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论文

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论文

2

2024-09-13 14:35:1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统计颈动脉超声检查斑块性质的结果,比较不同颈动脉斑块性质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结果:8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易损斑块33例,占38.37%(33/86);稳定斑块53例,占61.63%(53/86);易损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狭窄程度高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

  【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统计颈动脉超声检查斑块性质的结果,比较不同颈动脉斑块性质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结果:8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易损斑块33例,占38.37%(33/86);稳定斑块53例,占61.63%(53/86);易损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狭窄程度高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多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Gensini评分高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颈动脉斑块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为33.33%(11/33),高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的7.55%(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超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诊断;价值

  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临床认为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冠心病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因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临床患病率、病死率均较高。依据斑块的易损性可将其分为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两种类型,其中前者易发生破裂,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是导致临床终点事件的重要原因。故准确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对临床预测相关疾病有积极意义。颈动脉超声检查操作简单,具有无创、分辨率高等特点,可重复检查,且图像质量好,能有效获取斑块数目、大小、形态、成分等信息,利于临床评估斑块的易损性。本文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颈动脉斑块诊断标准;因头痛、头晕、一过性单侧肢体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症状来院就诊;为单个颈动脉斑块。排除标准: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检查;合并其他恶性心血管疾病;存在精神或沟通障碍;感染或非感染性动脉炎;影像资料、临床资料不全;有颈动脉超声检查禁忌证;合并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血症、心肺功能不全;有造影剂应用禁忌。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男45例,女41例;年龄47~68岁,平均(56.53±3.12)岁;体质量指数19~27 kg/m2,平均(24.15±0.74)kg/m2;颈动脉斑块性质:易损33例,稳定53例;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轻度40例,中度27例,重度19例。

  1.2方法

  颈动脉超声检查:使用GE Vivid 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头部转向检查者对侧,充分暴露颈部,嘱患者充分放松,探头涂抹耦合剂,探头频率为8~12 MHz。将探头放置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或后缘,从一侧颈动脉起始处采用横向和纵向方式依次探查颅外段颈总、颈内动脉,同法检查另一侧颈动脉,观察斑块性质、位置、数量、大小、形态、回声等信息,并对检查图像进行存储。满足以下1条及以上为易损斑块:(1)溃疡斑块;(2)长度>15 mm、厚度>3 mm的低回声或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3)水母斑块;(4)新生血管形成斑块;(5)斑块表面形成或附着活动性血栓;(6)脂质坏死核心的不均质低回声斑块。满足以下1条及以上为稳定斑块:(1)高回声及高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2)低回声及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厚度≤3 mm;(3)斑块厚度<2 mm的小均质低回声斑块;(4)均质性高回声斑块。

  冠脉造影检查:使用Philips 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经右侧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分别到达左、右冠脉开口,注射造影剂,确定冠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由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专科医师判定检查结果。

  1.3观察指标

  (1)统计颈动脉超声检查斑块性质的结果。(2)比较不同颈动脉斑块性质(易损斑块、稳定斑块)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狭窄程度判定标准,轻度狭窄:冠脉分支有一根或多根出现了狭窄,但均<50%;中度狭窄:任一冠脉主支狭窄≥50%且<75%;重度狭窄:任一冠脉主支狭窄≥75%。(3)比较不同颈动脉斑块性质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Gensini评分为狭窄程度基本评分和病变部位系数的乘积,Gensini评分>60分为冠脉重度病变,30~60分为冠脉中度病变,<30分为冠脉轻度病变。(4)比较不同颈动脉斑块性质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颈动脉超声检查斑块性质的结果

  8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易损斑块33例,占38.37%(33/86);稳定斑块53例,占61.63%(53/86)。

  2.2不同颈动脉斑块性质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比较

  易损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狭窄程度高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3不同颈动脉斑块性质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比较

  易损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多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Gensini评分高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image.png

  2.4不同颈动脉斑块性质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比较

  易损颈动脉斑块患者11例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为33.33%(11/33);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4例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为7.55%(4/53)。易损颈动脉斑块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高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1,P=0.002)。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患病例数逐年增多,易引发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狭窄患病率约25.4%,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高达36%。颈动脉斑块和冠脉斑块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颈动脉存在易损斑块意味着冠脉也有可能存在易损斑块,会导致冠脉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通过评估颈动脉斑块情况,明确颈动脉斑块性质和危险度,能为临床预测冠脉病变提供依据。超声是诊断血管病变的主要检查方式之一,颈动脉易损斑块具有斑块内出血、斑块内炎症反应活跃、斑块肩部和基底部有较多新生血管等特点,颈动脉超声是目前临床诊断和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方法,用于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斑块性质,准确度高,可靠性强。本研究结果显示,易损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狭窄程度高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似。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易损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多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Gensini评分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均高于稳定颈动脉斑块患者。分析原因为颈动脉斑块主要以颈动脉分叉部位斑块较常见,这可能与该部位血流不均且呈湍流状态有关,易引发血管内皮损伤,导致斑块形成,而冠脉分叉处血流动力学与颈动脉相似,故颈动脉斑块患者易存在冠脉病变。同时,新生血管增多也易增加冠脉病变风险,导致管腔狭窄,增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斑块稳定性差,脱落、破裂风险高,易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19-20]。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贺彦明.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多重炎性因子在老年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中的研究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15):102-105.

  [2]翟洪漫.超声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价值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22):101-103.

  [3]刘惠聪,董晓雪.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参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临床医学,2021,41(7):78-80.

  [4]李文兰,朱叶锋,冉海涛.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8,15(1):55-58.

  [5]叶树滨,陈德顺,叶瑞娇,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1,34(3):530-533.

  [6]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血管专业委员会,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中国分会,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中国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指南(2011第二次报告)[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3):318-323.

  [7]尹玉良,方严,邱翠,等.超声评价颈动脉易损性斑块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21,29(1):25-28.

  [8]葛强,刘希光,徐政昊,等.血清Sema7A、CD163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8):18-23.

  [9]Tanimoto S,Ikari Y,Tanabe K,et al.Prevalence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Japanese population[J].Stroke,2005,36(10):2094-2098.

  [10]路亚枫,吕树铮,陈韵岱,等.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血管因子与冠脉斑块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3):267-272.

  [11]王言憬,勇强,刘欣,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相关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35(7):601-604.

  [12]史素君,勇强,刘欣,等.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33(5):406-408.

  [13]陆芳,冼素娟,熊春玲.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6):58-59.

  [14]李娜,杜莉娟,常亚伟,等.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与斑块稳定性指标、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7):882-884.

  [15]石玉玲,黄家喜,林德齐.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效果及斑块指数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0):90-92.

  [16]彭颖帼,吴斌,王飞,等.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5):111-114.

  [17]辛建军,王志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超声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贵州医药,2020,44(6):980-981.

  [18]毛银娟,张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声像学特征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9,25(11):1915-1918.

  [19]南格利.冠心病颈动脉超声参数与斑块稳定性及炎症反应水平相关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4):453-457.

  [20]崔晓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价值分析[J].养生大世界,2021(1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