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校企协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论文

校企协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论文

36

2024-07-04 11:34:47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前,我国在推行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在一定程度仍存在着脱节的问题,尤其是口腔医学技术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本文基于校企融合的背景,对目前校企融合背景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策略,包括改革课程体系、融入专业课程、加强师资力量、建立创业教育平台等。

  摘要:目前,我国在推行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在一定程度仍存在着脱节的问题,尤其是口腔医学技术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本文基于校企融合的背景,对目前校企融合背景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策略,包括改革课程体系、融入专业课程、加强师资力量、建立创业教育平台等。

  关键词:校企协同;口腔医学技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System for the Major of Stomatology Technology in Collaboration with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YI Chongzhi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Chongqing 404120

  ABSTRACT:Under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currently implemented in China,there is still a disconnect between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to a certain extent,especially in 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of stomatology technology.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of stomatology technology major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and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strategies,including reforming the course system,integrating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strengthening teachers,establishing 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latform,etc.

  KEYWORDS: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on;Stomatology technology;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urriculum system

  0引言

  创业技能与创业精神目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各大企业与高校之间联系的愈加紧密,两者建立合作关系后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展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双创基地、实训基地等,对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创新了传统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口腔医学技术等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1]。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校企协同的深入,目前校企协同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校企协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类课程的重要性

  生产力的进步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校企合作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高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其他专业相比,医疗领域的高职院校由于社会影响力有限,想要提高毕业率与教育效率,必须通过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有效的合作,企业能够获取到与自身发展相关的高职人才,同时学校也能获取到一定的资金、设备与场地支持,为后续的教育提供便利。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对人才的要求较高,高素质人才是企业维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目前人才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因此校企协同也是企业提前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是企业发展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2]。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实践较为重要,但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而在校企协同的背景下,企业能够与高校形成良好的联合,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技能与基础知识,从而保证高校能够培养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机构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需求。此外,校企协同还能够让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使教师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与企业的高端人才进行学术研究交流,对于两者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005XpTbZly1hi309y0ds5j30j60j5wfq.jpg

  2校企协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未有效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多数职业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都开始重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仅将其作为通识课程板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与专业课程无法形成相互促进的体系。部分学校还设立了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但很多创新创业活动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知识、社会经验有限,一旦缺少专业基础的支撑,就无法发挥创新创业活动的作用,使其沦为对商业模式的模仿,缺乏创新性,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3]。

  另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安排单一化,缺少系统的管理,没有形成连续性的培养。虽然很多高校建立了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开始引进企业导师,通过企业开发的实训软件进行模拟训练,但由于前期的理论积累较浅,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单纯的模拟训练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学生无法有效掌握创业项目开发、创业项目孵化全过程的相关知识[4]。此外,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不同的高校会在自身的学科优势、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前期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立更加重视基础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近年来多数高校开始推进创业训练大赛等项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践的比例,但对于创业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的融合程度还较弱,多数教师仅注重对创业技能的教学,忽视了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的融合[5]。

  2.2创业活动形式化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活动的热度逐渐上升,学生也开始逐渐重视创业类课程,但整体的学习意愿仍处于较低的状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创业的难度较高,学生认为毕业后如果没有创业的计划,就无须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创业课程中,从而形成低创业意愿与低学习意愿的恶性循环,这也是学生在创业类课程认识方面的不足,没有意识到创业类课程对自身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导致创业类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6];第二,部分高职院校虽然举办了大学生创业比赛,但多数学生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没有将创业计划赋予实践的计划,学校方面也缺乏落实相关创业计划的推进措施,导致创业比赛沦为形式化的活动。

  2.3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国外创业教育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教师大多具有创业或投资的经验,了解企业的运营特点,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经历明显不足,甚至部分教师从来未参与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对相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了解较少,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发挥有效的创业指导作用。从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类的师资力量分布分析,主要以三类人员为主:第一类师资人员以从事创业教育、创业管理的教师为主,这类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创业课程的相关模拟软件,不仅能够传授相关知识,还能够辅助学生进行创业训练、参加创业比赛等,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创新学生的创业思维,但这类教师一方面数量占比较少,另一方面则对是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领域方面的教育能力较弱,无法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教育效果[7]。第二类是从事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教师,由于教学兴趣与研究方向的调整,开始对学生进行创业课程与创业方法的培训,这类教师有着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在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的知识较为扎实,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但这类教师对创新创业类课程的了解较少,需要接受后续一系列的培训,从而针对创新创业类课程的特点调整教学策略。第三类教师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为主,这类教师长期在一线与学生接触,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其中部分辅导员与学生有过课程方面的接触,或指导过学生参与一些创业类比赛,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于创新创业类课程的了解仍然有限,需要接受后续专业的培训与学习。

005XpTbZly1hoypumf6aqj30u00u0h08.jpg

  3校企协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策略

  3.1改革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校企协同背景下,应当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重点关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的完善,可以根据教学进程表,每学期都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从而建立起连续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板块。在对创业课程体系内容进行设置时,应当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特点,由校企协同设计,内容应当包括创业基础知识课程、创业体验活动、创业实践互动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业技能。例如在第一学期增加《医学生TRIZ创新方法与思维》,另外每学期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同时建立“口腔产业学院”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可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创业。相比于其他专业,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因此多数高职院校会重点关注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在创业方面的指导。因此,高校在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结合目前的国家政策与高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指导课程,从而为口腔医学技术学生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首先,高校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是培养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基础。应当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课程,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创新创业知识,再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相应的专业课程中,保证所有的专业课程都在渗透创业知识,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8]。其次,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课程的影响力。组织参加国家级的“挑战杯”以及省级、市级的相关创业比赛,邀请口腔领域的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邀请当地规模较大的口腔创业人员讲述创业经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通过实习时间积累经验,了解不同的创新创业模式,树立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最后,高校还可以设置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场所,为口腔医学技术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硬件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进行创业,使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具体步骤,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课程,形成“课程创新创业”

  校企应当形成密切的合作,在编写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过程中,对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构,将涉及专业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创业典型案例融入专业课程与管理课程中。在教学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可以委派校外专家进行教学,或者组织学生到“口腔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教学,由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对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的要求较高,因此高校应当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基础纳入课程体系中。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开设口腔创新课程,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口腔专业机制创建与拓展、口腔临床执业运行与沟通、口腔技术的突破与维护等,让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行业的大致情况,在早期的教育阶段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尽早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例如开设《医学生TRIZ创新方法与思维》课程等;第三学期教学时开设口腔创新课程,课程内容根据企业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要求进行设置,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训竞争,建立良性竞争氛围,通过教赛合一的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阶段,从而满足口腔医学技术企业的需求,充分体现口腔医学技术重实践的教育特色[9]。

  3.3建立“教师+企业导师”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校企协同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的师资力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密切相关[9]。高校需要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为继续遴选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管理人员等,建立新型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为口腔医学技术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奠定基础。定期组织团队内的人员参加创新创业培训,组织团队内的人员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涵以及具体要求。

  另一方面,为了弥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缺少创业经验的现状,高校可以建设“产学研”结合的导师团队,安排口腔专家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培训,逐步提高教师自身的创业实践经验与教学能力。同时,还可以选聘知名专家、民营口腔医院的创始人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专业教师、创业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形成多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局面[10]。此外,高校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激励体制,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活动,对于参加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为其在职称评价、评奖评优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自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3.4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主要通过活动、竞赛、创新创业园等平台开展,因此,企业在开展活动时可以与高校形成联合,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对口腔知识的运用与转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邀请口腔领域中知名的创业人员在校内举办讲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教育教学时也应当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以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口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磨炼自身的医学技能,通过项目的综合性实践探究,使学生在项目策划与执行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4结语

  高职院校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培养与输出的人才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展与相关企业的协同合作,根据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自身学校与学科的特点、内容,同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总结整理创新创业课程的重点内容,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课程的作用,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贞,蒋沐岐,鲁青,等.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交叉科学创新创业教学对其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42(4):301-304.

  [2]韩春蕾,张中文,孙红卫,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第二课堂体系建设[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3,22(3):473-476.

  [3]王铭泽,陆珊珊,盛彤彤.科研创新型医学生培养协同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5):175-180.

  [4]周继芳,**超,杨文鹏.“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工科大学生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36(2):226-229,234.

  [5]杨晓吟.医学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生态圈”模式构建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7):853-858.

  [6]石核,李紫涵,吉硕阳,等.河北省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2022(23):156-158.

  [7]刘志红.医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及培养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7):9-11.

  [8]王雨欣,王婉伦,蒋潇崎,等.基于课程思政的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方法的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2,30(5):545-550.

  [9]郑丽莉.协同创新机制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6):141-143.

  [10]岳凌宇,赵妍,牟凌霄,等.医养健康产业与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2(34):205-20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