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强化理论护理联合产前全程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9-21 15:26:2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正强化理论护理联合产前全程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产前全程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强化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压力[妊娠压力量表(PP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PP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正强化理论护理联合产前全程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产前全程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强化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压力[妊娠压力量表(PP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PP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等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强化理论护理联合产前全程护理应用于GDM患者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降低心理压力评分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产前全程护理。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正强化理论护理;产前全程护理;我护理能力;心理压力;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DM)属于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会引起糖脂代谢异常,损伤多器官功能,还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目前临床主要通过饮食、运动辅助适量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但因患者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认知水平较低的患者会担心影响胎儿健康,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血糖控制效果。产前全程护理围绕患者生理、心理需求,为其提供用药、饮食、日常等多方面指导,有助于提高其认知水平,纠正不良行为,但难以有效激发患者行为改变动机,效果不佳。正强化理论护理利用正向、积极的语言及行为,可激励患者施行符合目标的行为,从而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养成。本文观察正强化理论护理联合产前全程护理在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GDM的诊断标准[6];单胎妊娠;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等其他妊娠期并发症;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28.15±3.54)岁;经产妇31例,初产妇15例;体质量指数(BMI)22~27 kg/m2,平均(25.13±1.62)kg/m2;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6例,中专或高中21例,大专及以上9例;孕周20~34周,平均(27.43±3.17)周。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28.33±3.29)岁;经产妇30例,初产妇16例;BMI 22~28 kg/m2,平均(25.30±1.57)kg/m2;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5例,中专或高中23例,大专及以上8例;孕周21~34周,平均(27.68±3.1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产前全程护理。(1)健康教育: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患者对GDM、妊娠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视频、情景模拟、图片等方式,详细向患者讲解妊娠期、GDM相关知识及日常注意事项,强调GDM的危害性;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同时为患者播放血糖测定流程视频,指导患者学习,若血糖出现异常升高,则及时告知医护人员。(2)饮食、运动指导:结合患者喜好,制订针对性饮食、运动计划,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鼓励患者多食用豆制品、荞麦等高纤维食物,体质量每月增加不超过1.5 kg;嘱患者进行瑜伽、散步、太极等适宜运动,20~30 min/d,运动过程中心率保持在120次/min内,当超过时则需立即降低运动强度,及时休息。(3)建立病友微信群,邀请患者、家属加入,定期在群内推送GDM相关知识,每日固定时间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患者间相互交流;根据患者病情制订每日饮食及运动目标,并相互监督目标完成情况,护理人员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强化理论护理。(1)成立正强化护理小组:由产科护士长及3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组成,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由心理咨询师对组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培训,包括正强化理论知识、技巧及突发状况应对,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建立档案: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与其进行积极沟通,了解患者GDM病情、疾病史、家庭背景、日常喜好等基本信息,为患者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糖控制情况,由营养师及相关专家评估,与患者、家属商讨后,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3)正强化健康教育:向患者、家属发放健康手册,组织患者参加专家讲座,共同学习妊娠、GDM相关知识,包括GDM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日常注意事项等,建立微信群,邀请患者加入,每周向患者发送GDM文字版、视频版治疗知识,详细说明降糖药物用法、作用,强调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的问题,注意清淡饮食,必要时停止用药;每周组织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方法问答比赛,对表现优异的患者进行表扬、肯定,并发放小礼物,将其作为榜样,鼓励其他患者向其学习。(4)正强化心理护理:使用妊娠压力量表(PPS)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若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则与其共同探讨压力的产生原因,告知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不会对自身及胎儿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同时根据患者的喜好,采取播放音乐、看娱乐节目、聊天等方式放松身心;指导患者进行正念呼吸、正念运动等训练,通过呐喊的方式宣泄情绪。(5)正强化行为护理:与患者共同制订每日饮食、运动短期及长期目标,并以微信群内发送消息的方式进行打卡记录,每周2~3次与患者以面对面、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交流,由患者展示各阶段目标完成情况,对其现阶段取得的进步给予支持、表扬,并赠送小礼物给予鼓励;指导患者将可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行为书写于便利贴上,粘贴在家中各处,并列举高糖含量的饮食,减少进食。
两组均护理至分娩。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压力评分。采用PPS评估,包括母子健康、父母角色、身体外形与身体活动3个因子引发的压力,共30个条目,总分30~120分,评分与心理压力呈反比。(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包括自我护理责任感(0~24分)、自我护理技能(0~48分)、自我概念(0~32分)、健康知识水平(0~68分),评分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比。(3)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压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P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P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等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等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GDM患者通常会出现排尿次数多的症状,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饥饿感,与糖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引起胎儿过大,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产前全程护理根据患者实际需求,给予针对性饮食、运动及用药指导,并通过健康宣教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但部分患者易产生倦怠心理,影响其依从性。正强化理论护理通过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及问题的产生原因,可指导患者宣泄情绪,并帮助其建立健康行为,激发其自身潜能,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且正强化理论护理还能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健康教育,利用知识竞答的方式激发患者学习兴趣,主动了解更多GDM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重视性,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PPS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正强化理论护理通过播放音乐、看娱乐节目、聊天等方式,可转移患者对GDM的关注,从而减少对疾病的担忧,促进其身心放松,同时以正念呼吸、正念运动等方式调节不良情绪,以支持、表扬等方式使患者感受各阶段目标完成效果,树立疾病控制的信心,从而减轻其心理压力。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正强化理论护理通过定期让患者展示当前取得的成效,有助于患者明确自身实际状况,同时以便利贴的方式,减少引发血糖水平升高的食物摄入量,促使患者养成健康行为,充分激发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正强化理论护理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参加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教育,能够加深患者对GDM的认知度,并通过多方面的指导强化患者行为改变动机,促使患者纠正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控制GDM病情发展,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综上所述,正强化理论护理联合产前全程护理应用于GDM患者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降低心理压力评分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产前全程护理。
参考文献
[1]邹玉姣,魏丽丽,张艳,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22,37(4):20-23.
[2]卫笑,方海琴,吴新媛.综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2):17-20.
[3]陈钰仪,谢健,梁秀娥.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14):1731-1735.
[4]霍明娜,尚静波,李仁波.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术后康复治疗患者颈椎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93-98.
[5]徐秀芝,卢芳芳,林珑,等.基于正强化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8):2490-2494.
[6]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8):45-52.
[7]张舒宁,邓好,姜凤仙.行为转变理论护理结合辨证施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3):33-36.
[8]胡桂风,张志佳,孔肖楠.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2):1825-1828.
[9]王佑招,钟伟,邱桂花.以促进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全程协同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108-111.
[10]李育丽.产前全程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8):119-120.
[11]裴理辉,贾亚南,贾英岚.基于正强化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30):4237-4241.
[12]陈蓓蓓,赵伟.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423-1427.
[13]涂利娟,林蕴华,沈惠玲.以促进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全程协同护理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期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53-56.
[14]黄冬梅,潘艳珍,钟小庆.正强化理论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1):132-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