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9-13 11:55:4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康复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PHQ-9、GAD-7评分均低于护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康复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PHQ-9、GAD-7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R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康复时间,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结直肠癌;循证支持;围术期护理;负性情绪;疼痛;并发症
结直肠癌患者多伴有脓血便、腹泻、营养不良等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腹腔镜下根治术可精准切除结直肠癌病灶组织,但可加重患者身心痛苦,降低生命质量,需加强围术期护理。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通过提出问题、寻求实证,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制订围术期护理方案,给予患者优质化护理。本文观察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结直肠癌相关诊断标准;行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排除标准:伴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严重精神障碍、智力低下。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2009-13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55~72岁,平均(68.94±3.21)岁;疾病类型:结肠癌24例,直肠癌20例;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19例,Ⅲ期13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55~72岁,平均(68.98±3.19)岁;疾病类型:结肠癌25例,直肠癌19例;临床分期:Ⅰ期11例,Ⅱ期20例,Ⅲ期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完成术前常规检查;术前一晚行肥皂水灌肠,禁食12 h、禁饮6 h;术后2 d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予以患者饮食、日常生活指导。
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1)组建护理小组。由1名护士长(负责工作安排)、5名责任护士(负责实施护理方案)组成,查阅万方、知网等数据资料库,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和患者护理需求,制订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方案。(2)术前护理。采用发放宣教手册、播放视频等方式,告知患者手术目的、过程和配合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治疗成功案例;术前不行灌肠,术前6 h禁食,术前2 h予以患者饮用250 mL碳水化合物。(3)术中护理。加盖保温毯,采用加热装置将冲洗液体、输注液体加热至37℃左右使用,控制液体输液量在500~1000 mL。(4)早期拔除导管。依据引流情况和机体恢复情况,尽早拔除引流管。(5)疼痛管理。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4分者,采用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遵医嘱予以评分≥4分者药物止痛。(6)早期进食。术后予以患者咀嚼口香糖5~10 min,之后饮用少量温开水、米汤等流质食物,依据机体恢复情况尽早过渡至普食。(7)早期活动。待患者麻醉清醒后每2 h协助患者在床上变换1次体位,指导其行踝泵运动;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在床上翻身、肢体主动活动,在家属的搀扶下进行短距离走动。(8)心理疏导。给予疏导和安慰,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感受肌肉的紧张、放松状态,10~15 min/次,1~2次/d。(9)并发症预防护理。①肠梗阻:鼓励患者多活动、多饮水、多吃蔬果、少吃辛辣食物。②吻合口瘘: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营养状态,必要时遵医嘱采取胃肠减压。③术后出血:密切观察切口是否有渗血、渗液等表现,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对症处理。④切口感染:严密观察切口及周围皮肤变化,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患者抑郁情绪[6],包括注意力迟缓、心情低落、动作迟缓等9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总分0~27分,评分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价患者焦虑情绪[7],共7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总分0~21分,评分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采用NRS评分评估[8],总分0~1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3)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水平,包括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使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9],包括19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19~95分,非常满意≥77分、满意58~76分、一般满意39~57分、不满意≤38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PHQ-9、GAD-7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HQ-9、GAD-7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NR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由于切口疼痛、担心预后等因素,常伴有不同程度消极情绪,不愿早期进食、下床活动,易引发肠梗阻、切口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HQ-9评分、GAD-7评分、NR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在术前通过播放视频、宣传手册等多样化方式,予以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可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降低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有助于手术顺利开展。术前缩短禁食时间,并在术前2 h补充适量能量,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术中加强对患者体温保护和液体限制性摄入,可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术后强化疼痛管理,可减少患者对镇痛药物的依赖,提高镇痛效果。术后予以患者口香糖咀嚼,利用“假饲”原理刺激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加强并发症预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循证支持的围术期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康复时间,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兰文霞,李耀平,吴丽娟.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3):370-373.
[2]官敬荣,刘荣.围手术期三步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手术耐受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4):2714-2717.
[3]杜帅.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20):3150-3153.
[4]潘婷婷,姚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1,26(6):476-477.
[5]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10):709-719.
[6]王旭,孟宪东,余建英,等.华西心情指数量表与病人健康问卷应用于护理人群抑郁筛查的信效度比较[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3):359-363.
[7]王瑜,陈然,张岚.广泛性焦虑量表-7在中国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8,28(3):168-171.
[8]陈杰,吴晓英,战颖,等.中文版成人疼痛行为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28-33.
[9]牛洪艳,倪静玉,张玲,等.护理满意度量表在临床住院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3):287-290.
[10]张晓玲,罗衡桂,陈伟,等.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效果[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2,31(1):132-138.
[11]康佳媛,金鲜珍,廖春艳,等.基于循证的围术期管理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14):2609-2611.
[12]王少华,路遥,李曼林,等.基于循证的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2):325-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