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康复治疗在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2024-06-18 09:22:3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个体化康复治疗后获得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松原吉林油田医院收治的80例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研究组(40例,采用个体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评分、客观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平衡功能评定表(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评分、客观生活质量评分、ADL评分、Fugl-
[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个体化康复治疗后获得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松原吉林油田医院收治的80例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研究组(40例,采用个体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评分、客观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平衡功能评定表(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评分、客观生活质量评分、ADL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评分(26.13±3.02)分、客观生活质量评分(5.79±1.02)分、ADL评分(68.13±5.22)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6.59±1.25)分高于参照组的(20.05±3.35)分、(4.66±1.13)分、(55.25±8.12)分、(4.02±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5,4.694,8.438,12.750,P均<0.05)。结论对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个体化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以及平衡功能。
[关键词]住院脑卒中偏瘫;个体化康复治疗;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
Clinical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Hospitalized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WANG W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Rehabilitation,Jilin Oilfield Hospital,Songyuan,Jilin Province,138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hemiplegia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hospital.Methods A total of 80 hemiplegia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hospital admitted to Songyuan Jilin Oilfield Hospital from May 2022 to Ma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40 cases,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and a study group(40 cases,treated with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according to the coin toss method.The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score,o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score,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score,and balance function rating scale(Fugl-meyer Balance Scale)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score,o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score,ADL score and Fugl-Meyer Balance Scal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all P>0.05).After treatment,the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score(26.13±3.02)points,o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score(5.79±1.02)points,ADL score(68.13±5.22)points,Fugl-Meyer Balance Scale score(6.59±1.25)point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20.05±3.35)points,(4.66±1.13)points,(55.25±8.12)points,(4.02±0.25)point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8.525,4.694,8.438,12.750,all P<0.05).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hospitalized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quality of life,life ability and balance function.
[Key words]Inpatient stroke hemiplegia;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Quality of life;Ability of daily
偏瘫属于脑卒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会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3]。此类患者通常表现出较差的预后,往往会呈现出失语等一系列后遗症,导致患者的自理能力显著降低,对患者以及社会造成的负担较大。所以临床在对此类患者的干预期间,不但要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需对并发症及后遗症等给予充分注重。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给予康复干预期间,有效运用个体化康复治疗措施可获得显著效果,其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强表现出的价值明显[4-6]。本研究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松原吉林油田医院收治的80例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个体化康复治疗后获得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的80例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40例。参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5~79岁,平均(55.29±3.19)岁;患者的偏瘫位置:左侧28例,右侧12例;患者的脑卒中性质:脑出血13例,脑梗死27例。研究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4~81岁,平均(55.23±3.17)岁;患者的偏瘫位置:左侧29例,右侧11例;患者的脑卒中性质:脑出血14例,脑梗死2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以及家属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显示完整;②患者属于急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类型,通过影像学检查,均获得明确诊断;③患者均属于初次发病;④患者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具有清晰的神志表现;⑤未表现出其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情况;⑥患者一侧肢体呈现出瘫痪情况。排除标准:①患有骨关节疾病者;②患侧表现出肢体功能障碍情况者;③以往存在精神类疾病者;④呈现出认知功能异常情况者;⑤表现出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现象者;⑥表现出神志不清现象者。
1.3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选择碳酸钙D3咀嚼片口服治疗,2次/d,300 mg/次;采用骨化三醇胶囊口服治疗,1次/d,0.25µg/次;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1次/d,20 mg/次。治疗周期为12周。
研究组在参照组干预以及用药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康复治疗。①对患者合理展开舌肌训练干预,对患者的舌头摆动、伸展以及抬起等进行合理训练,利用压舌板对舌头进行按摩,于不同发声完成拉舌尖进行动作;②合理展开吞咽训练干预,将手部放置在甲状软骨上,咀嚼口腔中的空气,并且将其吞下;③合理展开口语发音训练干预,对患者的口唇肌锻炼给予充分指导;④合理展开下颌运动训练干预,要求患者将嘴巴保持尽量张开,保持放松,将下颌向两侧移动;⑤合理展开呼吸功能训练干预,指导患者屏住呼吸、深呼吸以及咳嗽,保持用力咳嗽,增强防御反射能力,将异物排出;⑥合理展开进食训练干预,上述训练完成后,逐步展开进食训练干预。主要以半坐姿以及坐姿形式展开,避免呈现出鼻反流以及误吸情况。合理增加食物摄入量,对患者的吞咽技巧给予指导。进食后,准备适当碳酸饮料,促进吞咽反射恢复;⑦合理展开上肢训练干预,主要通过仰卧肩关节屈伸合理完成被动上肢锻炼;⑧合理展开下肢训练干预,主要包括髋关节内旋运动、髋关节屈伸运动以及髋关节外旋运动。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主观生活质量评分、客观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主观生活质量利用自制主观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展开评定,分值0~30分,获得分值同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客观生活质量采用Spiter生活质量指数完成客观生活质量评定,分值0~10分,获得分值同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比;ADL评分分值0~100分,获得分值同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成正比。
比较两组平衡功能评定表(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分值0~14分,获得分值同平衡功能成正比。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主观生活质量评分、客观生活质量评分、ADL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主观生活质量评分、客观生活质量评分、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观生活质量评分、客观生活质量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评分、客观生活质量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系列慢性病发病率呈现出明显增加的情形下,脑卒中疾病患者呈现出显著增多的趋势。脑卒中的出现,对患者机体中枢神经造成损伤显著,导致神经功能发生损伤,从而表现出运动以及语言功能方面障碍[7-10]。中枢神经具有可塑性,因此于早期展开康复治疗干预,对于患者大脑功能重组以及受损神经功能恢复表现出的价值明显[11-12]。在实施康复治疗期间,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个性化地展开。在实施个体化康复治疗过程中,康复治疗师能够结合患者具体表现,合理完成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从而对患者康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做出保证。个性化康复治疗过程中,除给予康复治疗之外,还能够结合患者心理情况展开针对性干预,可增加患者关节活动度,防止出现肌肉萎缩情况,对于患者自理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改善均可以获得显著效果[13-14]。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与参照组的评分(4.02±0.25)分比较,研究组偏瘫患者的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6.59±1.25)分]显著提升(P<0.05)。同刘立[15]的研究结果一致,即“与对照组的(6.95±1.22)分比较,研究组偏瘫患者的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10.94±1.87)分显著提升(P<0.05)。”分析原因:在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期间,个体化康复治疗方式的有效应用,效果明显,其能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治疗,一定程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平衡功能,从而实现提升患者的综合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个体化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以及平衡功能,可促进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良好预后。
[参考文献]
[1]刘丹.起立床辅助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142-144.
[2]薛镔.个体化康复治疗在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23,9(17):62-65.
[3]苟晓霞,吴银瓶,滕庆兰,等.一种手功能训练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早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甘肃医药,2023,42(2):175-177.
[4]李娇,施小燕,廖姜琴.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8):1241-1243.
[5]姜静静,高炳,赵淑娟,等.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NOSIE评分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2,46(13):1605-1607.
[6]杨亚运,魏飞飞,刘子羽.镜像疗法联合皮肤感觉输入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3,14(9):21-24.
[7]唐小冬,叶益均,罗毅卿.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2):1853-1855.
[8]姜美玲.四子散热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22):95-98.
[9]刘结梅,冯杰扬,欧阳凤珊.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屈肘活动的有效性分析[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9):87-90,105.
[10]王静静,王婷婷,赵科洪,等.云康复系统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非劣效性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23,38(3):424-428.
[11]赵亚男,斯钦图.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价值分析与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74):33-34.
[12]李丽娜.电动站立床联合踝足矫形器治疗脑卒中下肢伸肌痉挛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15):116-118.
[13]万羽洁,钟美容,黎景徽,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双侧上肢功能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3,37(8):1496-1499.
[14]任婷,王鸿旭,李宏玉,等.头穴丛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3):122-125,139.
[15]刘立.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