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加味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影响论文

2024-09-19 11:26:5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味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淄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味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淄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中医症候积分、氧化应激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IL-6、IL-1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治疗前,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及GSH-P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疼痛、胸胁满闷、食欲不振、嗳气吞酸及倦怠乏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胃脘疼痛、胸胁满闷、食欲不振、嗳气吞酸及倦怠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味可有效减轻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炎症因子,氧化应激,中医症候积分
胃溃疡是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多以复发性节律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其发生主要与胃酸分泌过量有关[1]。而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
活压力增加,吸烟喝酒、暴饮暴食及生活不规律等情况常见,胃溃疡发病率显著提升,且若未得到有效控制,随病情进展可诱发胃穿孔、幽门狭窄等症状,对患者健康有严重影响[2]。既往临床治疗多以胃黏膜保护剂、抗菌及抑酸等药物治疗,但患者病情易反复,且不良反应较多,疗效并不理想[3]。随着研究深入,在中医学中胃溃疡属于“胃脘痛”范畴,多为脾胃虚寒型,治疗以温养中气为主,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4-5]。基于此,为进一步分析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以淄博市中医医院2022年6月—2023年8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为例,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76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第3版)》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西医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患有胃癌、结直肠癌等肿瘤;(2)合并心、肺、肾等功能不全;(3)经诊断为溃疡性出血;(4)对药物过敏;(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6)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沟通障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16例,女22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5.42±6.44)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22±1.22)年;体重指数(BMI)19~24 kg/m2,平均BMI(22.14±1.32)kg/m2。观察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5.44±6.52)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31±1.42)年;BMI 19~23 kg/m2,平均BMI(22.15±1.36)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0601),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协议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91,规格:1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规格:0.3 g)治疗。雷贝拉唑为10 mg/次,1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为0.3 g/次,4次/d,口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处方为黄芪5 g,生姜9 g,桂枝9 g,白芍18 g,甘草6 g,饴糖40 g,大枣6个,若患者伴有夜寐易惊及心神不宁,需增加龙骨25 g,牡蛎25 g,珍珠母25 g;若患者伴有梦多症状,需加合欢皮20 g,夜交藤25 g,远志15 g;若患者伴有心悸胸闷,需加瓜蒌12 g,郁金20 g,薤白14 g。加水煎煮至300 mL,早晚温服,1剂/d。
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炎症因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的空腹状态下抽取3 mL静脉血,设置离心速度、半径及时间分别为3 000 r/min、5 cm、10 min,做离心处理,随后取上层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生产厂家: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PUZS-600A),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氧化应激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评估,包含胃脘疼痛、胸胁满闷、食欲不振、嗳气吞酸、倦怠乏力症状,评分标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得分与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4)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参照《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评估,若患者上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均消失,经胃镜可见溃疡面愈合,Hp检测呈阴性为显效;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胃镜可见溃疡面缩小,Hp检测呈阳性为有效;患者病症无改善,溃疡面无减小,甚至出现扩大,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0、IL-6及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IL-6、IL-1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MDA、SOD、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A低于治疗前,SOD及GSH-Px高于治疗前,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及GSH-P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胃脘疼痛、胸胁满闷、食欲不振、嗳气吞酸及倦怠乏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疼痛、胸胁满闷、食欲不振、嗳气吞酸及倦怠乏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胃脘疼痛、胸胁满闷、食欲不振、嗳气吞酸及倦怠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胃溃疡是因胃酸过多分泌所致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常导致患者恶心呕吐、上腹痛等,随病情进展可诱发胃癌,对患者健康有严重影响[6]。目前,临床针对胃溃疡治疗多以药物为主,如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等,可有效发挥维持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等疗效,但患者病情易反复,且西药易产生不良反应,效果欠佳[7]。近年来,中医学快速发展,在多种疾病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胃溃疡在中医学中属于“胃脘痛”范畴,其发生主要是因外部病原体侵袭所致,受饮食不良、脾胃虚弱因素影响造成胃气阻塞障碍,诱发疼痛,故多以温脾、调胃、止痛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8-9]。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表明经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其效果更理想。因处方中的黄芪可补中益气,桂枝可发挥温通经脉及助阳化气功效,生姜可温脾散寒、止呕,白芍则可平肝止痛,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功效,饴糖可缓中补虚、生津润燥,配合甘草可有效调和诸药,诸药联合可发挥温中补气、缓急止痛、健脾调胃功效[10]。且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中的黄芪苷有效调节血液循环、具有抗氧化作用,抑制胃酸分泌,加速胃黏膜修复;白芍及桂枝则可阻碍肠道滋生细菌,发挥抗炎、抗菌作用;生姜可发挥止痛功效;大枣中的有机酸及糖类等物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起到调节免疫及抗氧化等功能,可有效发挥抗炎、抗氧化及调节免疫等功效,亦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有效促进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提高治疗效果[11-13]。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IL-10、IL-6、TNF-α及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表明经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IL-6、IL-10与炎症发生有密切关系,而TNF-α具有增强中性粒细胞的黏附作用,刺激机体的局部炎症反应,而黄芪建中汤可有效阻断花生四烯酸通路,发挥显著的抗炎作用,阻碍促炎因子释放,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同时,氧化应激是胃溃疡发生、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MDA可加重患者黏膜损伤,SOD可反映机体自由基的消除能力,GSH-Px则可保护细胞膜结构及功能,采用黄芪建中汤可有效降低氧自由基含量,发挥抗氧化作用,从而减轻胃肠细胞带来的损伤,加速黏膜血流,促进细胞增殖、迁延,加快溃疡面愈合,对患者病情转归有重要意义[9,14-15]。
综上所述,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味可有效减轻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ZOU Y,CUI X,XIANG Q,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against ethanol-induced gastric ulcer and its mechanism[J].Zhejiang Da Xue Xue Bao Yi Xue Ban,2021,50(5):561.
[2]LUO J H,ZOU W S,LI J,et al.Untargeted serum and liver metabolomics analyses reveal the gastroprotective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from Evodiae fructus on ethanol-induced gastric ulcer in mice[J].IntJ Biol Macromol,2023,232(31):123481.
[3]陈思清,韩运宗,刘琴,等.从脑肠轴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及ERK1/2和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2):1651-1655,1728.
[4]陈思清,周赛男,韩运宗,等.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3,44(8):1032-1036.
[5]吴春艳,邢陈.康复新液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对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12):2363-2366.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2.
[7]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12.
[8]白敏,段永强,杨晓轶,等.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模型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0):32-38.
[9]李博宽,李金田,李娟,等.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医杂志,2020,61(20):1794-1802.
[10]YE H Y,SHANG Z Z,ZHANG F Y,et al.Dendrobium huoshanense stem polysaccharide ameliorates alcohol-induced gastric ulcer in rats through Nrf2-mediated strengthening of gastric mucosal barrier[J].IntJ Biol Macromol,2023,236(1):124001.
[11]白敏,段永强,杨晓轶,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6(4):75-80.
[12]李燕杉,高东,齐洪军.黄芪建中汤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东方药膳,2021(23):188.
[13]WANG X Y,WANG M,YIN J Y,et al.Gastroprotective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 from the fruiting body of Hericium erinaceus against acetic acid-induced gastric ulcer in rats and structure of one bioactive fraction[J].Int J Biol Macromol,2022,210(15):455-464.
[14]白敏,段永强,杨晓轶,等.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4):397-400.
[15]梁梅荣,于靖靖,高勇.黄芪建中汤与质子泵抑制剂四联序贯疗法防治胃溃疡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5):3208-3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