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应用意义分析论文

“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应用意义分析论文

5

2024-08-10 10:31:4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诊的60例老年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展开分析,在执行常规治疗的条件下,对以上患者按照“治未病”思想实施疾病防治,使其遵从科学合理用药,并进一步强化对体育锻炼、饮食教育、健康宣教等方面的干预,分析上述患者的老年病防治结果。结果针对60例老年患者,在按照“治未病”思想进行有效干预后,发现未曾发生疾病突然发作的情况,患者满足饮食规律要求,做到定时、定量正确用药,具有良好的依从性;SAS与SDS评分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诊的60例老年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展开分析,在执行常规治疗的条件下,对以上患者按照“治未病”思想实施疾病防治,使其遵从科学合理用药,并进一步强化对体育锻炼、饮食教育、健康宣教等方面的干预,分析上述患者的老年病防治结果。结果针对60例老年患者,在按照“治未病”思想进行有效干预后,发现未曾发生疾病突然发作的情况,患者满足饮食规律要求,做到定时、定量正确用药,具有良好的依从性;SAS与SDS评分应用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从老年病防治角度出发,通过借助“治未病”思想,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积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际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治未病思想;老年病防治;应用意义;生活质量;依从性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Prevention of Disease"Thought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lderly Diseases

  XIN Xiangui,LIU Yuming,XIN Yuting Shando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antai,Shandong 2652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eriatric diseases.Methods The paper chose 60 elderly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as research subjects,analyzed clinical related case data,carried ou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ccording to concept of"preventive disease treatment"under condition of routine treatment,help them comply wit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dication,and further strengthened interventions of physical exercise,dietary education,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and analyzed results of elderl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ively.Results After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60 elderly patients according to concept of"preventive disease treatment",it was found there was no sudden onset of disease.Patients met requirements of dietary habits,achieved timely and quantitative correct medication,with good compliance.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application(P<0.05).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p<0.05).Conclusion Based o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geriatric diseases,"preventive disease treatment"concept can reduc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effectively,improve compliance,psychological status,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actively,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KEYWORDS: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eriatric diseases;Application significance;Life quality;Compliance

  0引言

  伴随着医学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现代医学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1]。老年病属于老年群体常见的病症种类,主要是指在老年期所罹患或者多发与衰老等存在联系的病症,老年病存在自身独有的特点[2]。通常可将该病症划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年期特有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组织等在逐渐老化,受到机体形态、功能等持续衰退的影响,较为容易引起退行性病变。该种病症主要包含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第二种是主要属于老年期的疾病。该种疾病的发病对象有时并不局限于老年群体,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也可能发生。只是在年龄持续增加的前提下,老年人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通常是受到老年期机体相关组织功能减退所导致。例如动脉硬化、糖尿病、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第三种是老年人与中青年人均可发生的疾病,相同的是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不同的是中青年人发生这类疾病一般恢复较快,而老年人体质虚弱,恢复得很缓慢。老年病防治受到了广泛关注,结合中医理论思想,“治未病”思想能够在老年病防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3]。按照其理念,倡导利用有效措施实现对患者病症的控制与预防,最终确保能够实现提高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4]。基于此,本文选取60例老年病患者,探讨研究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应用意义,详细信息报道如下。

005XpTbZly1hoypump1caj30u00u0dvj.jpg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诊的60例老年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理统计上述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68~96岁,平均(82.60±8.10)岁。按照病症种类划分,针对以上患者,其中包括4例慢性阻塞性肺炎者、16例高血压者、24例冠心病者、16例糖尿病者。在本次研究开展期间,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属于老年群体,且患有对应的老年病;②病例资料内容无缺失和伪造;③主动配合研究开展。排除标准:①中途因故或者无故离开;②合并严重的器官功能不全者;③存在精神类疾病或者语言功能缺失者。

  1.2方法

  患者在执行常规治疗的条件下,按照规范化操作,结合“治未病”思想来对疾病予以防治。实际操作过程中,尽量消除无关因素影响,主要从病情监测、建立健康档案、正确用药、体育锻炼、调节心理、合理饮食、健康宣教等多角度出发予以干预,详细处理过程如下。

  (1)对患者病情实施监测:在观察患者病情时,要注意探索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从患者自身病况出发,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指导。例如,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了解其是否存在吸烟、饮酒等习惯,生活中是否存在饮食不规律,患者是否存在家庭病史,是否属于脑力工作者,患者体重是否超标等。在获取患者基础信息后,对其展开详细分析,探究病症原因,并强化定期检查的作用,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定期测量,并向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指导。

  (2)科学建立起对应的健康档案:充分了解不同患者的具体状况,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用药等角度出发,观察患者的具体表现,若发现存在错误之处,则应及时告知并指导其进行改正。在实际操作期间,要准确告知患者有关健康知识内容,可以借助光盘、宣传册子等形式来强化对知识的传播和讲解,有效利用电视、媒体等循环播放的形式加大传播力度,让患者能够了解到对应病症的预防方法,明确致病因素及危险因素,以便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改善其治疗依从性。

  (3)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在对患者实施干预期间,要嘱托其在生活中降低腌制食物的摄取,尽量避免受到辛辣、生冷等食物的刺激,对每日盐成分的摄取量进行严格把控,倡导患者多食用富含钙元素、钾元素的食物种类。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尽量选择豆类、鲜奶、海带等食物,为保持血压平衡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对富含脂肪、热量的食物进行严格把控,倡导摄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瘦肉、禽类、鱼类等。尽可能降低脂肪的摄取量,建议食用含有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类型。同时,在饮食过程中,要遵从健康、合理规则,避免暴饮暴食,睡觉之前切忌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

  (4)合理控制体重,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对于老年病症患者,要做到禁烟、禁酒,并保持自律要求,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到合理控制体重。即便是具有饮酒习惯的老年人,也应将单日酒精摄取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20g以内),从而有效避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的发生。

  (5)改善不良心理,做好情志调节: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倡导患者广泛参与到相关社会活动或者体育运动项目中,利用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其身心保持愉悦,并进一步提高其社会归属感。此外,要帮助老年患者去调整心理状态,尤其是针对受到不良心理因素影响的患者,使其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相关病症,防止情绪太过激动,做到情志调节。

  (6)强化体育运动和日常锻炼:通过强化体育运动能够实现强壮体魄、增强正气的目标,在干预期间,要组织患者进行规律锻炼,从而预防高血压病症的发生。此外,还可以借助健身舞蹈、太极拳、散步等有氧运动方式来加强日常运动,有效提升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当然,在开展运动期间要确保其满足适量条件,并且保证日常睡眠充足,满足大小便通畅条件。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能够积极改善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肺功能,强壮肌肉且强健骨骼,促进新陈代谢并防止脂肪聚集,有效增加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心理健康,有助于机体睡眠。

  (7)开展健康宣教:健康教育属于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且有反馈的教育活动。首先,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预者的理论技术水平,掌握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步骤、技巧。其次,要学会对患者实施评估,准确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基础、心理状态等,找出患者及家属真正关心的问题,将患者的需要纳入到教育的内容中。结合患者身体状况、要求,制定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选择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随时收集有关资料,动态地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再对上述老年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举措,从而使其养成定时、定量服药的好习惯,为实现病情稳定提供支持。同时,涉及到药物调整时,应当确保遵从医嘱,切忌擅自更换或者停止用药。明确定期体检的重要影响,进一步加强自我管理,发挥出健康宣教的重要作用。

  1.3观察指标

  统计老年患者的依从性;观察SAS与SDS评分变化情况;了解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统计老年患者的依从性

  统计发现,完全依从者30例、不完全依从者28例、不依从者2例,总依从率达到96.67%,见表1。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2.2观察老年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变化情况

  相对于应用前,应用后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呈现降低趋势,且应用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16.2856,t2=17.0369,P<0.05),见表2。

005XpTbZly1hi309y0ds5j30j60j5wfq.jpg

  2.3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相对于应用前,应用后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所上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应用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005XpTbZly1hoypumf6aqj30u00u0h08.jpg

  3讨论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持续推进,有关各种老年病的发病率开始呈现出递增趋势,老年群体的患病数量有所增加[5]。针对老年患者来讲,按照中医学理论,多表现为肾气不足的特点,在肾气渐衰的情况下,会促使机体其它脏腑器官受到损伤,严重时会累及到周围其它组织或器官,最终导致老年病的发生[6]。调查得知,在有效分析致使老年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发现其与老年病存在紧密联系,例如,受到恶性肿瘤或者严重的心脑血管病症影响,会进一步增大病症风险,为了降低疾病影响,要倡导在早期阶段对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从中医角度出发,明确了肾气渐衰属于老年病的显著特点,受到机体肾气衰减的影响,甚至会干扰其他脏腑器官[7-9]。以常见的老年病症为例,在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情况下,机体在精神、心理方面通常会受到影响,按照中医“治未病”思想,则需重视对上述病症的预防[10]。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源自《黄帝内经》,其倡导在“未病”时注重养生,达到“欲病救萌、防其复发”的目标[11]。分析其思想内容,关键在于患者未曾发病时采取行动,并对潜在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有效治疗,从而防止老年病症的发生。针对已患有病症的老年群体,则要结合实际病情来实现对疾病的治疗,确保疾病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治未病”思想引领下,提前制定出科学的养生计划,确保在机体未出现病症时给予对应的健康指导,进而实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标,此外,在机体出现相关病症时,还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举措,做到合理治疗并降低病情复发的可能性[12]。结合“治未病”思想理念,要强化对老年病的防治,实践过程中积极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实现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并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3]。王玉玲等[14]在研究治未病思想对肝脾同治的理解和应用时,就结合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明了肝脾两脏对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阐述肝脾同治在病症防治中积极影响,阐述了其在治未病期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阶段中的重要性。刘梦梅等[15]倡导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老年病防治中,对老年常见病、慢性病进行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将“治未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实行“四因制宜”,可发挥“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中的独特优势。

  结合本次研究内容,在对6 0例老年病患者实施干预后,发现老年患者的依从率达到96.67%;应用后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呈现降低趋势,且应用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应用前,应用后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所上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应用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论

  综上所述,在老年病防治期间通过应用“治未病”思想能够展现出极其重要的价值,用该思想指导老年患者,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邝高艳,卢敏,严可,等.“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慢性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1,16(10):1630-1632,1637.

  [2]肖义萍,鄢孟舟,邹腊梅.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对老年高血压前期管理的探讨[J].健康必读,2019(29):157.

  [3]吴丹.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在甲状腺结节防治中的应用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5):1270-1275.

  [4]乔汇凌,陈奎铮,王婷婷,等.从气之盛衰与治未病理论探讨中老年糖尿病肾病[J].光明中医,2023,38(7):1243-1246.

  [5]徐权,范发才.治未病思想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运用[J].江西中医药,2023,54(5):31-33.

  [6]林辉.“治未病”理论防治冠心病的那些事儿[J].保健文汇,2020(24):21.

  [7]姚美玉,邢慧,左冬冬,等.“治未病”思想与中医体质辨识在崩漏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2):203-206.

  [8]刘静文,田宁.岳美中运用治未病思想辨治老年病学术特点探析[J].山东中医杂志,2022,41(7):768-771.

  [9]苏陈缘.中医“杂合以治”思想在老年病中的应用思考[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19):135-137.

  [10]张雯莉.“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皀应用意义分析[J].健康必读,2018(1):206,208.

  [11]吴昕妍,张慧,凌燕雯,等.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胃癌前病变的防治[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10):2106-2109.

  [12]叶雅玲.治未病思想联合中医健康教育在老年科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22):194-196.

  [13]李晓雯,逄妍,刘芳,等.基于治未病思想的痛风健康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2,20(3):116-119.

  [14]王玉玲,崔向宁,尚唱.基于治未病思想对肝脾同治的理解和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2):57-60.

  [15]刘梦梅,徐厚平,许志刚,等.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的应用特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58):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