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清热祛湿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蕴结证患者的效果论文

清热祛湿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蕴结证患者的效果论文

0

2024-09-11 10:51:04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T2DM合并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T2DM合并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本院自拟方清热祛湿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1c、空腹血糖、2hPG等血糖指标水平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血脂指标水平以及ALT、γ-GT、AS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清热祛湿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T2DM合并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蕴结证;清热祛湿汤;血糖;血脂

  目前常规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不理想,且长期服药可损伤肝功能[1-2]。中医学将NAFLD归属于“肝癖”“肋痛”范畴,治疗NAFLD湿热蕴结证需以强肝健脾、祛湿退热、化痰祛瘀为主[3]。清热祛湿汤为本院自拟方,能够清热祛湿,健脾利水,清肝祛热。本文观察清热祛湿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T2DM合并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T2DM合并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T2DM诊断标准[4];符合NAFLD诊断标准[5];NAFLD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蕴结证[6];年龄≥60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肝脏疾病;合并肿瘤疾病;治疗期间因对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等原因暂停或终止用药。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75岁,平均(70.24±2.34)岁;T2DM病程3~14年,平均(6.81±2.42)年;NAFLD病程5~20个月,平均(12.23±3.48)个月。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60~76岁,平均(70.41±2.32)岁;T2DM病程3~15年,平均(6.98±2.21)年;NAFLD病程6~21个月,平均(12.51±3.1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99,0.5 g/片)降糖,口服,1片/次,1次/d,晚餐时服用,可遵医嘱根据血糖水平逐渐上调剂量,最高不超过4片/d;给予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9,0.3 g/粒)降脂治疗,口服,2粒/次,2次/d,早晚饭后服用;给予双环醇片(北京协和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467,25 mg/片)控制肝病进展,口服,1片/次,3次/d。叮嘱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服药期间如有不适,及时至医院复诊并调整用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本院自拟方清热祛湿汤治疗。组方:茯苓25 g,赤芍、槟榔各20 g,黄芩、白及、车前子、生地黄、竹叶、地榆各15 g,黄连、延胡索、红花、木通各10 g,当归、菌陈各8 g。每日取上述1剂药材加水煎煮至150 mL,分早晚口服。每服用5 d返院复诊。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湿热蕴结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00%]≥95%为临床痊愈;患者湿热蕴结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95%为显效;患者湿热蕴结证症状、体征好转,30%≤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70%为有效;患者湿热蕴结证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30%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使用贝克曼DXC 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使用贝克曼DXC 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使用贝克曼DXC 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age.png

  2.2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bA1c、空腹血糖、2hPG等血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1c、空腹血糖、2hPG等血糖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血脂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ALT、γ-GT、AS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T、γ-GT、AS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image.png

  2.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3讨论

  已知二甲双胍缓释片可增加T2DM合并NAFLD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达到控制血糖效果[7];血脂康胶囊可抑制T2DM合并NAFLD患者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达到降血脂的效果[8];双环醇片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保护肝功能[9]。

  中医学认为NAFLD湿热蕴结证治疗需强肝健脾、祛湿退热、化痰祛瘀[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bA1c、空腹血糖、2hPG等血糖指标水平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血脂指标水平以及ALT、γ-GT、AS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清热祛湿汤中的茯苓、竹叶可渗湿利尿、强脾健胃;生地黄、赤芍、地榆具有良好滋阴补肾、清热凉血之功效;槟榔具有消积作用;黄芩、黄连可滋阴养血、泻火解毒;红花可活络止痛、保肝利胆;白及能清热消肿;车前子、木通、菌陈具有清热利湿、通利血脉之功;当归有润肠通便功效;延胡索可镇静止痛、活血行气。诸药共奏清热祛湿、健脾利水、清肝祛热之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从不同机制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提示联合清热祛湿汤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清热祛湿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T2DM合并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关婕婷,刘宝珍,呼永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8,50(1):32-34.

  [2]吴瑞,魏军平.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思路与方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1):59-64.

  [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4,32(1):1-7.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5]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范建高,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2):30-39.

  [6]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北京中医药,2011,30(2):83-85.

  [7]鲍洪雅,王志英,朱巍.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8):952-958.

  [8]叶云辉,王婷婷,凌明,等.血脂康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机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1,40(4):348-351.

  [9]李钊,黄赞松,李繁.非诺贝特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组织PPARγ2mRNA水平变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1,24(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