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的影响论文

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的影响论文

8

2024-06-12 11:48:4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疼痛程度、情志状况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高淳人民医院门诊换药室接收的63例伤口换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1)。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负性情绪、舒适度、护患信任度和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疼痛程度、情志状况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高淳人民医院门诊换药室接收的63例伤口换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1)。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负性情绪、舒适度、护患信任度和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Koleaba舒适状况量表(GCQ)中生理、心理和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应用到门诊伤口换药患者中,可减轻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换药舒适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需求导向理念;伤口换药;门诊;疼痛程度;情志状况

  Impact of Dressing Change Nursing Based on Demand-oriented Concept on Outpatient Wound Dressing Change Patients/SHEN Xianglan,GE Yund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24,22(8):104-108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ressing change nursing based on demand-oriented concept on pain degree and emotional status and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Method:A total of 63 patients with wound dressing changes received in the Dressing Room of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Gaochun People's Hospital from May 2022 to April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32)and control group(n=31)according to two-color spher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dressing chang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dressing change nursing based on demand-oriented concept.Pain degree,negative emotion,comfort level,nurse-patient trust and service satisfaction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Result:After nursing,the pain numerical scale(NRS)score,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core,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nursing,the 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ores of Koleaba 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Keiko Okaya's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trust sca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88%,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7.42%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dressing change nursing based on demand-oriented concept to patients withoutpatient wound dressing change can reduce the pain degree and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during dressing change,improve the comfort level of patients during dressing change,and enhanc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words]Demand-oriented concept Wound dressing Outpatient Pain level Emotional state First-author's address:Nanjing Gaochun People's Hospital,Nanjing 211300,China

  外科伤口,尤其是慢性和复杂伤口,其治疗与恢复过程中,换药环节至关重要。换药不仅是为了清洁伤口,防止感染,还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步骤[1]。在门诊换药室,专业护理人员通过对伤口进行温和清洗、适当去除坏死组织、使用适合的敷料等,确保伤口处于最佳的愈合环境[2]。但在伤口换药时,患者可能会经历急性疼痛和长期不适。疼痛不仅是一种身体感受,还伴随着患者的情绪反应,如焦虑和抑郁,这些情绪可以增加患者的主观疼痛感受[3]。因此,在换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并提供心理支持。在此背景下,需求导向的护理理念应运而生,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全面需求,包括身体疼痛的缓解和情绪健康的维护[4]。这种护理模式强调个性化关怀,以患者的主观体验为出发点,通过有效的疼痛管理、情绪支持和优质的人际沟通,促进伤口更快更好地恢复[5]。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在门诊伤口换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优化伤口护理提供理论参考,现报告如下。

005XpTbZly1hi309y0ds5j30j60j5wfq.jpg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高淳人民医院门诊换药室接收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和伤口记录;(2)需定期前往门诊复查、换药。排除标准:(1)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严重慢性疾病;(2)过敏体质或对换药材料有过敏史;(3)精神疾病或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按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1)。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6.78±11.24)岁;烧烫伤7例,挫伤9例,拔甲8例,其他7例;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及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9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4.56±10.89)岁;烧烫伤8例,挫伤10例,拔甲9例,其他5例;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及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护理,主要步骤如下:护理人员做好换药前准备,轻柔地去除旧敷料,清洁伤口周围皮肤,对伤口进行检查,由外向内进行温和的伤口清洗和消毒,然后根据伤口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新敷料覆盖伤口,最后固定敷料,向患者提供伤口护理和日常护理的相关指导。

  观察组实施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伤口护理需求评估。首先对伤口大小、深度开展检查,对伤口边缘的组织状况、愈合阶段(如炎症期、增生期或成熟期)进行判断,以及对潜在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或异味的观察,并对伤口的血液供应和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在了解伤口的物理状况的同时,护理人员需细致询问和观察患者的疼痛感受,使用数字评分量表(NRS)来量化疼痛程度,对患者对特定护理材料的敏感性或过敏史进行评估,以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敷料或药物。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或恐惧感,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2)需求导向护理。护理人员需根据伤口类型和患者具体需求细致选择敷料和换药技术,烧伤伤口常用水凝胶敷料,保持伤口湿润以加速愈合;手术深层割伤需要频繁更换含抗生素的敷料,以防止感染;对于烫伤患者表皮层受损,需选择减轻疼痛、防止干燥的敷料;挫伤则需能吸收大量渗出物、减少换药频率的高吸收性敷料。在整个换药过程中,护理人员注重采用温和、无创伤的技术。(3)需求驱动护理。首先,确保换药环境舒适、安静,光线适宜,使用轻柔的背景音乐或提供视觉放松元素(如宁静的画面或温馨的颜色)以营造放松氛围。对于疼痛程度较高的伤口,优先考虑使用口服或局部应用的镇痛药物。换药时,护理人员采取温和、精准的技巧,轻柔、缓慢的触摸敏感或疼痛区域。在去除或更换敷料时,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技巧,减轻对新生肉芽组织的伤害,使用非黏性敷料以减少换药时对伤口的二次伤害。在整个换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有效的沟通。在开始之前,详细解释换药步骤和可能的感受,安抚患者的情绪。在操作过程中,关注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及时询问他们的感受,并根据其反馈调整操作。换药后,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时回应他们的担忧或疑问。(4)问题驱动教育。在烧烫伤伤口的护理中,指导患者了解如何减少瘢痕形成,并教授适当的伤口保护和避免日晒的方法。手术切割伤患者,强调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及如何保持伤口干燥、避免过度活动以减少伤口应力。大面积挫伤患者,教育其关于伤口的适当覆盖、减少摩擦和压力的重要性,以及观察伤口渗液变化的方法。拔甲术后换药指导抬高患肢,减少运动,穿宽松适宜的鞋子,日常修剪指甲不宜过短。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疼痛程度:采用NRS评估患者换药前后疼痛程度,根据自身的疼痛感受给出一个0~10的数字评分,0分代表“无疼痛”,10分代表“最严重的疼痛”,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感受到的疼痛越剧烈[6]。(2)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焦虑、抑郁情绪。SAS包含害怕、焦虑、呼吸困难等20个条目,SDS包含晨重夜轻、思考困难、食欲减退等20个条目,均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乘以1.25转换为标准分,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7]。(3)舒适度:采用Kole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对两组舒适度进行评估,仅选取GCQ中生理(5个条目)、心理(10个条目)和环境(7个条目)3个维度共22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1分表示“不同意”,4分为“完全同意”,总分范围为22~88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舒适度越高[8]。(4)护患关系:采用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评估两组护患关系,该量表包括对护士知识和技术的确认(7个条目)、尊重(11个条目)、安心感(7个条目)、对未来的信心(5个条目)和一贯性(11个条目)5个维度,共41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1分表示“不同意”,4分为“完全同意”,总分41~164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越高[9]。(5)护理满意度:实施自制的门诊换药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十分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69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NR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R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005XpTbZly1hdvz6oq232j30u00u076u.jpg

  2.2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心理和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前后护患关系比较

  护理前,两组护患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2.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门诊换药室在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职能是为不同类型的伤口患者提供专业的换药服务[10]。换药室的工作不仅包括伤口的清洁、敷料更换和伤口愈合情况的评估,还涉及疼痛管理和感染控制[11]。患者在换药过程中面临着伤口疼痛和不适的急性刺激,特别对于长期需要换药的慢性伤口患者而言,这种刺激对身心健康影响尤为显著[12]。换药室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患者伤口的多样性,不同患者的伤口类型、大小、深度和愈合阶段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换药的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换药室的日常运作中,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还会增加处理伤口交叉感染的风险及干扰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使患者感到压力和不安。需求导向护理理念强调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心,护理人员在换药过程中不仅关注伤口的物理治疗,还会考虑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13]。基于这种护理理念,使得护理服务不仅能更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药物和创伤的联合影响可能持续加剧患者的应激反应,导致心理状态的波动。这种情况下,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往往减弱,进而影响换药过程的顺利和效率,对患者的康复过程产生不利影响[14]。本研究中,采用需求导向护理的观察组在护理后NR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GCQ的生理、心理和环境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需求导向护理在减轻患者疼痛、焦虑和抑郁情绪方面的有效性,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整体舒适度。分析原因:需求导向护理更加细致地关注了患者的疼痛感受,采用了个性化的疼痛管理策略,如针对不同伤口类型选择适宜的敷料和温和的换药技巧,同时结合药物与非药物疗法,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受[15];患者心理压力的疏导源于对患者心理状态的细致关注,这种关注包括对其情绪、心理需求和期望的细致理解和响应。通过倾听患者的担忧,提供适时的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缓解对伤口恢复和治疗过程的焦虑与担忧。通过这样的人文关怀,需求导向护理增强了患者的心理韧性,帮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治疗过程,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需求导向护理重视提供心理安慰和营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如调节室温、减少噪音干扰,以及确保隐私和尊严,这些环境上的调整对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感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体上也提升了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护患信任关系是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因素,它不仅影响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接受程度,还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16]。本研究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上的得分及护理满意度更高,这说明需求导向护理通过深入理解和响应患者的治疗需求,有效地建立了这一信任关系。护士对患者的知识和技术确认意味着护理工作不仅限于执行医嘱和程序,还包括对患者状况的深入理解和专业的处理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患者感到自己得到了专业的护理,从而增强了对护士的信任。尊重患者是需求导向护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体现在尊重患者的隐私和选择,还包括对患者意见的重视和尊重,这种互相尊重的态度有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护患关系。安心感和对未来的信心是需求导向护理的重要成果,患者感到被关怀和理解,对未来的治疗和恢复充满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一贯性则体现在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上,为患者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护理体验[17]。需求导向护理确保了每次护理都能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需求导向护理通过关注患者的整体需求和提供个性化护理,有效降低了门诊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感知和不安情绪,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丽伟,李琳,李晓杰.护理前移服务在门诊伤口换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54-56.

  [2]张舒曼,袁博丽.常见伤口换药要点和注意事项[J].空军医学杂志,2021,37(3):272-274.

  [3]张媛,郭锦丽,刘宏,等.伤口治疗师创面操作性疼痛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2,37(24):1-4,21.

  [4]叶小俊,陈之华,马向华,等.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临床实践的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6):159-162.

  [5]郭弘,卢立锦.基于需求导向的标准化管理方案在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3,37(14):2652-2655.

  [6]李薇薇,张东红.围术期疼痛规范化管理对手足外伤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7):930-933.

  [7]熊红梅.可视化宣教护理对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焦虑与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1):147-149.

  [8]周晨,黄艳梅,叶慧铭,等.舒适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0,49(22):3858-3860.

  [9]赵玲,王蓉,朱晨晖.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护理学杂志,2018,33(1):56-58.

  [10]宋金明,王小清.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换药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5-8.

  [11]王懿,万光明,陈沛.感控形势下外科术后伤口管理流程的构建[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4):506-508.

  [12]戚晓霞,陈世红,常春雷,等.医用级蜂蜜敷料对非窦道型慢性感染创面愈合和疼痛的改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6):1048-1053.

  [13]羡红涛,张宇,杨洋,等.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阶段性护理方案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327-330.

  [14]魏琦,王蕊蕊,刘小艳.基于患者需求的护理干预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3):2395-2398.

  [15]李烨,刘芳丽,袁举,等.音乐疗法对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和焦虑干预效果的荟萃分析[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38(11):1079-1084.

  [16]隆政达,陈丽君.护患信任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1):151-156.

  [17]潘诗悦,秦薇,张琦,等.住院慢性病患者对护士赋权感知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6):2819-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