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9-20 17:04:4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78例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
【摘要】目的:观察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78例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需求满足、操作技能、健康指导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应用于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可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外伤;肝脾破裂出血;休克指数;护理;负性情绪;生命质量;满意度
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是临床急危重症,需采取科学规范的急救和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休克指数是临床判定有无休克及反映休克程度的重要参数,可为临床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本文观察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78例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肝脾破裂出血诊断标准;结合外伤史、临床表现及CT检查确诊;年龄≥18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K202008-1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0~79岁,平均(46.92±2.31)岁;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2.58±1.02)kg/m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坠落16例,其他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0~79岁,平均(46.95±2.34)岁;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2.60±1.04)kg/m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坠落15例,其他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氧气吸入,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并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1)组建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5名责任护士为组员,组长对组员进行休克指数相关培训。(2)休克指数评估。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记录患者病情基本信息,并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采用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评估休克程度。①休克指数≤0.5表示无休克,血容量正常;②休克指数为1表示存在轻度休克,失血量为800~1200 mL,占总血容量的20~30%;③休克指数>1表示休克,其中>1.5为严重休克,失血量为1200~2000 mL,占总血容量的30~50%;>2为重度休克,失血量>2000 mL,占总血容量的50%以上。(3)护理实施。根据休克指数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①休克指数<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协助患者取仰卧中凹位(下肢抬高20°~30°,头胸部抬高10°~20°),避免按压患者上腹部或随意搬动患者,予以面罩吸氧,设置氧流量为4~6 L/min。②休克指数≥1。a.术前准备。遵医嘱做好备皮、导尿等术前准备,并将患者转送至手术室,交代患者病情、用药情况、急救措施等。b.术后护理。巡视病房,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c.并发症预防护理。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渗血、渗液;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其采取半卧位,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每2~4 h协助患者翻身1次,温水擦洗并按摩局部受压部位;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和引流液颜色,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d.心理疏导。术后向患者说明手术情况及其目前身体恢复情况,予以鼓励和支持,解答患者疑问。
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SAS总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情绪,SDS总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情绪,且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估,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包括护理态度、需求满足、操作技能、健康指导4项,每项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态度、需求满足、操作技能、健康指导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快,预后差,需快速评估患者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休克指数可根据患者脉搏和收缩压水平判断机体血流动力学情况,对指导后续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通过解答患者疑问并予以鼓励和支持,可减轻患者对手术结果及自身恢复情况的担忧,从而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根据休克指数评估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休克指数<1的患者进行常规补液、吸氧和体位护理,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对休克指数≥1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态度、需求满足、操作技能、健康指导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切口、引流管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降低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保障围术期安全,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休克指数指导下的护理应用于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可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周小丽,申月芹,顾洁玲.MEWS联合ASI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5):91-95.
[2]张家胜,马建中,周正武.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42例急救措施总结[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9):50-51.
[3]周益民,陈荣琳,龚中明,等.休克指数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5):115-117.
[4]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2016:434-435.魏哲,马佳,秦敏.责任制护理应用于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贵州医药,2020,44(8):1333-1335.
[6]汪洋,鲁厚清,邵仁德,等.三种休克指数对骨盆骨折伴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预测价值[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241(3):235-238.
[7]黄文彬,王榆舒,徐平,等.休克指数年龄休克指数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20,40(1)49-53.
[8]赖晓娟,刘楠,吴琴江,等.休克指数指导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意义[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2):1681-1684.
[9]石姝杨.以休克指数为参数的修正创伤评分在院内急诊高坠伤分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5):115-117.
[10]Makino Y,Miyake K,Okada A,et al.Predictive accuracy of the shock index for severe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high-income countri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Obstet Gynaecol Res,2022,48(8):2027-2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