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研究论文

2024-07-18 09:58:23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探究对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开展神经内镜下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内镜组,再将开展开颅显微手术的58例患者作为显微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出血量变化情况、出院时脑出血症状缓解评分、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和手术预后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脑部血肿都得到了有效清除,并且使用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后残余血量更少,对血肿部位的清除更为彻底(P<
摘要:目的探究对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开展神经内镜下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内镜组,再将开展开颅显微手术的58例患者作为显微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出血量变化情况、出院时脑出血症状缓解评分、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和手术预后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脑部血肿都得到了有效清除,并且使用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后残余血量更少,对血肿部位的清除更为彻底(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脑出血不适症状表现都低于5分(P>0.05);两组均有超过半数的患者获得了较好预后,并且内镜组预后情况更加理想(P<0.05);内镜组出现术后并发症概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无论是内镜手术还是开颅显微手术,都能有效清除其脑部血肿,缓解其脑出血症状,并且超过半数患者在治疗后都能获得较好预后,开展神经内镜下手术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都更优。
关键词: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预后效果
Surg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Research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of Thalamus
DONG Peng,WU Changzhou(Corresponding Author)Neurosurgery Department,Xuzhou Renci Hospital,Xuzhou City Jiangsu 221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of thalamus and its effect on prognosis.Methods The paper chose 132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of thalamus with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2 as study subjects.74 cases in endoscopic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euroendoscopic surgery,and 58 cases in microscopic group with craniotomy microsurgery.Changes in bleeding volume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relief scor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symptoms at discharge,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outcome of surgery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brain hematoma was effectively cleared in two groups,patients treated with endoscopy had less residual blood after surgery,with thorough removal of hematoma site(P<0.05).Discomfort symptom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oth groups were below 5 points at discharge(P>0.05).More than half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achieved good prognosis,endoscopic group had more ideal prognosis(P<0.05).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endoscopic group was lower(P<0.05).Conclusion Both endoscopic surgery and craniotomy microsurgery can clear brain hematoma effectively,allevia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of thalamus,more than half of patients can achieve good prognosis after treatment.Moreover,patients with endoscopic surgery have better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KEYWORDS: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of thalamus;Surgical treatment;Neuroendoscopic hematoma removal surgery;Microscopic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0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越来越容易受到高血压致病因素的影响,高血压已经逐渐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最常见慢性病之一[1]。高血压的病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对患病个体心脑血管和精神方面的损害中,长期高压会使患者血管变窄、堵塞甚至破裂,从而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多种并发症,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2]。我国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在外在刺激和情绪波动下,患者基底节区小动脉破裂出血形成血肿腔的概率最大,而患者脑室、小脑、脑干等部位也有出血风险[3]。高血压下脑出血可引起患者呕吐、意识障碍、尿失禁等问题,面对这种起病急、病情重的疾病,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及时消除颅内血肿,控制患者病情进展[4]。本文探究了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对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开展了神经内镜下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内镜组,再将开展开颅显微手术的58例患者作为显微组。内镜组74例,男44例,女30例,平均年龄(59.61±4.13)岁。显微组58例,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17±4.5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在接受脑部CT扫描、MRI核磁共振检查、CTA血管成像或DSA造影成像后,经医师诊断为丘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②均在出现脑出血症状后第一时间就医,并在出血5d内于我院完成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③均具有长期高血压患病史,并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患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具有脑出血病史并已开展过手术治疗的患者;②合并严重颅内感染患者;③因身体素质不佳、病情发展后对手术治疗不耐受的患者;④经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后凝血功能不佳患者;⑤合并严重心脏、肾脏功能不全患者。
1.3方法
1.3.1显微组
显微组患者开展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前准备完毕后,由主刀医师避开患者脑部重要功能区,在患者头皮做5cm左右直切口,深入头皮后对颅骨进行钻孔,开直径3cm左右的骨窗,将患者颅内血肿腔充分暴露在显微镜下,按照从中央到周围的顺序逐步清除血肿,并对责任血管进行电凝阻断出血操作,血肿清除80%以上方可留置引流管,缝合硬脑膜,逐层关闭骨窗切口。
1.3.2内镜组
观察组患者开展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术前准备完毕后,主刀医师根据脑部CT所定位血肿腔位置,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2~3cm切口、开骨窗操作,剪开硬膜后按照术前规划将穿刺器穿刺入患者血肿腔内,拔出内芯,导入工作鞘,在神经内镜的清晰视野下进行血肿吸出操作,并对出血点进行电凝阻止血,当血肿清除完毕,无活动性出血点后留置引流管,撤出工作鞘,逐层缝合、关颅。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颅内降压、控制感染和消炎等术后治疗措施。
1.4判断标准
(1)记录手术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丘脑基底节区血肿腔中的出血量变化情况,并在患者出院时对其高血压脑出血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用临床脑出血症状严重程度评估表,以评分5分为节点,得分大于5分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较差,得分小于5分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较为理想。
(2)在两组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后半年,对两组进行手术治疗预后效果回访,主要采用ICH-FOS评分量表和临床脑部手术患者自理能力量表,通过对患者知觉(听力、视觉)、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情况、运动情况、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观察评分,对两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进行判断。
(3)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情况,主要观察其脑部症状、肢体障碍情况和术后感染情况,两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概率越低,表明手术治疗的效果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出血量情况和出院时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数据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脑部血肿都得到了有效清除,并且使用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后残余血量更少,对血肿部位的清除更为彻底(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脑出血不适症状表现都低于5分,虽内镜组患者症状评分更低,但两组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预后效果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半年后,均有超过半数的患者获得了较好预后,并且内镜组较好预后率82.43%,与显微组相比预后情况更加理想(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术后并发症概率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人数并不多,并且内镜组出现较显微组并发症概率更低(P<0.05),详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导致的丘脑基底节区脑出血是目前社会中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疾病,属于心脑血管常见病范畴,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5]。根据临床诊疗数据来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最高,并且急发期病死率最高可达40%,即使在最佳治疗时间获得了有效医疗干预,仍然会有致残风险[6]。现代医学常在神经内镜和显微镜的帮助下对此类患者开展颅内血肿手术清除治疗,有许多研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均认为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呈现差异性,但总体来说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是最高的[7-9]。
本研究通过对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脑部血肿都得到了有效清除,并且使用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后残余血量更少,对血肿部位的清除更为彻底(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脑出血不适症状表现都低于5分。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长期颅内压都较高,颅内血管压迫和变性隐患一直存在,当在情绪激动或受到脑部刺激时,血压进一步显著升高就会导致脑动脉破裂引发脑出血,丘脑基底节区出血量较大,会在颅内形成巨大血肿,由于占位效应非常容易对血肿腔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性损伤[10],而与此同时患者的颅内压仍处于较高水平,选择保守治疗和延期治疗都会有脑疝和脑死亡风险,所以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在患者发病最短时间内采用外部干预手段清除颅内血肿,缓解颅内高压症状,以此提高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概率[11]。而内镜下手术治疗方案可利用神经内镜的照明功能,清除血肿时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因此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患者出血点,并分辨出血肿位置予以清除,所以术后血肿残余量会比显微组更少[12]。
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半年后,均有超过半数的患者获得了较好预后,并且内镜组较好预后率82.43%,与显微组相比预后情况更加理想(P<0.05),这说明手术治疗对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具有良好适用性和安全性。但是我们还是需要看到,有接近45%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其预后仍然处于一般和较差的情况中,在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方面都难以恢复发病前状态,这是因为脑出血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危重的病症,即使现今医疗技术和手术干预方式发展迅速,仍然不可能完全保证所有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都获得良好预后[13]。并且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无论哪种手术方式,都有一定概率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再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治疗的风险仍然存在,不过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可以通过开展创口更小、手术用时更短、操作精细化程度更高的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对于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无论是内镜手术还是开颅显微手术,都能有效清除其脑部血肿,缓解其脑出血症状,并且超过半数患者在治疗后都能获得较好预后,开展神经内镜下手术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更优。
参考文献
[1]黄冠又,张欣,杜永贵,等.微创双靶点穿刺引流和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6):72-76.
[2]霍健,范家权,顾磊,等.不同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对mRS评分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1):99-102.
[3]王喜章,程振国,宋东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6):98-100.
[4]莫拉丁·阿布力孜,郑玺,王董冬,等.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7):36-37.
[5]闫西刚,王晨秋.不同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对比[J].广州医药,2022,53(5):126-129.
[6]吴伟.神经内镜及显微手术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对比[J].临床研究,2021,29(5):38-40.
[7]姜滨,曹金宝,赵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观察[J].当代医学,2022,28(3):167-170.
[8]刘军,陈泽军,庄严,等.小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J].中外医疗,2021,40(36):5-8.
[9]冯学迅.显微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1,31(5):16-17.
[10]董逸群.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J].吉林医学,2022,43(6):1503-1505.
[11]卢小可.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22,3 0(5):111-114.
[12]牛国策.传统开颅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8):1001-1002.
[13]蔡恒森.神经内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微创医学,2022,17(2):191-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