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授权理论的延伸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9-13 11:45:3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授权理论的延伸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授权理论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躯体功能[中文版简易躯体功能评估工具(CM-PPT)]评分及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CM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授权理论的延伸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授权理论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躯体功能[中文版简易躯体功能评估工具(CM-PPT)]评分及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CM-PPT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合理饮食、正确服药、规律运动及自测脉搏及定期复诊等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基于授权理论的延伸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健康行为依从性,改善躯体功能,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授权理论;延伸护理;慢性心力衰竭;自我效能感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健康行为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回归家庭、社会后,因不能严格根据制订的护理计划继续护理,会导致患者再次入院治疗。延伸护理是由专业护师制订持续性护理措施,可保证患者获得系统、可持续的高质量护理服务。授权理论以患者为护理中心,通过给予健康宣教、技能指导等干预,让患者从被动转换为主动,积极参与护理计划调整决策中,并通过自身行动改变处境。本文观察基于授权理论的延伸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经超声心电图检查确诊;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合并心律失常;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7.35±5.12)岁;病程3~32个月,平均(17.32±1.34)个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20例,Ⅳ级4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6~79岁,平均(67.52±5.21)岁;病程3~31个月,平均(17.45±1.41)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18例,Ⅳ级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制作健康知识手册发放给患者及家属,并进行口头宣教,还可在宣传栏上粘贴知识海报,出院前向患者普及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定期进行电话随访,2周/次。
观察组实施基于授权理论的延伸护理。(1)建立延伸护理小组:医院与社区共同选出6名护理人员组成小组,并统一进行授权理论和实践培训,为期1周,培训后考核上岗,保证每例患者有1位责任护士。(2)提出问题:出院前,责任护士发放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宣传手册、提醒药盒、健康日志手册,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帮助其明确自身管理问题。(3)设定目标、拟订方案:由责任护士为患者拟订个性化护理目标,依据相关目标制订阶段性、个体化护理计划和方案。(4)护理内容:①饮食指导。控制患者饮食,需保证摄入食物易消化、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不可暴饮暴食,避免摄入高钠食物,加重心脏负担;告知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防止出现便秘情况。②运动指导。嘱咐患者保证日常休息,鼓励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等,告知患者保证合理运动量,劳逸结合,心率>110次/min时,即刻停止运动。③用药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和提醒药盒,向患者讲解用药重要性、注意事项、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增减药量。④心理指导:对情绪不佳的患者,可建议其听音乐、看书、看电影,缓解不良情绪。(5)情感表达:初次家庭访视时,责任护士鼓励患者积极讲述自身对护理计划的感受,并给予足够的心理和家庭支持,为患者构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行为习惯予以改变。(6)评估结果:每周开展一次家庭随访与患者共同对上一次结果进行评估,针对病情改善明显的患者给予足够的肯定,帮助未完成计划的患者分析相关因素,依照上次护理计划全面开展,辅助患者制订新的护理计划和目标。
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量表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躯体功能评分。采用中文版简易躯体功能评估工具(CM-PPT)[7]评估躯体功能状态,包括站立静止平衡、坐下-起立计时、6 m行走计时、下蹲计时共4项动作,每项动作评分采用5个等级(0~4分),站立静止平衡测试中双脚并拢站立、半串联站立、串联站立和单脚站立,每完成1项计1分,不能完成计0分;坐下一起立计时、6 m行走计时和下蹲计时的评分根据从慢到快分别计1~4分,不能完成为0分,总分为0~16分,分数越高躯体功能越好。(3)比较两组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健康行为依从性量表,包括合理饮食、正确服药、规律运动、自测脉搏、定期复诊共5个维度,每个维度1~5分,分数越高健康行为依从性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CM-PPT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CM-PP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M-PPT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合理饮食、正确服药、规律运动及自测脉搏及定期复诊等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见表3。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已知科学的自我管理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和入院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护理可提升患者自身认知水平、健康行为依从率等。常规护理因未能足够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自身需求,导致患者护理体验感较差。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GSES评分、CM-PP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合理饮食、正确服药、规律运动及自测脉搏及定期复诊等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给予授权理论的延伸护理于出院前发放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宣传手册、提醒药盒、健康日志,提高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认知度;明确患者自身管理问题,并设立目标、针对性的制订护理方案,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身疾病管理;通过饮食、运动、用药及心理指导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且持续的有氧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强化体质、增加抵抗力,改善患者躯体功能[11]。此外,每周进行1次家庭随访与患者共同对上周自我管理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未完成计划的因素,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康复进度,并为其提供改进意见,辅助患者拟订最新的护理计划和确定目标,促进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
综上所述,基于授权理论的延伸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健康行为依从性,改善躯体功能,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叶淑灵.归家式延伸护理服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4):755-757.
[2]许长红,荆培佩.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护指数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119.
[3]张慧弟,邬海燕,都静.家庭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69-70.
[4]孙晶,薛芬菲,王施展.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181-184.
[5]董永蓉.基于授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和躯体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1,35(18):3336-3339.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30.
[7]徐巍,陈大伟,张莺,等.中文版简易躯体功能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J].护理学杂志,2011,26(9):22-24.
[8]巫健,许海兰.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2):88-90.
[9]李春林.延伸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2):174-177.
[10]张伟娟.延伸性护理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及心功能分级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3):122-123.
[11]孟海娜,孙志军.延伸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0,49(2):185-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