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8—2022年补益类中成药的应用分析论文

2024-07-19 11:22:4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补益类中成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此类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8年1月—2022年12月药品数据库中补益类中成药年销售金额和用量进行统计,分析补益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总金额排序号/DDDs排序号(DUI)值。结果补益类中药口服剂型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剂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口服剂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价格偏高。结论我院补益药中成药品种结构基本合理,常用的补益药DDC值偏高,患者经济负担过重。补益
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补益类中成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此类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8年1月—2022年12月药品数据库中补益类中成药年销售金额和用量进行统计,分析补益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总金额排序号/DDDs排序号(DUI)值。结果补益类中药口服剂型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剂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口服剂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价格偏高。结论我院补益药中成药品种结构基本合理,常用的补益药DDC值偏高,患者经济负担过重。补益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增加,应注重合理用药。
关键词:补益类中成药;用药分析;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合理用药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Tonic Chinese Patent Drug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8 to 2022
SU Lihong,MA Lijuan,HEI Jing(Corresponding Author)Pharmacy Department,General Hospit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Yinchuan,Ningxia 750004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trend of tonic Chinese patent drug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2,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se of such drugs.Methods The paper counted annual sales amount and consumption of tonic Chinese patent drugs in the drug database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2,and analyzed sales amount,defined daily doses(DDDs),daily drug cost(DDC),total amount ranking number/DDDs ranking number(DUI)of tonic Chinese patent drugs with DDDs analysis method.Results Daily drug cost of oral forms of tonic Chinese patent drugs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while proportion of injections has been decreasing year by year.Oral dosage form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but they are relatively expensive.Conclusion Variety structure of tonic Chinese patent drugs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easonable,the value of commonly used tonic drugs is on the high side,and economic burden of patients is too heavy.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onifying drugs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rational drug use.
KEYWORDS:Tonic Chinese patent drugs;Medication analysis;Medication amount;Medication frequency;Rational drug use
0引言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补益类中药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的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病理紊乱状态,使机能恢复正常[1],品种繁多,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为研究此类药物在我院的应用现状及趋势,对我院2018—2022年补益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统计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数据库中补益类中成药的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销售金额、数量等信息。
1.2分析方法
参考药品的批准文号作为中成药的界定依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和药品金额作为计量单位进行分析。通过对药品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平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的排序,对我院20018-2022年补益类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具体参照公式如下:限定日剂量(DDD)值:参照药品说明书及《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确定[2]。DDDs值:某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某药的DDDs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DDC值:某药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日平均费用。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DUI值:总金额排序号/DDDs排序号。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的同步性,其值接近1.0时表明同步性良好。比值>1时,说明该药在同类药品中价格相对较低,市场份额相对较少,但应用频度较高,社会效益好于经济效益;比值<1时则相反,表明该药价格相对同类药较高,应用频度较低,经济效益好于社会效益[3]。
2结果与分析
2.1 2018—2022我院补益类中成药销售金额分析
2018—2022年,我院补益类中成药销售排在前10位的品种数相对比较固定,临床对常用药品的选择相对集中。其中康艾注射液连续4年都排名第一,康艾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具有扶正固本、补虚益气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其中黄芪能促进人骨髓细胞中红细胞系以及粒细胞系祖细胞生成;人参可增加提升机体免疫功能;苦参与化疗药配合可增强抗肿瘤能力[4]。
2.2 2018—2022年补益类中成药销售金额与构成比分析
2018—2022年,补益类中药口服剂型用药金额分别为472万元、628万元、905万元、1139万元、1062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为1526万元、1828万元、1657万元、1006万元、786万元,构成比分别为76.34%、74.41%、64.68%、46.89%、42.55%。注射剂型价格销售额、构成比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因为我院从2018年起,逐步加大了对辅助用药的监管力度,将中药注射剂进行每季度限量销售,因此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逐年降低。
2.3 2018—2022年补益类中成药DDDs排序分析
一般来说,DDDs排序变化的幅度与金额增长率的高低密切相关,DDDs反映患者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当DDDs大时,反映患者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当DDDs小时,则说明患者已逐渐少用该药[5]。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特点,一是DDDs排名前10的药物和销售金额前10的药物基本一致,说明这10种药物使用频度高,且趋于稳定。其中扶正化瘀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临床研究提示该药具有良好、稳定的抗纤维化疗效,可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及生存率。可使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甚至逆转[6]。第二个特点是,从2020—2022年,补益类的中药注射剂DDS的排序全部下滑,原因是我院从2018年起,对包括中药注射剂在内的辅助用药进行限量使用造成的。
2.4 2018—2022年补益类中成药DDC及DUI值分析
表4可以看出,我院2018—2022年,DDDS排名前10的药物、DDC值也相对稳定。2022年补益药的DDC明显低于前4年,主要是因为2022年我院药品价格的宏观调控,大部分药品价格下调。根据2018—2022年DDDS排名前10位的药物DDC最高为153元,最低5.5元,10元以下有3种,10~20元有4种,20元以上3种,可见我院部分补益药物的DDC较高,患者的经济负担过重。DUI反映药品销售金额与DDDs的同步趋势,其中基本同步(DUI=0.8~1.2),从我院2018—2022共11品种的补益药DUI排序数值来看,5年基本同步的品种数分别为10、10、10、7、10,其中明显低于1的有参芪扶正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康艾注射液。最低为0.2,说明补益类注射剂药品价格偏高,用药频次与其价格存在较大背离,临床用药合理性应引起注意。金水宝DUI最高为4.0,说明药品价格合理,应用频率较高,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2.5 2018—2022年补益类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从表5可以看出,我院补益类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上升,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以注射剂为主。
3讨论
根据我院补益药的品种构成及使用数据可以看到,我院补益类中成药,在临床各种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2018—2022年补益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涨,销售金额排名前10的药物DDDS也逐年上涨,但是DUI值从最低2.7元到最高153元,说明患者经济负担过重。
我院补益药的种类很多,很多药都含有黄芪、人参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参类药、黄芪可明显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耐缺氧、抗应激能力,升高大鼠血清IL-2、IL-12、IFN-β、IFN-γ含量,降低大鼠血清IFN-α含量[7]。因为黄芪、人参独特的药理作用,含有黄芪、人参的中成药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但是我院补益类中药多数是由西医医生开具,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在理论基础、思维方法、疗效审定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医生开具此类药不辨证用药的情况非常突出。随着我院补益类中药销售金额持续上涨。辨证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补益类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上升,并且以注射剂为主。分析原因如下: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住院患者认为补就有益,主动要求医生给使用补益药注射剂静滴,所以出现了滥用补药的现象。②我院补益类注射液只有4个品种,口服剂型有11个品种,但注射剂销售金额的构成比占绝对优势,注射剂的DDDs排序也在前10名,说明补益类注射剂用药频率高于口服剂型。因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
综上所述,我院补益药中成药品种结构基本合理,用药金额逐年增长;但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的现象,需要对临床科室医生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培训。医务部门应加大处方点评力度,对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纠正,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参考文献
[1]杨立超,赵春阳,蔡佳怡,等.补益类中药对放射性肺炎预防作用的系统评价[J].医药导报,2019,38(8):1069-1078.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S].201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26.
[3]马月光,邵萌.我院2010-2012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19):1791-1793.
[4]于玲,王知斌,王秋红,等.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8,35(02):104-108.
[5]金茫茫,陈敏,李倩倩,等.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合理性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38(14):115-117.
[6]范海纳,黄恺,代云凯,等.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小鼠肝癌发生的影响与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3,31(02):110-117.
[7]张来举,曾令玉,王钰凡,等.探讨补益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21,39(5):1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