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APA的运动干预方案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论文

2024-06-12 11:28:1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运动干预方案应用于帕金森病(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HAPA的运动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步态测试评分、平衡测试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运动干预方案应用于帕金森病(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HAPA的运动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步态测试评分、平衡测试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APA的运动干预方案应用于PD患者可有效提高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行动过程取向;帕金森病;平衡功能;运动功能
Effect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Programs Based on HAPA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LI Susu,ZENG Qiang,LIU Yunhan,XING Mengke,ZHAO Jing,LI Dongm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24,22(6):93-96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programs based on 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model in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PD).Method: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PD who treated in the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xercise intervention programs based on HAPA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balance function,moto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t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the gait test score,balance test score,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score and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t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and total score of Parkinson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39)in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programs based on HAPA in patients with P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alance function,moto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 Parkinson disease Balance function Motor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Beijing 100039,China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环境、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肌强直、步态障碍、步姿异常、运动迟缓及平衡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药物可缓解患者运动迟缓等症状,但对于改善平衡功能较困难,且长期服用药物还将加重平衡障碍。有研究证明,运动训练在多种慢性疾病中效果显著,且成本低,不良反应小[4]。PD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可改善其运动症状[5]。然而PD常规护理中单纯的健康教育只能改变患者的认知,对行为影响较小,造成运动较少,或存在不运动的情况,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策略尤为重要。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将行为变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前意向、意向、行为),是一种行为改变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健康行为的发生与维持,目前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6]。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基于HAPA的运动干预方案应用于PD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PD的诊断标准[7];(2)无精神类疾病,可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四肢骨折;(2)合并心肺功能不全;(3)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62.50%),女15例(37.50%);年龄59~79岁,平均年龄(63.54±3.58)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5.24±0.73)年;学历:初中及以下15例(37.50%),高中15例(37.50%),大学10例(25.00%)。观察组,男24例(60.00%),女16例(40.00%);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3.58±3.59)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26±0.88)年;学历:初中及以下14例(35.00%),高中13例(32.50%),大学13例(32.5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1)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糖低脂、易消化饮食。(2)安全护理:防止患者出现烫伤、烧伤、跌倒等情况。(3)心理护理:专人陪护,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干预。(4)运动护理:在家庭成员的帮助下进行手功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其他肢体功能训练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HAPA的运动干预方案,(1)组建干预小组:由护士长为主要负责人组建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5名护士和2名医生组成,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临床。(2)构建干预方案:护士长组织小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主要以HAPA理论为基础,并将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结合专家建议及过去经验,通过小组成员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运动干预方案的制定。(3)方案具体内容:①前意向阶段。此阶段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组织患者于会议大厅参加讲座。主讲人为小组成员中的两名医生,宣教内容包括PD病因、治疗方式、运动的好处及必要性等。同时邀请本院过去通过运动训练得以改善的PD患者进行相关经验的分享,帮助患者提高运动积极性及自信心。②意向阶段:此阶段主要制作个体化运动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喜好制作运动方案,推荐广场舞,且运动频率保持2~3次/周,运动强度应从低强度逐渐过渡为中高强度,以30 min为宜。③行动阶段:此阶段以监督为主,出院前发放运动日记本,并邀请患者进入护士建立的微信群聊,嘱患者每周拍照上传运动日记,对于未完成的情况注明缘由便于护士监督检查。对长期不配合完成运动的患者重点监督,每周进行电话随访,劝说、鼓励其坚持运动。(4)实施运动方案:在院期间监督患者完成讲座听讲、运动训练,出院后电话随访,群聊检查。
两组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1.3.1平衡功能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通过高静等[8]研究编制的平衡及步态量表(POMA)对两组平衡能力进行评定,该量表包含步态测试、平衡测试两个方面,共9个条目,步态测试总分0~14分,平衡测试0~18分,分数越高代表平衡感及步态越好。1.3.2运动功能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对两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两部分,上肢总分0~66分,下肢总分0~34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9]。
1.3.3生活质量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量表包含8个维度(躯体不适、社交能力、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病耻感、社会支持、情感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各维度均为0~100分,PDQ-39总分为各维度平均分,分数越低生活质量越好[1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平衡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平衡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步态测试评分及平衡测试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运动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运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PDQ-39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PD是一种伴有运动及平衡障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称“震颤麻痹”。其发病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其发病率可与年龄同频增长[11-12]。临床表现为静止状态下无规律震颤、运动迟缓等,或伴有精神认知异常、便秘等。其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增加负性心理情绪,同时给家庭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3]。除药物治疗外,运动训练尤为重要,但由于老年人自身原因且对疾病的不了解,常忽略运动的重要性,严重影响预后。因此,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寻找更合适的干预方案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HAPA是一种阶段性健康行为理论,从国外引进,该理论认为进行行为控制的关键在于维持健康行为,该理论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为干预相关研究中,且效果较好[14]。本研究中制定基于HAPA的运动干预方案将其应用于PD患者中发现,该运动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干预3个月后,两组步态测试评分、平衡测试评分及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HAPA的运动干预方案应用于PD患者可有效提高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分析原因:前意向阶段采用讲座、疾病分享策略,帮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明确运动对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锻炼的信心及动机,为行为产生提供基础。进入意向阶段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制定是患者运动训练能顺利进行并获得较好疗效的保证[15]。在院期间,护理人员监督患者每日完成运动训练,按时完成运动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平衡及运动能力。此外,进入行动阶段后,发放运动日记,并督促患者每日上传运动日记至微信群聊,便于护理人员观察监督,并且对患者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定期调整,增强了患者继续运动锻炼的信心,对做得好的患者给予表扬及鼓励。通过干预团队的持续干预,能使患者出院后仍坚持进行运动康复训练,从而提高运动功能。
另外本研究显示,干预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HAPA的运动干预方案应用于PD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基于HAPA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提高运动积极性,增强治疗信心,充分肯定了患者行为改变的能力,了解其内心情感变化,并关注患者身心健康状况,对处于不同行为阶段的患者给予行为干预,监督其训练情况,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6]。
综上所述,基于HAPA的运动干预方案应用于PD患者可有效提高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秋琴,章雨桐,徐语晨,等.刮痧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短期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7):2155-2161.
[2]孙雪婷,张志伟,余刚.磁敏感加权成像黑质“燕尾征”在帕金森病中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1,46(7):823-827.
[3]陈平,李刚强,周文辉.谷氨酸受体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及其介导的帕金森病运动防治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22,42(9):72-81.
[4]池峰,戈霞晖,肖华,等.八段锦与有氧运动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2,43(12):1518-1522.
[5]洪珍梅,邱纪方,张淑青,等.焦氏头针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22,42(7):726-730.
[6]郭怡,孙信,黎泽明,等.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锻炼行为现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26(1):56-60,98.
[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4):268-271.
[8]高静,吴晨曦,柏丁兮,等.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用于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5):61-63.
[9]崔宁宁,鲁慧,李猛,等.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定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可行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2):267-268.
[10]舒荔,孙启英,郭纪锋,等.帕金森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及选用方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146-149.
[11]邢峰博,章娟娟,汪凯,等.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特征及转归[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1,54(11):1155-1161.
[12]张俊霞,徐沙丽,金俏,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10):930-932.
[13]杨旭.不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发生时间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8):959-963.
[14]黄艳红,何艳芳,张宝霞,等.HAPA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健康水平、分娩自我效能感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3,34(6):876-881.
[15]杨晓梅,徐岩,孙圣刚,等.帕金森病实施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建议[J].临床内科杂志,2021,38(3):208-210.
[16]范吾凤,逯文巧.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在改善冠心病伴抑郁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1,21(6):62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