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的效果研讨论文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的效果研讨论文

7

2024-06-17 11:36:0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实施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无锡口腔医院收治的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溃疡患者(34例)纳入溃疡组,溃疡愈合患者(34例)纳入愈合组,对比两组口腔微生物菌群、口腔细菌数。结果溃疡组革兰阴性球菌为(45.71±1.93)copies/mL、革兰阴性杆菌为(4.54±0.61)copies/mL,相比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97、2.362,P均<0.05);两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实施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无锡口腔医院收治的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溃疡患者(34例)纳入溃疡组,溃疡愈合患者(34例)纳入愈合组,对比两组口腔微生物菌群、口腔细菌数。结果溃疡组革兰阴性球菌为(45.71±1.93)copies/mL、革兰阴性杆菌为(4.54±0.61)copies/mL,相比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97、2.362,P均<0.05);两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愈合组链球菌、奈瑟菌数高于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韦荣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可明确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感染微生物情况,为患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愈合

  Effect of Oral Microflora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al Ul⁃cer

  ZHAO Dongfe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Wuxi Stomatological Hospital,Wuxi,Jiangsu Province,214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oral microflora test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al ulcer.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al ulcer admitted to Wuxi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1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yd objects,34 patients with ulcer were enrolled in the ulcer group,and 34 pa⁃tients with ulcer healing were enrolled in the healing group.Oral microflora and oral bacterial cou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ealing group,the gram-negative coccus was(45.71±1.93)copies/mL and Gram-negative bacillus was(4.54±0.61)copies/mL in the ulcer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1.297,2.362,both 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m-positive coccus and gram-positive bacill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both P>0.05).Streptococcus and neisseria in the healing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ulcer group,an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both 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eillonella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Oral microflora test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al ulcer.

  [Key words]Recurrent;Oral ulcer;Oral microbiota;Inspect;Coalescence

  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其主要的病理学特点是在口腔粘膜上出现一个约1 cm大小的浅表层溃疡,其周边有炎症细胞的浸润。当出现溃疡时会造成口腔的粘膜损伤,造成口腔痛苦与不适。反复发作的口腔粘膜上皮组织中有大量的炎症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这些炎症细胞分泌的一些细胞激素可以导致局部的发炎,从而加剧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反复发作时其粘膜上皮遭到损伤,使粘膜上皮消失,细胞膜厚度减小,与其它类型溃疡相比,反复发作的粘膜组织破坏多局限在表皮表面,有利于创面的自我修复[1]。当患者机体对口腔粘膜中的蛋白产生不正常的应答时就会出现自体免疫应答。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上述病变协同促进了创面的反复发作,并使病情长期存在。临床上反复发作的原因是机体内微生态系统的紊乱[2]。本研究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无锡口腔医院收治的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评估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疾病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005XpTbZly1hoypump1caj30u00u0dvj.jpg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溃疡患者(34例)纳入溃疡组,溃疡愈合患者(34例)纳入愈合组,溃疡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3~55岁,平均(42.31±0.32)岁。愈合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4~56岁,平均(42.38±0.3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批。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断标准[3];认知、表达功能健全,可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有严重的意识及精神障碍者。

  1.3方法

  对于全部患者均实施荧光定量检测,选取1只无菌杯,采集3个实验对象的唾液样本,制备唾液样本。将患者的唾液标本放在玻璃板上,采用细菌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在Dys-810显微镜下,选取了5种不同的细菌,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观察,并将该方法用于3个样本中的奈瑟菌、韦荣菌及链球菌检测。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口腔微生物菌群、口腔细菌数。

  1.5统计方法

  采取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口腔微生物菌群、口腔细菌数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取(±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微生物菌群对比

  溃疡组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均低于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005XpTbZly1hdvz6oq232j30u00u076u.jpg

  2.2两组患者口腔细菌数对比

  愈合组链球菌、奈瑟菌高于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韦荣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3讨论

  口腔微生物区系测试是指通过对人体中微生物的构成、数量及功能状况进行评价,从而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口腔中的微生态与许多口腔疾病有关,如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通过对肠道内细菌群落结构及变异的研究,可以为临床上进行疾病的诊治及分型等工作奠定基础。对于牙周病、微生物群落的测定能够鉴别出致病微生物,并对其进行临床状况评价,对各种类型的口腔疾病,其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而对其进行细菌区系检测则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通过对细菌的易感性及耐药情况的分析可以为制订合理的抗菌药物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3-4]。在此基础上,合理选用抗菌及外用抗菌药可达到调控口腔内微生态的作用,减少病原菌数目,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治疗结束后通过对患者的口腔细菌进行检测可以对疗效进行评价。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菌群结构和所占比重的差异可以判定治疗效果,并据此进行相应的调整,防止再发,为治疗难治性溃疡的重要措施[5-7]。

  本研究显示,溃疡组革兰阴性球菌(45.71±1.93)copies/mL、革兰阴性杆菌(4.54±0.61)copies/mL均低于愈合组(P均<0.05),与贾新斌[5]的A组革兰阴性球菌计数为(45.74±5.10)Copies/mL,低于B组的(49.98±4.98)Copies/mL和对照组的(50.49±3.83)Copies/mL(P均<0.05)的结果具有一致性。除此之外,两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口腔细菌数对比中,愈合组链球菌、奈瑟菌高于溃疡组(P均<0.05)。

  口腔内的菌均能检测到各种类型的细菌,其中有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菌等。前期研究发现,反复发作的口腔粘膜组织中的哈密尔顿菌及莫雷拉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口腔内出现这样的细菌往往会导致口腔疾病,免疫系统紊乱等。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是临床上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这些细菌分布在口腔内,其中一些对口腔的卫生非常重要。一些种类的细菌与一些口腔问题有关,能够触发感染和发炎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厌氧梭状杆菌,广泛分布于口腔内,对口腔卫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受到炎症刺激时上述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口腔病变的发病及反复发病密切相关[8-9]。

  可以通过口腔细菌群落检查来了解情况,但是要结合其他的临床数据才能做出全面的评价。奈瑟菌属于奈瑟梭菌、奈瑟淋菌等多种主要的革兰氏阴性链球菌,其属于一种非常普遍的细菌,但与复发性口腔溃疡之间的联系还没有明确的报道。奈瑟菌也属于正常的肠道菌群,对维持口腔内的菌群有某种作用。韦荣菌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口腔、胃肠等器官的革兰氏阴性链球菌。韦荣菌为一种非致病菌,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但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例如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或其他感染因子的作用下,韦荣菌与口腔病变的发病及反复发作密切相关[10]。链球菌是一组由各种细菌组成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属于一种在口腔内发挥着非常关键的功能的细菌,不仅对口腔功能的维护起到了很大的调节作用,还与许多口腔疾病有关[11-12]。

  综上所述,实施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可明确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感染微生物情况。

 [参考文献]

  [1]查碧晴,周怡然,陈静,等.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动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12):2289-2294,2304.

  [2]章金宇,贾绍强,郭莉,等.BioFirst实时双温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在口腔护理产品原料和化妆品原料中微生物快速检验的研究[J].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22,32(6):24-27.

  [3]任香英,张凯,周丽丽,等.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情不同阶段口腔微生态菌群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5):573-576.

  [4]马双,李金义,刘朝基,等.口腔微生物菌群分布与儿童龋病的关系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20,42(12):1076-1079.

  [5]贾新斌.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情况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5):5117-5118.

  [6]卢庆文,许青霞,田育佼.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改变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31(8):899-902.

  [7]杨浩,杨桂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8):999-1000.

  [8]李孟一,张越秋.探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分析[J/CD].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3):129-130.

  [9]Hamie L,Hamie M,Kurban M,et al.Eosinophilic ulcer of the oral mucosa:An update on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pathogenesis,and management[J].Int J Dermatol,2022,61(11):1359-1363.

  [10]Elad S,Yarom N,Zadik Y,et al.The broadening scope of oral mucositis and oral ulcerative mucosal toxicities of anticancer therapies[J].CA Cancer J Clin,2022,72(1):57-77.

  [11]马敏,魏龙.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J/CD].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6):53,56.

  [12]Li C,Wu Y,Xie Y,et al.Oral manifestations serve as potential signs of ulcerative colitis:A review[J].Front Immunol,2022,13:10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