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9-11 10:57:21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摘要】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随访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SV和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6.12%(3/49),低于对照组的20.83%(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MACE发生率,效果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关键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心功能
冠心病为临床高发的心血管疾病,因动脉粥样硬化而致管腔狭窄,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所致[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为现阶段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扩张动脉管腔,增加血流灌注,进而改善心肌缺血所引发的相关症状,但术后部分患者仍会发生心律失常、再发性心绞痛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严重影响康复进程,故需联合其他药物辅助治疗[2]。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其可作为术后辅助用药,但单独应用未能达到理想疗效[3]。替格瑞洛属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改善心绞痛、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效果显著[4]。本文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经心功能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冠心病相关诊疗标准[5];符合PCI指征。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及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病变;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合并自身免疫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伴有恶性肿瘤;患有精神疾病或言语沟通障碍。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文号:2019010206)。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病程1~9年,平均(5.16±1.69)年;年龄56~80岁,平均(68.37±4.73)岁;单支病变23例,多支病变27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2例,Ⅲ级18例;合并症: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11例,高血压19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病程1~8年,平均(4.73±1.52)年;年龄54~79岁,平均(67.02±4.81)岁;单支病变20例,多支病变30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22例;合并症: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12例,高血压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行PCI治疗,并给予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扩张血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13,100 mg)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60,75 mg)治疗。术前口服300 mg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餐前30 min口服,1次/d;氯吡格雷75 mg/d,餐后15 min口服,1次/d。持续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可据其病情改善程度、心率控制等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及服用时间。
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20,90 mg)治疗。术前口服300 mg阿司匹林,180 mg替格瑞洛。术后给予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饭后口服;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对照组。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胸闷、气短、心悸、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NYHA心功能分级无改变[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DC-60型)测定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以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山西亚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FC-I型)测定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3500 r/min,半径8 cm,离心10 min,取血清;以比色法检测过氧化脂质(LPO)水平,速率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5)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MACE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O、SV和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SV和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MDA、LPO和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A、LP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
随访3个月,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6.12%(3/49),低于对照组的20.83%(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PCI为目前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微创技术,可重建冠状动脉血运,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时间短等特点,可有效减轻传统手术所造成的损伤,疏通堵塞血管,促进血液循环[7]。但PCI术后机体血小板活性持续增高,并释放大量促凝物质在血管内聚集、黏附,增加血栓形成风险,且易引发管腔再狭窄及MACE,影响预后[8-9]。
PCI术后临床多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方案。阿司匹林血栓防治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首选药物。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糖蛋白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防止血栓形成。但因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10]。替格瑞洛为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可直接可逆性拮抗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氯吡格雷属于前体药物,其本身没有活性,需经过氧化水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故药效作用慢,且与ADP受体结合不可逆,停药后血小板功能不易恢复。而替格瑞洛无需肝酶细胞色素激活,起效较快,能迅速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利于心肌灌注恢复,防止MACE发生[12];同时其与P2Y12受体结合具有可逆性,无需信号传递,停药后血小板功能可快速恢复,治疗效果更佳。
氧化应激反应是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再发血栓等心脏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13]。MDA为脂质过氧化反应代谢物,其水平可直观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程度和心肌受损程度;SOD参与机体抗氧化过程,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保护心肌细胞;LPO可破坏生物膜、DNA,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4-15]。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MDA、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替格瑞洛可有效减轻血小板聚集、黏附所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心肌缺血损伤,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MACE发生率,效果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参考文献
[1]袁平年,王琦.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冠心病PCI患者术后氯吡格雷疗效和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22,33(23):3001-3005.
[2]付克香,王宽,张明惠,等.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感知控制力对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1,42(3):318-322.
[3]邢爱华,裴文娟.阿司匹林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5):2697-2699.
[4]李拜红,施晶晶,鲍骏,等.替格瑞洛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19):2558-2561.
[5]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60.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4.
[7]覃艳谱,陈小妹,李彩娟,等.新型优化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6):461-464.
[8]任晓园,王慧峰,郝佳,等.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1):1834-1836.
[9]潘颖.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11-12.
[10]刘滕飞,林涛,丁春华,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预后相关性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2,20(7):51-55.
[11]刘娜,张薇.替格瑞洛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598-599.
[12]袁勇程,刘尚军.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炎性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2,19(2):72-75.
[13]蔡欣怡,顾宁.自由基、炎症反应视角探讨干预细胞衰老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J].江苏医药,2022,48(10):1061-1064.
[14]张丽娜,李建伟.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水平和运动耐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4):705-708.
[15]陈洋宝,杨芳,黄陈斌.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6):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