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部位骨折诊断中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论文

2024-07-02 10:33:0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评估复杂部位骨折患者实施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57例,全部患者均予以常规X线检查、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总结两种检查结果,针对其准确性实施组间对照。结果①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确诊结果阳性39例,占比68.42%;阴性18例,占比31.58%。常规X线检查结果阳性36例,占比63.16%;阴性21例,占比36.84%。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阳性38例,占比66.67%;阴性19例,占比
摘要:目的评估复杂部位骨折患者实施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57例,全部患者均予以常规X线检查、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总结两种检查结果,针对其准确性实施组间对照。结果①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确诊结果阳性39例,占比68.42%;阴性18例,占比31.58%。常规X线检查结果阳性36例,占比63.16%;阴性21例,占比36.84%。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阳性38例,占比66.67%;阴性19例,占比33.33%。②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7.44%、100.00%、98.25%、100.00%、94.74%)高于常规X线检查(79.49%、72.22%、77.19%、86.11%、61.90%),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复杂部位骨折患者采用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准确性较高。
关键词:复杂部位骨折;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准确性
Application Value of 128 Row Spiral CT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Diagnosis of Complex Site Fractures
ZHOU Guodong,WEI Qiang Radiology Department,Changshu City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Changshu,Jiangsu 2155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accuracy of 128 slice spiral CT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patients with complex site fractures.Methods The paper chose 57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mplex site fractur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uly 2023,treated with routine X-ray examination and 128 slice spiral CT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examination,summarized examinations results and compared accuracy between groups.Results①39 cases with suspected complex site fractures were diagnosed positive,accounting for 68.42%;18 cases were negative,accounting for 31.58%.36 cases were positive by routine X-ray examination,accounting for 63.16%;21 cases were negative,accounting for 36.84%.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128 row spiral CT images showed positive for 38 cases,accounting for 66.67%;19 cases were negative,accounting for 33.33%.②Sensitivity,specificity,accurac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128 slice spiral CT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examination(97.44%,100.00%,98.25%,100.00%,94.74%)for suspected complex site fractures was higher than routine X-ray examinations(79.49%,72.22%,77.19%,86.11%,61.90%).Validation value during the period showed P-value<0.05,which fully confirmed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Conclusion 128 row spiral CT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achieve relatively high accuracy for patients with complex site fractures.
KEYWORDS:Complex site fractures;128 row spiral CT;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Accuracy
0引言
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复杂部位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复杂部位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在身体的复杂解剖结构处,这些部位通常由多个骨骼、关节和软组织组成,常见的复杂部位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关节骨折及骨折伴有软组织损伤等[1]。传统的X线片和CT扫描在复杂部位骨折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复杂部位骨折的显示和定位较为困难,而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引入,为复杂部位骨折的诊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2]。本研究针对复杂部位骨折诊断方式加以分析,讨论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57例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11~91岁,均值(57.43±11.08)岁。
1.2方法
全部复杂部位骨折患者均予以常规X线检查、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常规X线检查:通过X线机对患者疑似复杂部位骨折位置予以拍摄并打印,酌患者病灶位置予以正位、侧位、斜位检查[3]。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应用东软NeuViz 128排256层超高速宽体能谱CT扫描机实施扫描,参数:层厚调节3mm,层间距调节3mm,电压调节120kV,电流调节150~300mA。复杂部位骨折患者常规扫描结束后,予以骨算法重建,参数:层厚调节1mm,层间距1mm[4]。将扫描结果传输至工作站,对其实施处理,形成多平面图像、三维图像。
1.3观察指标
总结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常规X线检查、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并对其结果准确性情况予以计算,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5]。
1.4统计学分析
57例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资料采用SPSS 21.0加以分析,计数资料(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常规X线检查、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情况)通过χ2检验方式统计,写作形式为[n(%)],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形式对比,写作形式为(x—±s),组间检验结果呈现P<0.05,证实具有组间差异。
2结果
2.1研究患者常规X线检查、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情况
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确诊结果阳性39例,占比68.42%;阴性18例,占比31.58%。常规X线检查结果阳性36例,占比63.16%;阴性21例,占比36.84%。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阳性38例,占比66.67%;阴性19例,占比33.33%。见表1。
2.2研究患者常规X线检查、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情况比较
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97.44%、100.00%、98.25%、100.00%、94.74%)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X线检查(79.49%、72.22%、77.19%、86.11%、61.90%),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见表2。
3讨论
复杂部位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在身体复杂结构的部位,通常涉及关节、脊椎、骨盆或骨干中的复杂区域,这种类型的骨折较为严重,复杂部位骨折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较为复杂[6]。复杂部位骨折可能包括。①关节骨折:发生在关节附近的骨骼部位,可能涉及关节面或骨折线穿过关节区域,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②脊椎骨折(见图1):发生在脊椎骨骼中,可能导致脊柱的不稳定,造成严重的神经损伤和运动功能障碍。③骨盆骨折:发生在骨盆区域,这是身体最稳定和支撑最重要的区域之一,骨盆骨折可能涉及多个骨骼部分,治疗复杂,恢复时间长。④骨干骨折(见图2):发生在长骨(例如股骨、胫骨、尺骨等部位)骨折可能包括多个骨折片段[7]。本研究给予复杂部位骨折患者实施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显示,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确诊结果阳性39例,占比68.42%;阴性18例,占比31.58%。常规X线检查结果阳性36例,占比63.16%;阴性21例,占比36.84%。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阳性38例,占比66.67%;阴性19例,占比33.33%。疑似复杂部位骨折患者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X线检查。128排螺旋CT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使用128排探测器,能够以更高的速度获取更多的图像数据,在扫描过程中,患者被置于旋转的X射线束中,并进行连续而快速的旋转扫描。扫描器会收集复杂部位骨折患者大量的X射线投影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重建算法生成层析图像,用于骨折的诊断和评估。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指对原始的CT图像进行一系列的数字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更详细、更清晰的骨折信息。
目前,临床中常见的后处理技术有:①多平面重建(MPR)。多平面重建是将三维的CT数据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重新构建,例如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从而提供多个不同角度的切面图像,可观察和分析骨折的形态和位置[8]。②三维重建(3D)。三维重建技术将二维的CT图像数据转化为立体的三维模型,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骨折部位,通过旋转、放大、缩小等操作来全面了解骨折的情况,并进行手术规划和导航。③虚拟切片。虚拟切片技术是在二维CT图像上进行切割,生成类似实际切割的效果,可以在任意位置生成虚拟切片,以获得更详细的骨折信息,帮助医生更好评估骨折的复杂程度和治疗方案。④增强显示技术。增强显示技术是通过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亮度和颜色等参数,提高图像的可视化效果,采用灰度增强、调整图像的显示范围等方法,使复杂部位骨折的细节更加清晰可见。
128排螺旋CT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快速扫描的优势,可以更清晰显示复杂部位骨折的细微结构,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增强骨折线的可见性,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复杂部位骨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进行三维重建和可视化,使医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观察骨折部位,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为手术规划和治疗提供精确的指导。通过对128排螺旋CT图像进行后处理技术,可以获取骨折线的特征参数,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预测骨折的稳定性,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干预以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利用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医生可以进行模拟手术操作,评估不同手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此外,结合导航系统,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实时跟踪骨折部位,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术后评估和治疗监控,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的图像数据,医生可以评估骨折治愈情况和骨折愈合进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际检查期间,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一方面,128排螺旋CT采用多层探测器同时进行图像采集,可以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使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128排螺旋CT相对于传统的单排螺旋CT,扫描速度更快,大大减少了扫描时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辐射暴露和扫描过程中的不适感。另一方面,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使医生可以在多个角度上观察图像,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用于骨密度测量,有助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和监测。另外,128排螺旋CT可应用于心脏和血管成像,如CT冠状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提供非侵入性的心血管评估,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划。但是,128排螺旋CT仍具有一定的局限,128排螺旋CT相比传统CT在图像采集时需要更多的探测器和更高的射线输出,因此辐射剂量可能会相对较高,虽然在技术上已经尽力降低辐射剂量,但仍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辐射暴露。128排螺旋CT相对于传统CT设备更昂贵,购买和维护成本较高,这可能限制了一些医疗机构的采用。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图像处理领域的不断发展,预计将涌现出更多创新的算法和技术,以改善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的效果和速度,如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算法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减少噪声,并自动检测和定位骨折等。为了减少辐射剂量对患者的影响,现阶段国内外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低剂量成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通过优化扫描参数、改进重建算法等方式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保持良好的图像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另外,在未来将128排螺旋CT图像与其他影像学技术(如MRI、PET等)进行融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骨折评估,通过多模态融合图像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改善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决策的可靠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医疗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将促进远程医疗的应用,使医生可以远程查看和分析图像,并提供远程诊断和治疗指导,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患者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复杂部位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提供准确、全面的骨折诊断信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手术导航。然而,该技术还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复杂部位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因此,128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复杂部位骨折诊断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帕孜拉·艾拉,艾克白尔·吐逊,阿力木·克热木.数字化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刊,2023,58(1):71-74.
[2]孙大永,马小开,陈刘成,等.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7):1186-1189.
[3]陈华东,尚学红,赵宇,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11):20-25.
[4]黄彬,徐祖旺,吴帆,等.基于CT断层扫描的手术入路策略在复杂胫骨后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31):62-66.
[5]李渡江,陈伟,董研.分析多层螺旋CT在中老年复杂性膝关节骨折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及对骨折分型的临床诊断效果[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3):165-167.
[6]强廷会,赵家瑞,牟欢,等.3D打印模型与CT三维重建影像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J].创伤外科杂志,2022,24(2):107-111.
[7]包育山.分析16排螺旋CT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运用[J].智慧健康,2020,6(5):1-2.
[8]秘君.X线、CT扫描在后内侧改良L形切口治疗复杂后pilon骨折患者骨折复位中的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23(12):18-2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