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对肥胖症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

2024-09-21 13:52:4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肥胖症是指以体内脂肪量过多或分布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代谢综合征,可增高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卒中、关节炎等的发生风险。轻度肥胖症可采取饮食、运动干预及药物治疗,但重度肥胖及伴有严重并发症的肥胖患者多需手术治疗。腹腔镜胃减容术可通过减少胃容量,降低食欲和食量,发挥减重效果。肥胖症患者全身麻醉难度较大,不仅会导致气管插管困难,还易出现麻醉药物蓄积,影响术后恢复。在全身麻醉前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不仅能提高术中镇痛效果,还有助于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加快术后恢复,但其用药方案临床尚存在争议。本文探讨右
肥胖症是指以体内脂肪量过多或分布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代谢综合征,可增高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卒中、关节炎等的发生风险。轻度肥胖症可采取饮食、运动干预及药物治疗,但重度肥胖及伴有严重并发症的肥胖患者多需手术治疗。腹腔镜胃减容术可通过减少胃容量,降低食欲和食量,发挥减重效果。肥胖症患者全身麻醉难度较大,不仅会导致气管插管困难,还易出现麻醉药物蓄积,影响术后恢复。在全身麻醉前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不仅能提高术中镇痛效果,还有助于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加快术后恢复,但其用药方案临床尚存在争议。本文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TAPB辅助全身麻醉对肥胖症患者腹腔镜胃减容术后恢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减容术治疗的115例肥胖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单纯性肥胖的诊断标准[5];符合胃减容术适应证;体质量指数(BMI)≥
30 kg/m2;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伴有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8)和对照组(n=57)。研究组男
24例,女34例;年龄19~46岁,平均(32.56±6.59)岁;术前体质量82.5~137.2 kg,平均(109.95±13.61)kg;BMI 31.38~47.30 kg/m2,平均(39.32±3.92)kg/m2;手术方式:袖状胃切除术58例。对照组男26例,女31例;年龄18~45岁,平均(31.41±6.70)岁;术前体质量82.0~138.8 kg,平均(110.43±14.12)kg;BMI 32.0~47.3 kg/m2,平均(39.63±3.74)kg/m2;手术方式:袖状胃切除术5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术中均采用常规静脉全身麻醉。麻醉诱导方案:咪达唑仑注射液0.05~0.15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3~0.5μg/kg、丙泊酚乳状注射液1.5~2.5 mg/kg及罗库溴铵注射液0.6 mg/kg。麻醉维持:静脉滴注丙泊酚3~6 mg/(kg·h)、舒芬太尼1~2μg/(kg·h),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40~60,间断静脉注射苯磺顺阿曲库铵0.1~0.2 mg/kg以维持肌松。
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完成后实施超声引导下双侧TAPB。患者取仰卧位,将超声探头(频率6~13 MHz)涂抹耦合剂后置于腹部,于髂嵴、肋缘、腋中线区域移动,分辨腹横肌、腹内斜肌及腹外斜肌位置,在超声引导下用平面内穿刺技术穿刺至腹横肌平面,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麻药20 mL,之后用相同方式实施另一侧阻滞。局麻药液配方:研究组为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36,10 mL∶100 mg)25 mL+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93,1 mL∶100μg)0.5μg/kg+0.9%氯化钠注射液25 mL;对照组为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5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 mL。
手术结束时停用静脉麻醉药,将患者送至麻醉恢复室,待其自主呼吸恢复、呼吸平稳后拔除气管导管。两组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泵镇痛48 h,镇痛泵药液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μg/k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按压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维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分。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指标,包括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2)比较两组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3)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分别于麻醉诱导完成后(T1)、术后即刻(T2)、拔管即刻(T3)、拔管10 min(T4)时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恢复指标比较
研究组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中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比较
研究组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T1时,两组MAP、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研究组MAP、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5/58),低于对照组的22.81%(1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肥胖症患者多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储备功能减弱,全身麻醉时易发生低通气综合征,加之体内脂肪含量高,可导致脂溶性麻醉药蓄积,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苏醒时间。
TAPB为区域神经阻滞,可阻断腹部前侧的痛觉传入,与全身麻醉联用,可减轻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肥胖症患者腹部脂肪较厚,在超声引导下行TAPB可提高操作准确性,从而提高神经阻滞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右美托咪定属于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与局麻药联合用于外周神经阻滞,缩短麻醉药起效时间,提高镇痛效果,延长神经阻滞时间,减少静脉麻醉药物用量,加快术后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T2、T3、T4时研究组MAP、心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与单用罗哌卡因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TAPB可减少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降低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缩短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延长麻醉阻滞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拔管时血压、心率波动幅度,维持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TAPB用于腹腔镜胃减容术治疗的肥胖症患者可减少静脉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术后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维持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优于单用罗哌卡因行TAPB。
参考文献
[1]马永斌,买买提·依斯热依力,艾克拜尔·艾力.机器人辅助减重手术治疗肥胖症的应用研究进展与争议[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2,27(5):383-386.
[2]王海霞,仇焕容,苏凯,等.病态肥胖患者胃减容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38(8):833-836.
[3]孙杨,周群,程中贵.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对老年卵巢癌根治术患者阻滞及镇痛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8):4450-4452.
[4]俞贝贝,赵国庆,宋知遥,等.右美托咪定在病态肥胖患者减重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1):147-150.
[5]李红,祝塔珠.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2):95-101.
[6]张良,姚维正,李威杰.肥胖症患者全身麻醉的围手术期呼吸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2015,1(1):47-49.
[7]段宇非,游志坚,陈越,等.超声引导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镇痛作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4):81-82.
[8]单涛,尹骏,孟庆胜,等.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平面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0,36(10):988-991.
[9]龚友明,吕瑶,张婵,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2021,16(6):917-920.
[10]周民,刘仁齐,王芷怡,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对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4,26(1):93-97.
[11]蒋珏,黄燕.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手术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复合杂志,2020,29(11):1228-1231.
[12]曾小莉,王左锋,周铣,等.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肥胖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1,42(2):112-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