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2024-07-02 14:45:45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高校大专护理学专业大一2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式,将一个班作为干预组(n=49),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干预组采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职业认同感得分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结果干预组的职业认同感得分(t=3.486,P<0.05)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t=3.051,P<0.05)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应用于护理学导论课程中,能够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高校大专护理学专业大一2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式,将一个班作为干预组(n=49),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干预组采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职业认同感得分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结果干预组的职业认同感得分(t=3.486,P<0.05)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t=3.051,P<0.05)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应用于护理学导论课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课程思政;护理学导论;混合式教学;职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Blended Teaching Based on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for Introduction to Nursing Course
HUI Jing,ZHOU Ju,DENG Qinghong,LAI Pingying
Basic Nurs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Chengdu,Sichuan 610199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lended teaching base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in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Nursing.Methods The paper students in two freshman classes of nursing majors in a university as research subjects with cluster sampling,and divided them into intervention group(n=49)and control group(n=50)with coin toss method.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while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blended teaching based 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Occupational identity scores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of research subjects at course end.Results Occupational identity scores(t=3.486,P<0.05)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scores(t=3.051,P<0.05)of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Blended teaching based 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nursing students in Introduction to Nursing course.
KEYWORDS: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troduction to Nursing;Blended learning;Professional identity;Academic self-efficacy
0引言
课程思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内容有效融合,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1-2]。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专业思想形成的重要步骤,正确的专业思想又有利于坚定学生的职业信仰。护理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应以思政为主概念,专业课程为主载体,充分挖掘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统一[3]。目前,课堂思政在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开始实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4-6]。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移动APP、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融合到各行各业[7]。各大高校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8],利用网络购物、看书及娱乐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只突出课堂上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有限。因此,网络线上教育应运而生,也是时代所趋。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教学和传统线下教学相结合,吸取两种方式的优势,引导学生思维由浅入深,提升学习兴趣[9]。目前各大高校开展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12]。护理学导论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意义重大[13]。该门课程包含了护理学发展史、护士素质与行为规范、护理学相关理论等多方面内容[14]。有研究显示[15-16],护生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学习动力不足,且职业认同感较低。因此,如何改善学生现状,提升职业认同感和教学效果,是护理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本研究将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大专护生的护理学导论课程中,探讨其教学效果,为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某高校大专护理学专业大一2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学制3年的普通护理大专学生;②具有认知与行为能力。排除标准:①正在参加其他培训或类似研究的学生;②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本研究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
1.2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学导论》第4版,两个班学时数相同。研究时间为2022年9—12月。
1.2.1对照组
按照传统线下教学模式讲授理论知识。课后将相关文档和题库传至群共享或以纸质版方式发放,学生自行学习。
1.2.2干预组
实施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方法。(1)建设教学资源:根据课程标准、内容特点,结合思政元素编写混合式教案。通过网络资源查找各种相关案例和视频,例如:护患沟通矛盾案例、临床病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等。设置不同讨论主题,例如“南丁格尔的故事及护士的由来”“南丁格尔获得者的先进事迹”“身边的优秀护士”“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具备的素质”等。建立知识文档和相关题库,题库中要有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通过在线平台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学生学情制定如下的流程: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反馈。(2)课前准备:课前,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推送案例或讨论主题,每位同学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回答相应问题,以关爱教学和叙事教育来引导学生。将班上学生分成6个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同学讨论问题,组员负责记录、查阅资料、汇报等。若本堂课前推送案例,要求每位同学要深度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中蕴含的职业道德思想;若本堂课推送某种讨论主题,要求每组学生自己寻找相关案例,并提出各自的思考和见解,引导学生向积极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靠拢,体现出我国相关政策的优越性。(3)课堂学习:在进入课堂之后,花5min时间作为大家汇报时间。汇报内容:若课前推送的是案例,请小组长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包括案例中的问题及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职业道德思想;若课前推送的是某种讨论主题,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要求举例说明,能够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其他同学,并说明自己的收获。在这个过程当中,鼓励其他学生通过“群聊”“投票”“提问”等线上方式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教师来总结其中的思政元素,包括核心价值观念、积极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职业态度。由此引入本节课主要内容,在上课的过程当中,知识点结合相关案例,采用问题导向。通过“选人”随机抽取某位学生,让学生来谈一谈如果自己作为案例当事人会怎么做、原因是什么。其他学生通过“抢答”“讨论”发表看法,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以便在课堂中的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对学生发言不合理之处进行纠正、组织讨论以及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增强学生同理心和自信心。课堂发言积极的小组通过线上平台给予课堂积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4)课后反馈:每次课后通过在线平台发布本节课知识文档和相关题库,以便学生随时学习。并设置讨论板,学生有不懂的问题或者了解到的其他相关感人事迹鼓励发帖讨论,其他学生帮助解答疑惑或者对感人事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关注学生讨论情况,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以便在下次课上有效引导。课后积极在讨论板讨论的同学给予小组整体积分。如果某个小组不遵守规则或者超过2周无一人发言,则小组整体扣分,以此来增强团队意识。要求每个小组2周提交一份学习报告,内容为重要知识点的梳理和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线点评和打分,点评和打分的依据除了知识点的掌握,还要具备思政元素。
1.3观察指标
1.3.1护生职业认同问卷
护生职业认同问卷(PIQNS)由郝玉芳[17]编制,包括17个条目,共5个维度。分别为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支持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自主性及社会说服。采用Likert5级评分方法,每个选项依次计1~5分,总分越高,表明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越强,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7,信效度良好,目前被广泛用于评估护理学生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18-19]。
1.3.2学业自我效能量表
该量表由梁宇颂[20]编制,包括2个维度,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共22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方法,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分数越高表示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5,重测信度0.87,信效度良好。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时,计数资料进行四格表或R×C表的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本研究观察指标进行组间比较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分析显示,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均衡可比,见表1。
2.2两组研究对象职业认同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职业自我概念得分、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得分、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得分、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得分、社会说服得分及职业认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职业自我概念得分、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得分、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得分、社会说服得分及职业认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得分。详见表2。
2.3两组研究对象学业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得分、学习行为自我效能得分及学业自我效能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得分及学业自我效能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得分。详见表3。
3讨论
3.1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职业角色的接受与承认,并对所要从事职业的目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形成的肯定性评价[21]。护生是未来护理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护生的职业认同不仅是决定其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也是专业学习、学科发展和职业稳定的基础[22-24]。李子滢等[25]研究显示,后疫情时代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具有提升空间。本研究将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护生中,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职业自我概念得分、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得分、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得分、社会说服得分及职业认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对于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效果更明显。究其原因,干预组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学习,通过“南丁格尔事迹”“身边优秀护士”等先进案例将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传达给护生,激发护生内在动力,坚定护生为人类健康而奉献的职业信仰。此外,采用多种案例形式让护生相互交流讨论,并组织小组课堂发言,不仅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也能够及时掌握护生的思想动态,以便教学中查漏补缺,展开有针对性的思想引领,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
3.2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对护生学业自我效能的影响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业领域内的表现,是个体对自身是否拥有能力控制学习成绩和学习行为的一种主观判断[26]。学业自我效能感强的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自信,认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选出有效的学习策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改善并坚持良好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27-28]。同时,护生良好的学业自我效能对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也将产生重要影响[29]。董静静等[30]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得分和学业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学中通过组内思考、小组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学习中充满自信。课中学习采用现代化手段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业自我效能。课堂知识融于思政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课程学习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4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课程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使护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提升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值得推广,为相关护理教师开展思政课程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黄潇漪.浅析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理念转变[J].山西青年,2019(15):146.
[2]付保芹,焦然,刘佩琪.课程思政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62-63.
[3]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8):586-590.
[4]褚婕,严敏,向御婷,等.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在血管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23):4222-4225.
[5]夏玉香,吕娇云,姜贺.课程思政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J].天津护理,2021,29(3):283-287.
[6]张璐,曾媛,刘毅,等.课程思政与自主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4):8-12.
[7]廖丽平.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内科护理学》的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8]张艳,李颖,雷雪.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中的评价[J].科技风,2022(13):94-96.
[9]张艳慧,杨娟,邹于征,等.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2(22):19-21.
[10]彭宇,沙丽艳,董建俐,等.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5):446-451.
[11]李囡,孔祥照,骆雨辰,等.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21,44(6):540-542.
[12]王雷,夏德林,付光新,等.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18-22.
[13]刘红华,王娟,张银华.微课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17):2159-2160.
[14]王淑荣,刘跟莉,王东梅,等.基于智慧树平台护理学导论“线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3):20-22.
[15]李洪艳,贾喆.高职高专护生护理学导论学习状况的质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6):102-104.
[16]曾叶纯,程华玲.高职护理学生的职业认同与专业满意度、职业压力的现状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3):213-216.
[17]郝玉芳.提升护生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18]吴江林,蔡宜燃,黄明珠,等.新冠肺炎疫情下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1):97-101.
[19]徐敏.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认知干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20]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21]牛洪艳,倪静玉.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01-903.
[22]孙骏玉,束娇娇,帕丽达·买买提.国内外护生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思考[J].护理学报,2018,25(9):31-34.
[23]张苏梅,顾炜,何瑛,等.陕西省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2):216-219.
[24]Guo Y J,Yang L,Ji H X,et al.Caring characters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among 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 China-A cross sectional study[J].Nurse Educ Today,2018,65:150-155.
[25]李子滢,刘玲玲,陈蕾,等.后疫情时代实习护生关怀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33-37.
[26]张若柏,余莲喜,阳乐,等.在校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4):4260-4263.
[27]姜芬,吴艳平,张青海.护生学习倦怠现状及与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2009,24(21):56-58.
[28]董静静.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2):105-106.
[29]徐晓烨,许虹波,赵萍,等.不同学历护生专业认同和学业自我效能关系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61-63.
[30]董静静,张来香,卢伊.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5,29(9):1130-1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