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淋巴瘤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淋巴瘤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8

2024-09-21 15:01:0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淋巴瘤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淋巴瘤患者,按照心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72例)和研究组(n=6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病耻感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病耻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QLQC-30评分差异不显著(P>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淋巴瘤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淋巴瘤患者,按照心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72例)和研究组(n=6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病耻感无显著差异(P&gt;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病耻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QLQC-30评分差异不显著(P&gt;0.05);干预后,研究组QLQC-3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较常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淋巴瘤患者的病耻感,同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心理干预;淋巴瘤;病耻感;生活质量

  引言

  淋巴瘤属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化疗作为临床上治疗淋巴瘤的常规方案,效果明显但会导致患者情绪剧烈波动,引发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人际关系,更甚者会产生病耻感。病耻感是指由于患有精神疾病、传染类疾病及癌症等疾病的患者在社会人际交往中被排斥而产生的侮辱感情绪,并会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以及疾病的恢复速度,因此对淋巴瘤患者的病耻感情绪做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非常必要。本研究就此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证实了心理干预对淋巴瘤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明显,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淋巴瘤患者,按照心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72例)和研究组(n=68例)。对照组:男50例,女22例;年龄为29~70岁,平均(52.15±2.97)岁。研究组:男47例,女21例;年龄为28~71岁,平均(51.78±3.1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初次确诊为淋巴瘤疾病;②入院前未接受过心理干预;③具有书写及理解能力。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心理疾病或其他肿瘤疾病;②其他影响本研究结果的情况。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疾病诊治知识及注意事项科普,心理教育等常规化心理干预方案。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全方位沟通交流了解每个患者的心理情况尤其病耻感方面的情绪并给予个体化心理问题评估方案,针对个体化评估方案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例如站在专业的角度对患者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及相关知识的科普,讲述淋巴瘤靶向治疗的有效性,淋巴瘤治愈率高达一半以上,同时以治疗成功的案例为榜样,以增强其治疗信心疏导不良情绪以最大程度消除病耻感,并提升生活质量等预后情况。

  1.3评定方法

  病耻感评定:经SIS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4]评分进行评定,量表包含经济歧视(3个条目)、社会隔离(7个条目)、内在羞耻(5个条目)、社会排斥(9个条目)总计四个维度共24个条目,量化结果应用1~4级评分法,总分24~96分,病耻感程度与分数成正比。生活质量评定:经QLQC-30量表生活质量[5]核心问卷中的功能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包含情绪功能(54个条目)、躯体功能(5个条目)、认知功能(2个条目)、角色功能(2个条目)、社会功能(2个条目)共计15个条目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值为0~100分,生活质量水平与分数呈正比。均于干预前以及心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两次量表的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基于SPSS 24.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如男女例数等计数数据采用“%”表示,给予卡方检验;如年龄,SIS量表评分及QLQC-30评分等计量数采用表示为(x—±s),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lt;0.05。

  2结果

  2.1两组淋巴瘤患者SIS量表评分对比

  对于SIS量表中经济歧视、社会隔离、内在羞耻、社会排斥评分比较,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淋巴瘤患者QLQC-30量表评分对比

  对于QLQC-30量表中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image.png

  3讨论

  当前研究已经证实精神疾病、癌症疾病以及烧伤类皮肤疾病等病种的患者病耻感较常模水平显著升高。关于淋巴瘤李科瑾等分别于2020年及2022年在研究中证实了患者病耻感水平较常模水平高,且心理情绪层面在病耻感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与作用。本研究基于针对性心理干预,首先以淋巴瘤患者为中心通过与本人及其周边亲属进行沟通了解掌握其心理状态尤其病耻感方面的情绪流露,从而制定个体化心理状态方案,并以此方案为中心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制定与实施,与此同时站在医护人员专业的角度,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患者专业知识的科普及答疑解惑,分析当前先进的医疗科技水平足以让50%的淋巴瘤患者治愈,同时给予对抗淋巴瘤成功的案例分享,以针对性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研究结果证实:干预前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的病耻感及生活质量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病耻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针对性心理干预较常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病耻感水平,并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印证了李科瑾等相关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性心理干预较常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淋巴瘤患者的病耻感,同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Yuqin S,Y any an L,Zhi-Ming L,et al.SHR2554,an EZH2 inhibitor,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ature lymphoid neoplasms:a first-in-human,dose-escalation,dose-expansion,and clinical expansion phase 1 trial[J].The Lancet Haematology,2022,9(7):e4 93-e503.

  [2]Iwamuro M,Tanaka T,Okada H.Review of lymphoma in the duodenum:An update o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23,29(12):1852-1862.

  [3]李科瑾,智晓旭,孟爱凤,等.淋巴瘤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2,37(21):76-78.

  [4]Ruiqi J,Tingting X,Lijuan Z,et al.Stigm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2021,52:101972.

  [5]Zhen h u a L,Jing ge C,Y ue feng Z,et al.Compar ison of Up-Front Minimally Invasive Eso phage c to my versus Open Eso phage c to my on Quality of Life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J].Current Oncology,2021,28(1):693-701.

  [6]袁水莲,伍振红,张倩,等.人类职能模式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病耻感的干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158-164.

  [7]Ruoqi W,Siyuan Z,Xu O,et al.Suicidal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tigma in Clinically Stab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Rural China.[J].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 nt,2023,16(29):1947-1956.

  [8]贺婧,陈诗皓,肖鹏.肺癌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4):1956-1960.

  [9]Xiaoxue W,Yueyun H,Ailing H.Stigma and illness uncertainty among patients with visible burn scars:A cross-sectional study.[J].Burns: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urn Injuries,2021,48(5):1190-1197.

  [10]李科瑾,周建梅,孟爱凤,等.淋巴瘤患者病耻感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8):3862-3868.

  [11]陈翠华.全面优质护理服务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的实践研究[J].智慧健康,2019,5(27):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