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止血绒S-100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2024-09-04 11:05:58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目的:分析可吸收止血绒S-100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6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可吸收止血绒S-100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术中采用气囊止血带止血,观察组术中采用可吸收止血绒S-100。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引流量及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前及术后第3天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目的:分析可吸收止血绒S-100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6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可吸收止血绒S-100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术中采用气囊止血带止血,观察组术中采用可吸收止血绒S-100。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引流量及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前及术后第3天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均明显升高,观察组PT及APTT均高于对照组,FIB及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止血绒S-100应用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止血效果显著,能减少局部渗出,缩短引流周期,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手术可吸收止血绒S-100凝血功能引流液出血量
骨折内固定术是常见的骨折患者治疗方法,主要是将骨折部位的骨头重新定位并固定,进而促进骨折愈合,骨折内固定手术是用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以保持骨折部位稳定性[1-2]。临床主要以桡骨远端骨折、胫骨骨折和踝关节骨折最为常见,术中均在止血带下操作止血,但有研究显示,使用止血带止血可能会损伤血管,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各种炎性介质的产生,加重血栓形成[3]。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留置引流管时间多为2~3 d,不仅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增加了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4-5]。因此,为了防止术后的出血和渗出的增多,减轻患者术后血栓程度,寻找更为有效的术中止血材料对骨折患者十分重要。可吸收止血绒S-100是新型的止血材料,在外科手术中具有止血迅速、安全性高且使用简便易操作等优点[6]。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可吸收止血绒S-100在骨折内固定术中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今后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6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选择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且符合手术指征;年龄≥18周岁。排除标准:合并颅脑损伤,生命体征不稳定;创伤性休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不愿参与本研究。根据可吸收止血绒S-100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51.26±4.28)岁;骨折类型:桡骨远端骨折18例,胫骨骨折21例,踝关节骨折14例;合并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8例。观察组男35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51.35±5.10)岁;骨折类型:桡骨远端骨折17例,胫骨骨折24例,踝关节骨折12例;合并高血压病14例,糖尿病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1.2方法
1.2.1骨折内固定手术
所有患者均由本院同一组骨科手术团队完成,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腰硬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方式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组手术中使用其他耗材一致。术毕放置相同型号负压引流装置1~2根。
1.2.2止血方法
对照组术中采用气囊止血带止血,观察组术中采用可吸收止血绒S-100。可吸收止血绒S-100使用方法:创面彻底止血清洗擦干后,对切口进行对位抚平,将可吸收止血绒S-100(北京泰科斯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均匀覆盖于创面,少许压迫止血,直至无肉眼可见的积液。
1.2.3术后处理
两组手术期其他治疗方案一致,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性指标均正常,伤口无红肿、无渗出或正常愈合为出院标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2)引流量及引流管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术后24 h(术后即刻至术后24 h)、48 h引流量(术后24~48 h),记录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3)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3天凝血功能。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引流量及引流管拔管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24 h、48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凝血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PT、APTT、FIB及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PT及APTT均降低,FIB及D-D均明显升高,观察组PT及APTT均高于对照组,FIB及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手术是骨折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骨折内固定手术应是用钢板、髓内针及钢丝将骨折断端进行连接固定,能保持骨折的解剖复位,由于内固定物的坚强支撑作用,在防止骨折端旋转活动方面尤为有效[7-8]。但在治疗中因手术出血影响视野是患者手术主要问题之一,且有研究显示,骨折内固定手术术中及术后36 h内均具有出血风险,术中出血及术后渗血过多可能会导致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吸收困难、肿胀消除缓慢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患者预后[9]。因此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多使用止血带进行术中止血,虽能明显减少出血量,但术中使用止血带会对患者产生一定影响。以往研究显示,骨折内固定术中使用止血带对患者凝血功能具有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10]。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和止血材料的应用,可吸收止血绒S-100逐渐应用在临床手术中,研究显示,术中使用可吸收止血绒S-100可明显减少局部渗血减少,且术后引流液量也较前有所降低[11]。
在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说明可吸收止血绒S-100应用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止血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在于:可吸收止血绒S-100的组织贴敷性高,可以在术中较为快速地贴合组织,并在创面形成保护层,达到有效且明确的局部靶向止血效果,并且可吸收止血绒S-100具有优秀的生物降解性,可实现渐进性吸收,避免术后48~72 h的出血风险,因此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可吸收止血绒S-100能够减少术后创面渗出,进而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12]。以往研究显示,可吸收止血绒S-100在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中均具有较高的止血效果,可减少术后引流液产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3]。
在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术后24 h、48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可吸收止血绒S-100可明显减少骨折内固定术后局部渗出,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长。四肢及躯干等骨折术后需常规放置引流管,且大部分患者术后需留置引流管2~3 d,给患者术后恢复带来不便。本研究应用的吸收止血绒S-100可根据创面需要修剪合适大小,将其平铺于整个手术创面后,少量压迫后止血效果明显,能为骨折内固定手术提供全面的止血保护,具有持续性减少渗出渗血的功能,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缩短引流周期,促进伤口愈合,防止伤口感染[14]。姚晨等[15]研究中显示,可吸收止血绒S-100主要成分是植物源性再生纤维素,是一种绒状、可吸收性强,且水溶性黏附性好的止血材料,将其应用在手术中不仅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还能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与本研究结果相同。可吸收止血绒S-100经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对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没有明显的毒性或刺激性反应,能够完全降解,被身体代谢和排出的简单化合物,能够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性[16]。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术后第3天,两组PT及APTT均降低,FIB及D-D均明显升高,观察组PT及APTT均高于对照组,FIB及D-D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两组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但观察组患者高凝状态相对于对照组较轻,说明可吸收止血绒S-100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以往研究显示,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止血带止血在其松开那一刻会导致大量的小血栓及脂肪颗粒的释放,并且在使用止血带的同时,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加重组织缺血缺氧,加重血栓的形成,导致患者术后呈现高凝状态[17]。下肢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下肢骨折患者,导致术后静脉血流回流阻塞,患者可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附在静脉壁上的血栓一旦脱落极易引发猝死,危及生命[18]。可吸收止血绒S-100区别于常规止血带止血,其贴附在创面后可快速吸血呈胶状黏附创面、止血并不易脱落,组织贴敷性高且不对组织及血管造成损伤,能够快速在创面表面形成透明凝胶保护层,是一种理想的止血材料,对预防骨折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9-20]。
综上所述,可吸收止血绒S-100应用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止血效果显著,能减少局部渗出,缩短引流周期,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XU Y,GUO X,PENG H,et al.Different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for unstable distal clavicle fractures in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J].J Orthop Surg Res,2022,17(1):43.
[2]XU L,XIE K,ZHU W,et al.Starr frame-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for pelvic fractures:simultaneous anterior and posterior ring stability[J].Injury,2023,54(2):S15-S20.
[3]姚英,尤春芳,周绿漪,等.低位止血带在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27(4):242-246.
[4]崔璨,高化,陈文韬,等.氨甲环酸与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止血效果比较[J].医药导报,2021,40(9):1228-1231.
[5]徐晓凤,孙孝松,唐振萍,等.一种多孔可吸收明胶海绵止血材料应用优势比较[J].粘接,2023,50(2):148-152.
[6]陈毅夫,覃锋,张聪.S100吸收性止血绫在尿道下裂行包皮内板翻转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29(23):31-33.
[7]HLIIENSTEINER M,SANDRIESSER S,KRAUSS H,et al.Three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for Danis-Weber-B distal fibular fractures:a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in an osteoporotic fibula model[J].Foot Ankle Surg,2022,28(7):845-851.
[8]HU W,HUANG C,ZHANG Y,et al.A nomogram for predicting post-operative wound complications after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calcaneal fractures[J].Int Wound J,2022,19(8):2163-2173.
[9]赖冬青,吴标,肖新华,等.氨甲环酸局部注射加灌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5):34-38.
[10]查丽,胡希希.下肢骨折患者术中使用主动体温保护对凝血功能及出血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6):1430-1436.
[11]陈招莉,孙立莉,黄燕,等.可吸收止血微球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3,32(6):536-539.
[12]郭鑫,刘民生,南成睿,等.不同材质及形态的纤维素类可吸收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评价[J].中国医疗设备,2023,38(2):126-130.
[13]张爽,叶红,童琳,等.可吸收止血材料的体外抑菌和止血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设备,2022,37(5):141-145,156.
[14]邹明昌.半椎板切除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术中应用S-100可吸收止血绫化骨蜡封堵骨缝止血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0):157-160.
[15]姚晨,孙玉强.壳聚糖基可吸收止血非织布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止血效果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1,36(6):600-602.
[16]陈思雨,李笑然.S100可吸收止血材料在泌尿外科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保健文汇,2022,23(15):208-210.
[17]AKRAM F,FAN B E,TAN C W,et al.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venous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and follow-up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DVT):a case-based discussion[J].Thromb J,2023,21(1):110.
[18]DIANA YAP F S,NG Z Y,WONG C Y,et al.Appropriatenes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DVT)prophylaxis use among medical inpatients:a DVT risk alert tool(DRAT)study[J].Med J Malaysia,2019,74(1):45-50.
[19]张瑜,周龙清,王佳,等.高分子膨胀海绵与S-100可吸收止血绫在鼻中隔矫正术中联合应用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1,8(51):1-4.
[20]仝聪,周哲琦,肖扬,等.新型外科可吸收材料用于手术创面止血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11):1379-13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