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正常颞颌关节盘MR检查及其解剖结构的研究论文

正常颞颌关节盘MR检查及其解剖结构的研究论文

2

2024-09-21 15:11:1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通过对正常颞颌关节盘进行磁共振(MR)检查,了解其解剖结构特征和变异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某院接受颞颌关节MR检查的50例人员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正常颞颌关节盘前、中、后带张口位的厚度均大于闭口位(P<0.05),闭口位及张口位前、后带厚度均大于中带,张口位后带厚度大于前带,闭口位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张口位关节盘长度大于闭口位(P<0.05)。结论通过MR检查对颞颌关节盘的解剖特征进行详细了解,

     摘要:目的通过对正常颞颌关节盘进行磁共振(MR)检查,了解其解剖结构特征和变异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某院接受颞颌关节MR检查的50例人员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正常颞颌关节盘前、中、后带张口位的厚度均大于闭口位(P&lt;0.05),闭口位及张口位前、后带厚度均大于中带,张口位后带厚度大于前带,闭口位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张口位关节盘长度大于闭口位(P&lt;0.05)。结论通过MR检查对颞颌关节盘的解剖特征进行详细了解,有助于提升诊断和治疗颞颌关节相关疾病的准确性和效果。

  关键词:正常;颞颌关节;MR检查;解剖研究

  引言

  颞颌关节盘是连接颞骨和下颌骨的重要结构,它在咀嚼、张口和发音等口腔功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颞颌关节盘的功能障碍和疾病广泛存在于临床实践中,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口腔功能带来了严重影响。国内外研究发现,通过对正常颞颌关节盘的MR检查,能充分了解其解剖结构和功能。此外,通过对颞颌关节盘在张口、咀嚼和运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等,了解颞颌关节盘的功能特点和生理机制,可以更准确地诊断颞颌关节盘的异常情况。目前,对正常MR解剖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拟对正常颞颌关节盘MR解剖进行测量研究,建立正常颞颌关节盘的MR解剖数据,为颞颌关节盘病变的MR诊断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12月在某医院接受颞颌关节MR检查的50例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0~80岁,平均(25.65±2.64)岁。

  纳入标准:①年龄范围在20~80岁的患者;②患者没有颞颌关节相关疾病的症状或疑似症状;③患者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年龄低于20岁或高于80岁的患者;②患者有颞颌关节相关疾病的症状或疑似症状;③患者有颞颌关节手术史或其他严重的口腔颌面部疾病;④患者有颞颌关节感染、外伤或肿瘤等明显病因的情况;⑤患者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心血管系统疾病;⑥患者有MRI检查的禁忌证的。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使用GE1.5T360光纤MR扫描仪及8通道头部线圈。扫描方法:双侧颞颌关节闭口横轴位(T2WI)、斜冠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斜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PDWI)及最大张口斜矢状位(PDWI)。在横轴位图像上选择髁突显示最清楚的层面作为定位像,斜矢状位扫描定位线垂直于髁突内外极连线,斜冠状位定位线平行于髁突内外极连线。扫描序列T2WI/快速自旋回波(TR2000ms,TE36ms)、PDWI(TR4356ms,TE86ms),横轴位扫描视野(field of view,F OV)240mm×173mm,矩阵320×172,冠状位扫描FOV 180mm×180mm,矩阵320×272,斜矢状位扫描FOV 180mm×180mm,矩阵256×187。所有序列层厚3mm,层间距0.3mm。

  1.2.2辅助工具

  ①颞颌关节模具:用于固定患者的颞颌关节,提供稳定的成像环境,减少运动伪影;②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根据需要,可能会使用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以增强图像对病变的可见度;③高性能磁共振成像设备:使用高功率磁共振仪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lt;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型结果

  50例中,双凹型42例,占比84.00%,增厚型8例,占比16.00%。

  2.2测量结果

  正常颞颌关节盘前、中、后带张口位的厚度均大于闭口位(P&lt;0.05),闭口位及张口位前、后带厚度均大于中带,张口位后带厚度大于前带,闭口位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张口位关节盘长度大于闭口位,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表2。

image.png

image.png

  2.3对比张口位与闭口位左右侧各带长度与厚度

  左右侧关节盘在闭口位和最大张口位前、中、后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3。

image.png

  2.4对比最大张口位、闭口位男女之间关节各带长度与厚度

  闭口位和最大张口位关节盘各带厚度、长度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颞颌关节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疾病。MR检查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以显示颞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组织病变。通过采用不同的序列,可以对关节盘的位置、形态和厚度进行评估。MR检查可以准确评估颞颌关节盘的厚度和长度,在闭口位和张口位之间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颞颌关节疾病,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同时,MR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对患者安全性较高,对于患者颞颌关节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正常颞颌关节盘前、中、后带张口位的厚度均大于闭口位(P&lt;0.05),闭口位及张口位前、后带厚度均大于中带,张口位后带厚度大于前带,闭口位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张口位关节盘长度大于闭口位(P&lt;0.05)。这说明了以下几点。

  (1)关于颞颌关节盘的厚度:在正常情况下,颞颌关节盘在张口位的前、中、后带厚度均大于闭口位的厚度,并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张口位中,后带的厚度大于前带的厚度。而在闭口位时,厚度较小可能是因为颞颌关节盘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

  (2)关于颞颌关节盘的长度:在正常情况下,张口位时颞颌关节盘的长度大于闭口位的长度,并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意味着在张口位时,颞颌关节盘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伸长。

  综上所述,正常颞颌关节盘在张口位时前、中、后带的厚度都增加,而闭口位时厚度较小。张口位时,颞颌关节盘的长度也会增加。这些发现对于了解颞颌关节的正常生理特征以及可能的异常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莉玫,朱耀旻,姚微,等.颏成形术联合颞下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对颞下颌关节内紊乱伴下颌偏缩畸形的治疗作用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21,15(4):228-233.

  [2]张倩,李俊,马丽霞,等.颞下颌关节张闭口位磁共振成像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4):26-28.

  [3]万绍楠,殷治国,谢千阳,等.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髁突与脑皮质磁共振信号强度比较[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19(1):36-39.

  [4]刘学业,李齐明,唐弘毅,等.年轻成人颞下颌关节髁突体积、表面积与关节盘矢向位置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9(6):117-121.

  [5]段振芳,马宇锋,宋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与髁突改变的MRI表现及相关性研究现状[J].口腔医学,2021,41(12):1138-1142.

  [6]黄东宗,章巧,翟孝庭,等.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移位类型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8):753-758.

  [7]陈旭,徐丽丽,蔡斌.弹响消除试验在颞下颌关节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诊断中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21,30(6):629-633.

  [8]王天鸽,陈雪莲,周志捷,等.术前正畸对骨性Ⅲ类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和髁突位置影响的MRI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21,28(2):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