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激光光动力疗法联合靶向治疗在晚期贲门-胃底癌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激光光动力疗法联合靶向治疗在晚期贲门-胃底癌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15

2024-09-19 11:11:5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目的:观察激光光动力疗法(LPDT)联合靶向治疗在晚期贲门-胃底癌(CFG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CFG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摘要】目的:观察激光光动力疗法(LPDT)联合靶向治疗在晚期贲门-胃底癌(CFG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CFG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靶向治疗联合LPDT,对照组给予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食管梗阻程度、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存质量,随访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食管梗阻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6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生存率为58.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DT联合靶向治疗可改善晚期CFGC梗阻症状,提高近期疗效,并有助于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光动力,靶向治疗,晚期贲门-胃底癌,效果

  贲门-胃底癌(CFGC)是胃癌的常见类型之一,临床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低于10%,尤其对于晚期CFGC患者,出现了全身扩散和转移,已经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且身体功能较差,亦不能承受化疗等疗法所带来的副作用[1]。靶向药物治疗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给予治疗,对延缓晚期CFGC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有一定作用[2]。激光光动力疗法(LPDT)可使局部恶性肿瘤细胞坏死,以减轻肿瘤所致的消化道狭窄程度,有助于改善进食困难等症状,对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有积极作用[3]。靶向治疗和LPDT均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式治疗方法,单一应用均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两种疗法联用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观察了靶向治疗联合LPDT治疗晚期CFGC患者的近期效果,旨在为晚期CFGC的新辅助治疗提供新策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CFG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符合《消化病学》[4]中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管梗阻、黑便、体重减轻,吞咽困难分级按Stooler分级≥Ⅲ级;影像学提示原发病灶侵及腹腔淋巴结、腹膜等邻近器官及组织,或向其他部位转移;TNM分期均为Ⅳ期;均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放化疗治疗;年龄45~69岁;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60分。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障碍;有穿孔或出血风险、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及不愿配合本试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2.69±3.85)岁;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14例,其他类型3例。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1.88±3.79)岁;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15例,其他类型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靶向治疗联合LPDT。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靶向治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3),500 mg/次,1次/d,餐后0.5 h后口服。每3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4个疗程。(2)LPDT:采用血卟啉注射液(重庆迈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306)在前臂皮肤上做皮肤划痕试验,待检测呈阴性后,按5 mg/kg加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滴注后协助患者进入暗室,分别于用药48~72 h时在电子胃镜观察下,结合YH630半导体激光系统,以柱型光纤于肿瘤病灶区行光动力照射治疗,根据病灶大小先行诊断性激光照射,判定治疗范围,再以治疗性激光照射治疗,光斑需完全覆盖病灶,且需超过肿瘤病灶边缘0.5 cm,以两个光斑重叠照射为宜。功率密度400 mW/cm2,能量密度300 J/cm2,照射15~20 min/光斑,照射2~6个光斑。两次为1个疗程,两次治疗间隔1个月,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叮嘱患者避光1个月。

  对照组给予靶向治疗。给药方案、给药疗程均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食管梗阻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后食管梗阻程度。0级:完全不能饮水;Ⅰ级:仅能进食呈液状的流质饮食;Ⅱ级:可进食软烂、无强烈刺激呈半流质状态的食物或软食;Ⅲ级:可进普食,但有哽咽感。(2)近期疗效: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显效:肿瘤体积缩小>50%,解除梗阻,能进普食,维持时间>4周;有效:肿瘤体积缩小25%~50%,梗阻部分消失,可进流食或软食,维持时间>4周;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不良反应: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蛋白尿、大便潜血、皮肤过敏(因避光不严发生暴露部位)、手足综合征、出血事件(光源照射后肿瘤坏死部位出血)。(4)生存质量:比较两组生存质量。采用KPS进行评估。改善:相较于治疗前,KPS得分增加10分及以上;稳定:增加10分以下;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减少[5]。(5)生存率:治疗后随访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记录两组生存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食管梗阻程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食管梗阻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image.png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血压升高1例,蛋白尿1例,大便潜血1例,皮肤过敏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6/31);对照组血压升高2例,蛋白尿1例,手足综合征1例,出血事件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5/3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740),

  2.4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6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5两组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生存率为58.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我国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大国,其中CFGC因其解剖结构特殊性,加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致使患者往往因病变进展性增长发生食管狭窄影响进食后才就诊,此时患者大多已经进入晚期,并失去手术时机,有学者报道,晚期CFGC患者预后较差,且约有2/3患者只能选择姑息治疗[6]。晚期CFGC患者会因消化道梗阻而逐渐不能进食饮水,继而出现全身恶病质表现,因此解除患者梗阻症状是当前临床治疗重中之重,但患者对放疗、化疗、放置记忆合金支架等疗法多不耐受,副作用较多,甚至治疗后会发生再狭窄,而限制临床应用[7]。

  有研究指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癌症的关系密切,其可促进肿瘤发展,因此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新生血管生成则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并在乳腺癌、肺癌等多种疾病中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8]。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一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通过高度选择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明确的靶点,达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以达到阻滞肿瘤生长的干预目的,并可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作用,具有毒性较低的特征[9]。有研究证实,对老年局部晚期贲门癌患者于常规放化疗治疗基础上结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可有效控制二线化疗失败患者的病情,可阻断病情进展,有利于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期[10]。

  近年来随着光动力疗法技术越发成熟,现已成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利用光敏剂选择性潴留于恶性肿瘤组织中,在特定波长激光治疗下,使肿瘤组织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在治疗表浅恶性肿瘤方面发挥有效杀伤效应,以达到治疗目的[11-12]。本研究对晚期CFGC患者采用光动力治疗,通过注射血卟啉选择性聚集于CFGC组织中,再于内镜下利用半导体激光系统照射肿瘤病灶区,使组织发生脱水、干燥、凝固坏死,以达到缩小瘤体、解除梗阻的目的,该疗法不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影响,且光毒性较小,但该疗法不能根除浸润较深的肿瘤组织[13-14]。有研究报道,对中晚期食管癌分别应用光动力疗法和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两种疗法对改善癌性梗阻和吞咽困难评分相当[15]。另有研究报道,对晚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内镜下光动力治疗,可在改善患者梗阻症状的同时,有助于延长晚期食管癌患者平均生存期6~10个月[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食管梗阻程度、近期总有效率、生存质量改善率及12个月时的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有研究报道,对中晚期及复发性食管癌患者应用光动力疗法辅助治疗,可提高金属支架治疗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梗阻症状和生活质量[17]。另有研究报道,对晚期食管癌在多西他赛治疗的同时结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可提高近期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18]。本研究与上述研究均证实,相较于单纯靶向治疗,联合光动力治疗可进一步提高近期治疗效果,可改善梗阻症状,并有助于增强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且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增多。

  综上所述,靶向治疗联合LPDT治疗晚期CFGC可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可改善食管梗阻,并对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且治疗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潘君灏.消化道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底贲门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2):2586-2589.

  [2]刘鸿章,陈新,何明,等.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顺铂新辅助化疗对SiewertⅠ型老年贲门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21,43(16):2497-2500.

  [3]马佳怡,王永霞,薛微,等.光动力治疗在食管肿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4(12):900-902.

  [4]陈旻湖,杨云生,唐承薇.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558-559.

  [5]高雁,侯坤,董向廷,等.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KPS评分及生存周期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10):2019-2023.

  [6]何英丽,张文杰,刘玉琴.2011~2015年甘肃省高台县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内镜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2017,26(6):447-451.

  [7]黄勤,周晓莉,樊祥山,等.胃贲门癌病理学分期的一大进步与局限性:解读国际胃癌联合会和美国癌症联合会2016年胃癌分期指南[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7,46(2):73-75.

  [8]王锐,高会斌.VEGF靶向治疗在胃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5):2502-2504.

  [9]张唐娟,李印,韩渭丽,等.529例食管原发小细胞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和预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3):571-576.

  [10]张涛,惠华,徐海亭,等.调强放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贲门癌患者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8,30(2):99-102,106.

  [11]靳义,康聪,郭占领,等.光动力疗法联合奈达铂和5-Fu治疗顺铂耐药性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1):155-157.

  [12]张明明,李娜,李秀莉,等.光动力联合细胞疗法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4):573-576.

  [13]杨晓池,何伟伟,窦刘锋.Nd∶YAG激光内镜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临床分析[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7,26(4):228-230.

  [14]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食管癌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食管疾病,2020,2(1):1-7.

  [15]丁瑜,李伟,李彬,等.光动力疗法与食管支架置入术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所致吞咽困难的对比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5):378-381.

  [16]华胸怀,张玮,张瑞祥,等.内镜下光动力治疗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4(1):38-42.

  [17]刘帅,彭*静,胡效坤,等.光动力疗法联合支架对中晚期及复发性食管癌的疗效观察[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4):674-677.

  [18]王颖,王莉娜,伍淑玲,等.光动力疗法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0,23(2):1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