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9-13 11:35:1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引流管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引流管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Cor、Ang-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应用于NSCLC手术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引流管拔管时间和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手术室护理。
【关键词】根因分析法;手术室护理;非小细胞肺癌;应激反应;不良事件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早期NSCLC的主要手段。但手术会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应激反应,不仅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还可增加术中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通过讨论、学习、反思、总结,明确护理系统或护理流程中的风险与缺点,并针对性制订解决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本文观察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在NSCLC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NSCLC相关诊断标准;经病理学、胸部CT、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临床分期Ⅰ~Ⅱ期;美国医师协会麻醉(ASA)分级Ⅰ~Ⅱ级。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既往存在精神病史;视听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自身免疫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2~73岁,平均(53.36±4.73)岁;临床分期:ⅠA期12例,ⅠB期10例,ⅡA期11例,ⅡB期15例;ASA分级:Ⅰ级28例,Ⅱ级20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5~72岁,平均(52.88±4.65)岁;临床分期:ⅠA期10例,ⅠB期13例,ⅡA期13例,ⅡB期12例;ASA分级:Ⅰ级26例,Ⅱ级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确认患者基本信息、手术各项细节,叮嘱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禁食12 h、禁饮8 h,灌肠、备皮等。(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建立静脉通路,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3)术后护理:核对手术台物品,检查患者支气管是否漏气、病灶是否出血,固定引流管,整理管道,确认患者生命体征无异常后,协助患者穿戴整齐,送至病房,同时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
观察组采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1)寻找近端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既往于本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NSCLC患者基本信息、疾病情况、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应激状态等,确认术中寒战、低体温、低血压的发生风险较高,且应激状态处于较高水平,从护理制度、护理人员、手术方法、手术物品、患者因素等5个层面寻找出可能导致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应激水平高的原因,并绘制鱼骨图,见图1。(2)确认根本原因。不良事件及应激反应的根本原因:①护理人员对术中不良事件及应激反应认识不充分,管理措施缺乏规范性;②不良事件及应激反应预防手段欠缺。(3)完善实施护理措施。①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规范管理措施。a.组织科室护理人员通过理论知识竞答、现场技能操作等2个方面增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b.邀请院内工作年限≥20年的护师采用集中讲座的形式向护理人员讲解术中低血压、低体温等对患者的危害,强化护理人员技术培训。②预防术中应激反应。a.术前健康教育:采用床旁ipad向患者展示手术动画操作,讲解手术流程、手术目的及预后等,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水平;b.同伴支持:邀请手术成功且恢复良好的患者以身说法,为患者树立手术自信;c.音乐疗法:指导患者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以放松心情,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③预防手术不良事件。a.缩短术前禁食水时间:禁食6 h、禁饮3 h,术前予以患者500 mL 10%葡萄糖溶液;b.术中综合保温措施:术前30 min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至25℃;术中将患者非手术区域暴露部分用保温毯覆盖,设置温度为38℃;将术中输注液、冲洗液加温至37℃后使用;c.急性压疮:采用凝胶床垫,且在患者易出现压疮部位敷贴水凝胶。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包括引流管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手术时间。(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术前、术后24 h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2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13 min,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皮质醇(Cor)水平。(3)比较两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科室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包括护理安全、护理时效、护理态度、护理环境等维度,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70~89分为较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引流管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术前,两组Cor、An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Cor、Ang-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手术创伤、肿瘤病情等因素影响下,可增加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5]。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可通过对整个事件过程及系统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及潜在隐患,加强管理,从根源上遏制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Cor、Ang-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通过根因分析法确认,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管理措施不规范、预防措施欠缺是导致术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通过组织风险管控知识竞赛、技能操作,并邀请院内专家向护理人员进行风险培训,以增强护理人员风险管控意识及应对能力。且通过术前针对性采用床旁ipad利用动画演示进行健康教育,可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加之同伴支持能为患者树立手术自信,从而避免各种应激状态对机体的损伤。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引流管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通过绘制鱼骨图逐层剖析患者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人员、制度的不足,进而针对性改进预防措施,可降低患者烦躁、饥饿、紧张等不良反应,以维持手术的顺利进行。此外,除使用保温毯、调节手术室温度外,还使用冲洗液、输注液加温措施,避免患者寒战、低体温等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康复进程,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手术室护理应用于NSCLC手术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引流管拔管时间和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手术室护理。
参考文献
[1]马建兴,裴斐,权晓莉,等.对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个简单的术前风险评分(PRSLC)[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9):1415-1418.
[2]刘宏涛,梁英平,郭小琦.肺癌根治性袖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机体应激创伤反应、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18):3176-3180.
[3]张婧晶,杨凯,李永静,等.根因分析法联合流程优化降低外出检查早产儿低体温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1,36(24):5-7.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8,40(12):935-964.
[5]李娜,马冬,郭伟,等.手术室细节化管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19):2040-2043.
[6]申健,杨琦,田维琴.根因分析法对抑制颅脑外科院内感染的价值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7):3257-3260.
[7]张叶,袁铄慧.根因分析法对骨科植入类器械清洁灭菌效果及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6):1044-1046.
[8]刘雪英,陈东亮,黄华艳,等.根因分析法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刊,2021,56(12):1376-1379.
[9]杨彩平,于倩倩,李琳,等.肾肿瘤部分切除术患者应用同伴支持教育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效果[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1,34(6):533-536.
[10]卞春,许勤,冯建萍,等.外科手术中冲洗液温度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2,37(20):106-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