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研究论文

2024-07-05 11:12:2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医疗器械设备作为治疗、诊断疾病的辅助设备,在医院各项服务活动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医院医疗器械的发展,传统的医疗器械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现代化维修需求,因此急需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来解决医疗器械维修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展开探究,将医疗器械的维修作为基础,详细对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总结,并给出构建医疗器械维修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建议,希望以此能够促进我国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作业的发展。
摘要:医疗器械设备作为治疗、诊断疾病的辅助设备,在医院各项服务活动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医院医疗器械的发展,传统的医疗器械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现代化维修需求,因此急需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来解决医疗器械维修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展开探究,将医疗器械的维修作为基础,详细对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总结,并给出构建医疗器械维修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建议,希望以此能够促进我国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作业的发展。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现代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Thoughts and Research on Modern Management of Medical Device Maintenance
CHEN Bo,YANG Yufei Taicang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Taicang,Jiangsu 215400
ABSTRACT:Medical devices and equipments,as auxiliary equipments for disease treatment and diagnose,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service activities in hospitals.in recent years,with development of medical devices in hospitals,traditional medical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s can not meet current modern maintenance needs.Therefore,it is urgently necessary to solve problems of medical device maintenance with modern management method.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explores modern management of medical device maintenance,analyzes and summarizes problems in medical device maintenance process in detail with foundation of medical device maintenance,and provides construc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system to achieve medical device maintenance,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devic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perations in China.
KEYWORDS:Medical device maintenance;Modern management;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现代疾病诊断、治疗活动当中越来越重要。医疗器械作为全面落实医院医疗工作的基础和提高医疗诊断、治疗的质量、水平的核心设备,能够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随着医疗器械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医疗器械管理方法已经无法充分满足现代化医疗器械管理的需求,这无疑对医院现阶段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医院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提升,但是医院在维修过程中存在维修理念落后、维修技术差等问题,对医院医疗器械的应用和服务造成严重的影响[1]。所以,如何推动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创新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技术和理念,是当前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改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医疗器械维修及现代化管理理念概述
1.1医疗器械维修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对医院的整体运营和患者安全的影响。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如果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可能会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影响医疗服务的稳定性,甚至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随着医疗器械数量的增加,维修问题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专业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确保医疗器械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其价值,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2现代化管理的理念
现代化管理观念是指在医院管理中引入现代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以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式进行组织、计划、监督、指挥和调节等工作。这种管理观念的目标是通过现代科学的组织、思想、手段和方法,对医院的经济、医疗技术和设备进行管理,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医院管理流程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在新时代,医院的现代化管理观念不仅要推动医院管理流程的信息化、现代化,还要将患者作为管理的中心。实施现代化管理观念的核心目标是共享医疗数据,为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最大的便利[2]。
2医院医疗器械维修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程度低
近几年,随着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的信息化程度未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这就导致出现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效率低下以及效果不佳的情况。并且,医院无法通过采用信息化资源实现对医疗器械的维修进行管理。医院在对医疗器械实施维修管理时,一般都是采用人和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方式实现相关信息的传递,并且在完成医疗器械维修作业之后,并没有将对应的维修情况和记录归纳到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这样就无法有效地对相关医疗器械的维修情况进行提取、评估和分析,从而对同类型医疗器械的管理作业造成不良的影响,最后导致维修资源被浪费。此外,现阶段一部分医疗器械单位依然采用传统纸质的档案对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进行记录,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使得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作业量增加,还导致医疗器械的维修记录和档案查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影响医疗器械的管理。最后,传统管理模式非常容易忽视医疗器械的保养以及报废时间,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方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3]。
2.2医疗器械维修技术落后
医院临床诊断技术、治疗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医院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随着各种不同类型的高精度、高精尖医疗器械设备的出现,对其维修管理方面的要求变得更高,使得医院在对医疗器械维修方面的主导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同时,由于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年龄一般比较大,对更新迭代的医疗器械的维修技术了解非常有限,所以无法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医院中新型医疗器械设备的机械故障进行维修和处理。并且,因医院方面在对医疗器械维修方面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甚至部分医疗机构会对医疗器械的维修成本进行控制,从而降低对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培训,这样一来就导致医疗机构中的器械维修人员的技术无法提升。最后,在面对新型医疗设备以及操作系统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实现对医疗器械设备进行维修和管理,从而影响医疗器械设备的应用。还有部分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水平不高,只能完成对较小问题的处理,无法充分地恢复医疗设备的精准度,进而会对医院临床医疗相关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无法进行客观的评价,医院或者医疗机构委派的维修技术人员维修次数过多,无法直接正确地解决相关问题,这就会使医疗器械由于过多次数的维修最终报废,同时还会因对医疗器械设备的频繁更换影响医院的成本控制[4]。
2.3自主维修能力薄弱
受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国内医院医疗器械的种类、功能得到增加,在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所投入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变得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现代化。虽然先进的医疗器械能够为医院的诊疗工作带来良好的保障,但是随着医疗器械种类以及功能的增加,对相关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水平等要求也会随之提高。这时,在对医院医疗器械设备进行维修时,就会要求维修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全面先进的维修理论知识、拥有前沿的维修方式,还要求维修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但是,当前国内医院、医疗机构等医疗器械维修技术人员自主维修技术以及能力十分有限。以医院中大型精细化医疗器械为例,在对该类型设备进行维修作业时,医疗器械设备越大,精细化程度越高,其维修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也就越高,器械维修人员在对设备进行维修时,由于自身的专业维修技术不过关,会使设备维修进度被延误,从而影响医院医疗诊治的工作[5]。
2.4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国内医院中的医疗器械应用和维修管理工作的实施过度依赖医疗机构所制订的管理制度,一般在对医疗器械设备实施维修时,都会依据此制度,也有部分医院会结合医疗机构制订的管理制度,针对院内各个部门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医疗器械的维修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且其管理制度还存在任务不明确、指标笼统等问题,职责划分不明确、不具体,从而导致在对医院医疗器械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维修时,无法快速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医疗器械设备无法在短时间内投入到医疗活动当中。同时,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操作步骤十分烦琐,当部分医疗器械设备出现问题时,首先是由相关医务人员上报各相关管理部门,然后由医院的维修管理部门进行维修和处理。如果医院中没有专业的维修部门,就会联系对应的厂家,由他们进行维修处理。此外,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部门若缺乏专业维修技术人员以及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则无法有效地实现对先进器械设备的全面检测和维修。所以,医院在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以及维修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约束性。
2.5对医疗器械维护管理缺乏重视
现阶段部分医院针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以及管理方式处于被动地位,医疗器械设备在使用时出现问题,才会告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和管理。由此可见,医院内部缺乏对医疗器械的定期维护、维修等管理意识和方式。这就导致一旦医疗器械发生故障,就会耗费大量的维修时间,从而导致医院医疗活动以及对相关器械设备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医院缺乏对医疗器械设备维护的重视以及定期定时维护方法,由此导致医院中部分医疗器械的重复使用可能性丢失,使得医院医疗的成本投入提高[6]。
3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建立科学化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管理规章制度才行,以便为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提供方向和支持。同时,可以通过分析医院医疗器械的采购、使用和维护管理情况,明确识别维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中应明确不同医疗器械的维修和保养周期,通常需要结合设备的物理风险、使用频率、使用状态、设备属性、安全水平、性能等因素来确定。对于使用频繁、长时间连续工作或管路较多的医疗器械设备,可以适当缩短维修周期并结合维修周期来明确维修标准、维修内容和维修要求,确保医疗器械维修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管理制度不仅是针对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标准管理方式,也对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方式和行为进行约束管理,只有通过执行管理制度来确保维护人员依据相关规范落实工作任务,只有充分结合医疗器械设备维修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才能够制定相应的维修日志记录管理制度以及维修人员晋升、评价考核、反馈度、奖惩等相关制度。然后再将不同类型的管理制度充分地和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进行融合,利用管理制度才能够实现对相关维修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以及限制,才能够充分提高维修人员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医院医疗器械的质量[7]。
3.2加强专业维修管理团队建设
想要进一步将现代化管理落实到医院内部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当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水平,因此医院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高素质、专业化、信息化的维修管理团队,让这个团队来担负起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养护和管理等工作职责。不过,想要构建这样一个团队,首先需要拥有专业维修技术人员、医疗器械设备供应方人员以及医院的医护人员等,这三方人员依托现代化管理体系,在不断沟通交流过程当中能够快速形成一个统一、稳定的医院器械设备维修养护方案,快速解决医疗器械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专业维修人员、供应方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等三方人员,还承担了医院与供应商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可以代表三方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中,供应商一方的员工是专业的工程师,对医疗器械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都十分了解,在对医疗器械维修和保养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避免维修人员在对医疗器械维修时出现错误操作,避免了医疗器械设备的二次损伤。除了构建专业团队之外,还需要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避免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落后。信息化沟通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保障三方人员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交流,还有效确保了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的及时性,使得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管理质量与水平得到提高[8]。
3.3积极构建现代化信息医疗器械维护平台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医疗器械的数字化管理已成为现实。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记录了医疗器械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情况,还提高了查询效率,使得医疗器械的管理更为现代化。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我国众多医院纷纷采纳了先进的通信系统、影像存储和实验室信息系统等技术,为医疗服务和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例如,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病历、费用、药物、挂号和预约的管理,确保了医疗服务的高效运行。此外,医院还可以根据设备的耗材、属性和所属科室进行分类管理,确保设备的维护、维修和采购都能达到预期目标。特别是当设备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可以在专门的平台上记录维修的详细信息,如维修次数、故障原因和设备性能等。如果某设备频繁出现相同的故障,维修人员应该给予特别关注,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后,医院还可以根据历史维修数据进行分析,为维修决策和设备采购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从而推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3.4加强对医疗器械维修技术的创新
医院在对医疗器械维修时需要应用到现代化的维修技术和管理方法,只有引入先进的医疗器械维修设备,才能够使得维修人员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质量与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在对医疗器械设备进行维修处理时,还可以从提高医疗器械设备的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水平方面,来促进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效果和管理质量得到提升。因此,在医疗器械设备的日常运营过程当中,医院可以选择借助先进的医疗器械维修技术手段,实现对相关设备的维修。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提升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及引进完善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技术等方式,科学地建立合理规范的医疗器械设备技术档案,这样一来才能够有存储、记录相关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以此为后期医院对相关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诊断等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3.5引进先进医疗管理仪器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医院内部所应用的医疗器械设备都转换成了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因此若是依然利用传统的医疗器械维修方式,对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养护时,就无法确保该些医疗器械设备的精确度。因此,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配套管理设备,以此为相关维修人员的工作提供设备方面的支持。而先进的医疗智能维护仪器设备,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促进其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是医院开展各项医疗诊断、治疗等活动的基础,因此合理地制定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医院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的概率。为了推动现代化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对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维修技术落后、维修管理理念不足等问题展开探究,发现只有不断健全医院医疗器械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积极完善信息化管理、加强构建医院信息化沟通平台以及培养专业医疗器械维修团队,借助现代化管理方式,才能够有效降低医疗器械故障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才能够实现对医疗器械维修的成本进行控制,使得其管理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进而推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松波.基于医疗器械维修及现代化管理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6):159-161,168.
[2]吴亚昆.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现代化管理进展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9):82-84.
[3]刘宸.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J].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28(1):35-37.
[4]邸新宇,李彦.现代化管理观念下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2):245-248.
[5]张炜.现代化管理理念下的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2(8):6-8.
[6]刘三平.现代化管理理念下的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6):51-52.
[7]王晓鑫.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管理手段现代化探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14):15-17.
[8]郜潇.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现代化管理途径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3(30):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