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发药差错原因及预防策略探究论文

2024-09-11 11:28:07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持续改进药房发药质量,降低差错发生率。方法研究选择2021年1—6月预防策略实施之前的23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月预防策略实施之后的2300张处方为观察组,两组对比分析发药差错的原因。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持续改进药房发药质量,降低差错发生率。方法研究选择2021年1—6月预防策略实施之前的23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月预防策略实施之后的2300张处方为观察组,两组对比分析发药差错的原因。结果观察组的发药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差错主要有发药错误、书写错误和剂量错误三大类。结论发药错误、书写错误和剂量错误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发药差错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加大对药师培训力度、加大药品管理力度、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弹性排班、对药品调配的发放流程进行完善、健全发药差错登记制度、加大药房药品养护管理力度等措施预防发药差错。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发药差错;原因;预防策略
0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是治病的主要场所,但是日常生活中仍有不少患者不愿意花时间、精力与金钱到医院治疗[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人们的基本医疗提供了更多便利,药房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服务窗口,是开展临床服务药学服务的关键载体,其管理效果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加大药房发药管理力度有利于患者用药安全性,更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2]。若药房出现发药错误的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甚至会导致病情恶化,负面影响较大,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对此,本次研究全面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发药差错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持续改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发药的质量,降低发药差错发生率,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树立优良的医疗形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6月预防策略实施之前的23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2021年7月—2022年1月预防策略实施之后的2300张处方为观察组,两组对比分析发药差错的原因。药房工作人员共8名,年龄23~45岁,平均(34.24±3.23)岁;工作经验4~10年,平均(6.79±2.14)年。
纳入标准:近一年内治疗使用的处方药;处方完整;近一年内无人事变动。
排除标准:处方不完整;人事变动较大或更换药房系统。
1.2方法
研究方法:通过现场勘查、面对面沟通交流、HIS系统查询、电话询问的方法对研究时间范围内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时间和具体信息进行收集和分类,对发药差错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3]。
研究人员培训: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在研究开始之前均接受相应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为正确书写处方、药品管理制度、错发补救方法等。培训考核合格后参与本次研究。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药房发药差错的例数,统计分析其占比;分析发药差错的类型,分析其原因[4]。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统计分析相关的资料数据,计数资料可以表示为率(%),组间对比分析时接受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对比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药房发药差错结果
观察组的发药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分析发药差错的原因
分析用药差错的主要原因可知,主要有发药错误、书写错误和剂量错误三大类,具体原因见表2。
3讨论
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向前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离居民最近的基础医疗服务机构,给人们就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医疗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缓解我国医疗资源紧张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给广大居民群众提供疾病的基础防治和治疗。然而,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常见的有缺乏完善的设施、专业人才补助、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安全用药埋下较大的隐患,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5]。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安全,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药品管理力度,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仔细地核对药品发放,预防发药错误方面的问题,并努力提高医疗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就医体验,增强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的信心。
药房是药物合理使用的执行部门,药房工作人员应丰富自身临床经验,掌握更多药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若配药和发药环节发现问题,应及时告知处方医生修改,提高其用药的准确性,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师工作量较大,且流动性较强,增加了药品发放工作的压力,药品发放错误率较高。药品发放和药品调配工作专业性较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安全,若出现差错,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由此可知很有必要提高药师的综合素养,降低发药差错率,确保其生命安全,树立优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象。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发药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应用意义(P<0.05)。分析差错的类型可知,主要有发药错误、书写错误和剂量错误三大类。具体来说,其原因有几点:一是药师没有对药物和患者本人进行核对,因此容易出现发药方面的错误;二是医生写处方药时出错;三是药师没有注明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导致患者用药错误;四是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药剂量差错,或者工作人员没能对药品信息进行准确的核对,因此出现交代方面的错误;五是药物名称或包装相似度较高出错;六是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有效预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药差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加大药师培训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对药师开展培训,更新药品知识,学习新的药物种类和药物信息,使其掌握更多专业的药学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强思想教育,让药师了解自己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的重要地位,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增强服务意识。同时,制定完善的发药流程,认识到发药差错的不良后果,提醒其一旦发现发药差错要及时上报,及时规避或者降低发药差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②加大药品管理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药差错的原因之一是受到药品名称或包装相似的影响,发药时没有仔细地辨别,还可能存在“一品双规”和“一品多规”的情况,药物的规格相同但是用名不同;药物名称相同但是剂型不同,这些药物名称和包装的相似度较高,容易出现发药时混淆的情况。对于此类问题,可通过制作标识牌来解决,分开摆放容易混淆的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用药调配错误发生率。③加强和医患的沟通交流,药师应主动和医患沟通,若发现医生的处方存在问题,应主动和医生联系,协商之后按照修改后的处方给患者发药。当患者自主发现发药错误问题时,其容易产生焦虑和激动的情绪,应以积极的态度给患者更多的安慰,让其情绪稳定下来。此外,部分患者说话可能带口音,药师应主动和患者沟通,提高沟通效率。④弹性排班,若为取药高峰期,应结合需要增加发药窗口,避免药师因过于疲劳和忙碌导致发药错误。弹性排班制度有利于确保药师合理地休息,减轻其工作压力,也减少患者取药等待的时间,有利于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同时,提高对药房环境营造的重视,确保药房的整洁干净,增强其影响力,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⑤对药品调配的发放流程进行完善,调配和发放药品时,药师应以“四查十对”为基本原则,正确告知患者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用法用量。比如,药物的保管方法,放在儿童不易接触之处等。发药时,药师应仔细地核对,至少检查2次药物剂量和名称,要严谨对待,不可经验主义。审方时应保证处方的适宜性和规范性,准确发药。⑥健全发药差错登记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应构建药房差错登记制度,对发生差错的内容、原因、时间等信息进行全面记录,当天将差错的类型、时间、原因公布。同时,从药品发放方面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给经常出现发药错误的药师适当的惩罚,当然也要给在工作中从未出错的药师奖励,确保其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7]。药品发放是整个医疗服务链中的最后一环,必须提高药品发放的准确性,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⑦加大药房药品养护管理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药师应定期地了解药品存放的温度和湿度,加大记录力度,每月定期养护,秋季和夏季时应对药物有无霉变和受潮进行分析。对于近效期药物,可完成一览表的制作,对药物的有效期、名称和数量之类的信息进行准确记录。同时,药师可用彩色笔对其进行标记,将结余数量详细记录下来。对于不合格的药品,应及时撤架,确保给患者发放的均为合格的药品,提高其用药的安全水平。沈琛琛等[8]的研究探讨了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原因及改进措施,研究开展及选择80例门诊药方药品发放错误事件,结果显示剂型分发错误、药品分发错误和药品剂量错误是主要的原因,针对这一原因提出了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进行完善,提高药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责任心,提高药品服务质量的建议,与本次研究的结果有很大的相似度。但是,因为研究开展期间样本的总数量不大,且随访的时间较短,很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提升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持续改进药房工作质量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发药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药师在工作中应以“四查十对”为基本原则,仔细核对患者名称、药品信息,详细告知患者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正确的用药方法,加大药品核对力度,提醒其按时用药、遵医嘱用药,提高用药效果。同时,为持续改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工作质量,医院可从加大药师培训力度、加大药品管理力度、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弹性排班、对药品调配的发放流程进行完善、健全发药差错登记制度、加大药房药品养护管理力度等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用安全性不断提高,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树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沁梦,方国英.综合性防范对策在住院药房发药差错与隐患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1):62-63.
[2]江怀娟.药房调剂差错及预防对策探讨[J].智慧健康,2020,6(21):15-16.
[3]徐沿梅.基层药房发药常见差错的原因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6):205-206.
[4]陈兰君,卢浩,黄慧,等.门诊中药房配方发药差错的心理原因及预防对策[J].心理月刊,2021,16(2):209-210.
[5]钱英秀,曹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服务质量提高途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74,284.
[6]刘忠明,丁红丽,孙云,等.综合性防范措施在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87-88.
[7]杨毅.探究综合性预防措施在减少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90-291.
[8]沈琛琛,詹琪.某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原因及改进方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6):155-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