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论文

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论文

15

2024-07-10 10:01:33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及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2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激惹、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家庭功能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效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在家庭功能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负性情绪在家庭功能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差异有统计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及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2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激惹、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家庭功能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效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在家庭功能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负性情绪在家庭功能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在家庭功能和睡眠质量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功能可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既可通过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也可通过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的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睡眠质量;家庭功能;自我效能;负性情绪;脑卒中;链式中介作用

  Study on the Chain-mediated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Family Function⁃ing on Sleep Quality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Stroke Patients

  FAN Xianying,YU Hai,CHEN Richao,LEI Wei,YANG Linghong,HUANG Baohua

  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tioner,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Guilin,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541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and family functioning on sleep quality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stroke patients and the chain-mediated role.Methods A total of 300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from July 2023 to February 2024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using the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Irritability,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ale,and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ROCESS was used for mediation effect tests.Results The direct effect of family functioning on sleep quality was significant,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fficacy betwee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leep quality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negative emotions betwee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leep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both P<0.05).The chain-mediated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and negative mood betwee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leep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Family functioning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sleep quality of stroke patients,both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fficacy and negative emotions,and through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both.

  [Key words]Sleep quality;Family functioning;Self-efficacy;Negative emotions;Stroke;Chain-mediated role

  研究显示,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不佳,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不佳不仅影响其预后,甚至会增加疾病的复发风险和病死率[1]。因此,探究如何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家庭功能、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对于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家庭功能作为个体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对于患者的疾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家庭功能对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家庭功能状况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因素间接影响睡眠质量;良好的家庭功能可以显著减少个体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3]。此外,良好的家庭功能状况能够促使患者积极接受康复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康复,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进一步提高了自我效能水平,从而改善睡眠质量[4]。目前脑卒中相关研究多以睡眠质量与家庭功能、负性研究及自我效能的单一领域进行研究,但缺乏对其内在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2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家庭功能和自我效能感出发,旨在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为临床开展家庭及心理干预、提升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005XpTbZly1hoypump1caj30u00u0dvj.jpg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QWJW-2023051)。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脑卒中;首次发病后处于恢复期(发病后1~6个月),病情稳定;年龄>18岁;小学及以上文化水平,能以文字或语言沟通,无精神、意识障碍;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脑卒中前后有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异常患者;语言表达障碍、听力丧失或因其他原因导致的存在交流障碍的患者;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及恶性肿瘤等合并症的患者。

  1.3方法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一般资料调查:一般资料由两个部分构成: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具体为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陪护类型、脑卒中类型、病程、有无合并症、康复介入时间、脑卒中严重程度(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共12项内容。

  家庭功能评估: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5]共60个条目,主要涉及问题解决、沟通、角色功能、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功能7个维度。选项由“很像我家”到“完全不像我家”,分别评为1~4分,其中34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60~240分,评分越高代表家庭功能越差。60~<121分表示家庭功能好,121~<181分表示家庭功能一般,181~240分表示家庭功能差。

  自我效能评估: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6]共10个项目,采用Likert 4点量表形式,计分方式由“完全不正确”至“完全正确”分别给予1~4分,总分10~40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

  负性情绪评定:通过激惹、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Irritability,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ale,IDA)[7]来测定,量表共18个条目组成4个因子,分别为抑郁、焦虑、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采用4级计分(0~3分),累积各因子得分即为总分,总分0~54分,评分越高表示激惹、抑郁及焦虑程度越高。

  睡眠质量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8]量表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前18个条目被分成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因子。每个因子0~3分,总分0~21分,总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很差。总分>5分认为存在睡眠障碍。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家庭功能、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评分)不符合正态分布,用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性别等)以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家庭功能、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四者之间的关系。采用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明确家庭功能、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路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300例脑卒中患者,年龄44~90岁,其中98例<60岁,202例≥60岁;男180例,女120例。见表1。

005XpTbZly1hdvz6oq232j30u00u076u.jpg

  2.2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功能、自我效能、负性情绪、睡眠质量评分情况分析

  300例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评分范围为102~160分,中位数为136(131,141)分;自我效能评分范围为10~40分,中位数为27(25,30)分;负性情绪评分范围为4~30分,中位数为16(14,17)分;睡眠质量评分范围为1~17分,中位数为8(7,9)分。见表2。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2.3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和自我效能在负性情绪、睡眠质量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采用Bootstrap法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和自我效能在负性情绪、睡眠质量评分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Bootstrap 95%CI均不包含0,家庭功能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效应显著;自我效能在家庭功能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负性情绪在家庭功能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都显著;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在家庭功能和睡眠质量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005XpTbZly1hi309y0ds5j30j60j5wfq.jpg

  3讨论

  在家庭功能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患者可能面临更多的家庭冲突和缺乏支持,从而导致其自我效能感降低。相反,在家庭功能良好的家庭中,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9-10]。同时,不良的家庭环境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因此,提升家庭功能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11-13]。负性情绪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如焦虑、抑郁等情绪,其会干扰患者的睡眠过程,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或频繁醒来等问题。因此,应重视脑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减轻负性情绪对睡眠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家庭功能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分别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睡眠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家庭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间的枢纽,对个体的生理及心理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脑卒中后的康复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帮助,家庭功能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和转归,因此家庭功能对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14]。同时,脑卒中患者在漫长的疾病康复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较大的身心压力,容易产生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的产生意味着患者产生了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的心态,并缺乏对治愈疾病的信心,在心理上也降低了自我效能感水平,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而家庭功能较好的患者能从家庭中获得必需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从而能正确面对疾病,主动配合治疗与康复训练,进而可缓解其负性情绪并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因而患者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因此,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的改善可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进而提升自我效能水平,最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这也提示医护人员应关注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等多个因素,并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家庭功能、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在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功能既可以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的患者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龚和杨子,康毅敏,邢丽菲,等.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2,16(2):154-157.

  [2]廖宗铃,蒲晓莉,罗捷,等.健康教育对青少年抑郁症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4,40(2):213-215.

  [3]范榕,李宏燕,闫雪,等.睡眠障碍和家庭关怀度对社区老年人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3,18(16):33-35.

  [4]邝钰贤,肖红,宗文华,等.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睡眠质量分析[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1,41(1):55-61.

  [5]黄安迪.新冠疫情暴发前后公交车驾驶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视角[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23.

  [6]乌仁图雅.自我效能感对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

  [7]杭斐,陈亚妮,张庆柳,等.医学情绪量表的应用探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2):2878-2880.

  [8]贾周鑫.广州市某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

  [9]王晶,王璐,齐小伟,等.血液透析病人家庭抗逆力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23):4262-4266.

  [10]张悦.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获益感、自我效能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22.

  [11]童繁繁,欧阳新梅,麦明娜,等.自我效能感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中介效应[J].当代护士,2024,31(2中旬刊):68-71.

  [12]沃晨婕.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13]田茗阳嘉.睡眠质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负性情绪的纵向中介作用及神经机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3.

  [14]范志光,袁群明,门瑞雪,等.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安全感、希望的链式中介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1):1995-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