现细菌感染迹象,需进行抗生素治疗。针对血氧水平低的患者,提供恒定流量的吸氧以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给予健康教育,包括避免吸烟及暴露于有害环境中,鼓励进行积极体育锻炼,以增强换着肺部功能和整体健康水平。

  观察组采用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干预1年。(1)组建管理小组:为系统地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并预防感染,成立FOCUS-PDCA管理小组。该小组由呼吸科的护士长担任组长,主管护士作为副组长,同时包括经验丰富的呼吸科护士。(2)确定管理内容:经由头脑风暴法,小组明确2021年3月—2022年3月COPD患者在生活质量、血气指标、呼吸功能指标及护理过程感染率方面的关键问题与挑战。对此,团队深入分析相关问题的发生原因,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纠正患者对症状的误解、不恰当的自我管理、呼吸训练的缺乏及护理过程中的无菌技术不严等。(3)实施FOCUS-PDCA管理:①计划阶段(planning phase)。以肺功能测试作为评估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主要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FEV1/FVC%]。采用动脉血气分析,关注肺泡氧分压(alveola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血气指标的变化。以标准化评分工具如COPD评估测试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利用无菌技术操作考核与细菌培养结果,对护理过程中的感染率进行监测。进行文献回顾,分析患者认知、家庭支持、医疗操作规范性等因素如何影响上述指标。基于剖析结果,制定细致的改进措施清单,确保每一步骤均有对应策略。②实施阶段(implementation phase)。提高医护人员对COPD及其并发症的认知,组织专题培训,如无创通气操作、吸痰技巧、氧疗方法等,确保医护人员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与技能。针对COPD患者,重点关注改善生活质量与血气、呼吸功能管理,开展多媒体教育,包括数字化动画、视频及情景模拟等,传授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呼吸训练、药物吸入技巧等,制定标准化的随访问卷,定期电话随访,监测患者的健康状态及遵从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血气和呼吸功能异常。每月组织患者交流会议,分享管理经验,增强患者的互助与共鸣。③确认阶段(confirmation phase)。通过抽查和实地考核的方式,定期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血气指标、呼吸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及护理过程感染率的变化。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确保各项指标达标。每周或每月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根据实际结果不断完善PDCA模式的执行策略。④处理阶段(action phase)。对整个PDCA实施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确保各项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根据存在的问题,重新梳理与制定优化策略,保障COPD患者在生活质量、血气与呼吸功能方面持续得到改善,同时确保护理过程中的医院感染要求,降低感染风险。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血气指标:干预前后使用动脉血气分析仪对两组PaO2、SaO2和PaCO2进行测定。(2)呼吸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测定仪干预前后测定两组FVC、FEV1和FEV1/FVC%。(3)生活质量:采用CAT评估两组干预后呼吸困难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包含8项,每项分值0~5分,总分0~40分,0~10分为轻微,11~20分为中等,21~30分为严重,31~40分为非常严重,分数越高呼吸越困难生活质量受损越严重[5]。(4)肺部感染:统计两组干预过程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率=肺部感染病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PaO2、S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aO2、SaO2较干预前升高,PaCO2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FVC、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VC、FEV1、FEV1/FVC%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干预后CAT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CAT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肺部感染率为9.43%(5/53),低于对照组的24.53%(1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3,P<0.05)。

  3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随着全球老龄化和空气污染的加剧,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6-9]。近年来,大量的研究针对COPD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护理策略进行深入探索,但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呼吸功能并预防并发肺部感染仍然是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课题[10]。国外研究表明,针对COPD患者的综合管理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11]。多中心临床试验也显示,综合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治疗[12-13]、肺康复[14]、营养支持[15]和心理干预[16]等,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呼吸功能。然而,在国内,针对COPD患者的综合管理和康复护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针对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和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17]。虽然我国的一些大医院已经建立专门的COPD门诊和病房[18],但在许多基层医疗机构,COPD患者的管理和康复仍然是一个盲点。并且,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关于COPD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数集中在药物治疗和肺康复方面[19],对于如何系统地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肺部感染,尤其是采用FOCUS-PDCA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认为开展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及预防感染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本研究,为我国COPD患者提供一个更系统、科学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呼吸功能并预防并发肺部感染,从而为我国COPD患者护理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为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的显著性证据,PaO2和SaO2是衡量氧合效果的关键指标。观察组干预后PaO2和SaO2显著升高,表明该护理模式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氧合效果,同何雯婕等[20]研究结果一致,PaCO2的下降也说明CO2的排放效果增强,从而降低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FOCUS-PDCA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肺功能指标FVC和FEV1的提高说明肺部的通气功能和排气能力得到改善。FEV1/FVC%的提升进一步证实COPD患者在FOCUS-PDCA护理模式下呼吸功能的明显改善,胡媛媛等[21]基于时机理论,对COPD患者进行药学服务的干预能有效提高药物素养和服药依从性,改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改善源于对医护人员进行的专题培训,使患者掌握更专业的无创通气操作、吸痰技巧、和氧疗方法等,从而提供更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CAT评分表明,采用FOCUS-PDCA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闫丽等[22]研究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经基于互联网的肺部康复延续干预后显著提高,使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更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以及与其他患者交流共鸣,共同促进健康状态的改善。护理过程中的肺部感染率降低为FOCUS-PDCA模式另一显著效果。通过无菌技术操作考核和细菌培养结果监测,结合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每一步护理操作的无菌性,大大降低了COP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风险。尽管该模式为COPD的综合管理带来新的视角,但在个体化治疗和干预策略上仍有待深化与完善。研究方向应聚焦于进一步细化并优化该模式,以更好地适应COPD患者的多样化需求[23]。

  综上所述,FOCUS-PDCA模式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呼吸功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有效降低并发肺部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游琴,汪瑜堃,刘佳顺,等.活血化瘀方药对血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改善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4(3):360-366.

  [2]张明霞,黄迎春,杨霞,等.电针联合药物及有氧运动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观察及对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3,42(3):221-226.

  [3]王晓华,方晓玲.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质量、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5):775-780.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

  [5]胡斯育,龙发,龙亮,等.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哮喘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5):1071-1076.

  [6]夏永杰,周璐,牛越,等.2020年中国大气臭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影响的疾病负担分析和健康经济学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23,36(2):237-245.

  [7]陈华萍,甘志新,刘刚,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析[J/OL].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1,14(4):417-421.

  [8]白亚虎,高胜寒,纪思禹,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向“前”发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3):268-273.

  [9]李宇祺,祖萍,梁斌苗.脉冲振荡技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诊疗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23,28(3):451-454.

  [10]周淑玲,程莹,唐秋园.以人为本的零缺陷护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7):127-130.

  [11]SAURIASARI R,MADANI R A,ROZALIYANI A,et al.The effect of repeated education using live demonstrations and videos of how to use inhalation drugs on quality of life for COPDpatients[J/OL].Heliyon,2021,7(9):e07870.

  [12]HO T N,WALD J,BORHAN S,et al.Comprehensive care management in conjunction with sputum cytometry-guided pharmacotherapy in a post-discharge clinic for patients with COPD[J].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2021,18(4):411-416.

  [13]GRISCHOTT T,FALCATO L,SENN O,et al.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among opioid-dependent patients in agonist treatment.A diagnostic study[J].Addiction,2019,114(5):868-876.

  [14]ROCHESTER C L,HOLLAND A E.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nd improved survival for patients with COPD[J].JAMA,2020,323(18):1783-1785.

  [15]INGADOTTIR,BJORGVINSDOTTIR E B,BECK A M,et al.Effect of two different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on postprandial glucose response and energy-and protein intake in hospitalised patients with COPD:a randomised cross-over study[J].Clinical Nutrition,2020,39(4):1085-1091.

  [16]SOHANPAL R,PINNOCK H,STEED L,et al.Tailored,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anxiety or depression in people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TANDEM(Tailored intervention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anagement in COPD):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20,21(1):18.

  [17]杨英.基于微信平台优质护理对中重度CO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4):4597-4600.

  [18]周翠银,郭云,王星欣,等.不同相位角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3,43(2):265-272.

  [19]房颖,王涛,宋建奇,等.全面肺康复治疗对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3,45(13):2033-2035.

  [20]何雯婕,黄群.个体化肺康复干预联合情绪释放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绪、血气分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3):388-390.

  [21]胡媛媛,寇智斌.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药学服务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9):110-114.

  [22]闫丽,乔秋阁,赵新,等.基于互联网的肺康复延续干预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3,45(7):1106-1109.

  [23]李青青,王路,魏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20):222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