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KAP-HBM联合干预模式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效果论文

KAP-HBM联合干预模式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效果论文

22

2024-06-05 14:39:27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近年来,结肠镜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肠道疾病筛查方法,在早期发现和预防结直肠癌等疾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1-2]。然而,结肠镜检查对患者来说可能带来一些困扰和不适,包括对检查过程的不了解、准备过程的不便及检查期间的不适和紧张情绪等[3-4]。在这一背景下,知*行-健康*念(KAP-HBM)联合干预模式被引入结肠镜检查领域,旨在通过知识传递、*念建立、行为强化和心理干预等综合干预手段,改善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提高检查的接受度、配合度和满意度。本研究采用KAP-HBM联合干预模式,旨在解决以上问题

  【摘要】目的:探讨知*行-健康*念(KAP-HBM)联合干预模式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21年4月—2*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1**例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资料。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KAP-HBM联合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肠道准备质量和肠道准备依从性,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肠道准备充分占比为76.**%(38/5*),低于观察组的92.**%(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29)。观察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饮食准备、服药准备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结论:KAP-HBM联合干预模式能够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和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知*行-健康*念,结肠镜,肠道准备,心理状态

  近年来,结肠镜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肠道疾病筛查方法,在早期发现和预防结直肠癌等疾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1-2]。然而,结肠镜检查对患者来说可能带来一些困扰和不适,包括对检查过程的不了解、准备过程的不便及检查期间的不适和紧张情绪等[3-4]。在这一背景下,知*行-健康*念(KAP-HBM)联合干预模式被引入结肠镜检查领域,旨在通过知识传递、*念建立、行为强化和心理干预等综合干预手段,改善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提高检查的接受度、配合度和满意度。本研究采用KAP-HBM联合干预模式,旨在解决以上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其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21年4月—2*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1**例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资料。纳入标准:具有结肠镜检查指征;初次接受结肠镜检查。排除标准:既往有结肠手术史;认知障碍;合并肛裂、肛周脓肿等疾病。年龄3*~6*岁。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介绍检查流程,准备项目及注意事项。

  观察组采用KAP-HBM联合干预模式。选择消化内科医生2名、消化内科护士3名、护士长1名成立干预小组。消化内科医生负责提供专业的结肠镜检查知识和*息,包括检查的目的、过程、风险和益处等。进行结肠镜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协助制定干预策略和行动计划,确保干预过程的医学准确性。消化内科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结肠镜检查,包括准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提供患者关于结肠镜检查的详细*息,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舒适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护理,监测干预效果。护士长负责组织开展KAP-HBM相关理论的学习,确保组员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KAP-HBM,管理和组织干预小组的工作,确保干预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护理质量和干预效果的监督和评估。(1)健康宣教。制作宣传指导手册:按照结肠镜检查流程,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制作图文形式的宣传指导手册。手册应包括结肠镜检查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风险和益处等内容。手册的内容要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并提供患者可以参考的电子资源。制作宣教视频动画:根据结肠镜检查的流程,制作宣教视频动画,展示整个检查过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动画应生动有趣,以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发放学习手册:从患者入院起,向其发放结肠镜检查的学习手册。手册可以包括宣传指导手册的内容,并提供患者可以参考的资源和进一步了解的途径。患者可在入院期间阅读学习手册,以便更好地准备和理解结肠镜检查。宣传电视播放宣教动画:在医院的公共区域设置宣传电视,循环播放结肠镜检查的宣教动画。这样可以让更多的患者接触到相关*息,并加深他们对检查的理解。鼓励患者主动提问,并给予耐心解答。现场提问和重复宣教:宣教结束后,现场抽问以评估患者的掌握情况。对于掌握不佳的知识,进行重复宣教。通过现场提问和重复宣教,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关键知识点。鼓励自主学习:嘱咐患者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患者可以参考的学习资源,如**公众号、医学文献等,鼓励他们深入了解结肠镜检查,从而更好地参与和配合检查过程。(2)*念建立。主动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正在患者的角度,主动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通过倾听和关注,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理解和关心,建立良好的*和*任关系。解释健康行为习惯与身心健康的内在联系:向患者详细解释健康行为习惯与身心健康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健康行为对于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科学解释,让患者意识到积极的健康行为对其整体健康的积极影响。举例说明错误行为对检查结果的负面影响:根据临床病例资料,说明错误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通过真实案例,使患者了解到不正确的准备和行为可能导致检查结果的误诊、漏诊或其他不良后果,增强他们对正确行为的重视和执行意愿。唤醒对检查及诊疗工作的重视:强调结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醒患者对检查及诊疗工作的重视。通过提供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息,让患者认识到结肠镜检查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激发患者积极配合结肠镜检查的意愿,并明确指出患者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对于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3)行为强化。制定详细的肠道准备计划: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肠道准备计划,包括饮食和用药安排。将计划以日志表格的形式列为每日检查项目,明确指导患者进行肠道准备的各项任务和时间安排。督促患者完成计划项目: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督促,确保患者按照肠道准备计划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监督和引导患者遵循饮食、用药等要求,以确保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表扬和帮助支持:对完成度较好的患者,应予以表扬和肯定,鼓励他们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对于完成较差的患者,应主动询问其原因,并给予干预解决。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行为,重树健康*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改变态度。家属参与:邀请家属督促患者的饮食、用药及活动。家属的参与和支持可以提供额外的动力和监督,提升患者对健康行为执行的质量。(4)心理干预。药物使用指导与不良反应解释:护理人员应详细说明肠道准备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药物的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应提醒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告知如何处理和缓解这些反应。对于耐受性较差或未达到清水样标准的患者,及时调整肠道清洁方案以确保肠道准备的有效性。疏导焦虑和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表现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进行疏导。通过亲和的态度和友好的语气,安抚患者的情绪,解释结肠镜检查的过程和安全性,并提供支持和鼓励。缓解紧张感: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紧张感。这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检查前的紧张情绪,提高检查的顺利进行。检查期间的关怀和交流:在检查期间,注意询问患者的感受,通过交流、日常分享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少不适和紧张感。结束检查后的关注:检查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继续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特别注意是否出现低落情绪。通过关心和倾听,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平稳渡过情绪波动期。家属的陪伴和关爱:鼓励家属更多的陪伴和关爱患者。家庭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患者在情绪波动期中感到安慰和安心。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肠道准备质量和肠道准备依从性:比较两组肠道准备质量和肠道准备依从性。采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价肠道准备质量,观察左半结肠、中段结肠、右半结肠的准备情况,分别赋值*~3分,评分越高说明肠道准备质量越高[3]。肠道准备充分标准为BBPS总分>6分。采用《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肠道准备依从性,问卷包括饮食准备(共3条,评分1~5分)、服药准备(共3条,评分1~5分),评分越高说明肠道准备依从性越好[5]。(2)心理状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1**分,心理状态与评分呈负相关[6]。(3)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消化道出血。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image.png

  2结果

  2.1两组肠道准备质量和肠道准备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肠道准备充分占比为76.**%(38/5*),低于观察组的92.**%(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29)。观察组BBPS评分、饮食准备、服药准备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见表2。

  2.2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见表3。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结肠镜检查作为一种常用的肠道筛查方法,在早期发现和预防结直肠癌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包括清空肠道和遵循特定的饮食限制。这样可以确保结肠镜在检查时获得清晰的视野,并提高检查的准确性。然而,目前在结肠镜检查领域,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部分患者缺乏对结肠镜检查的全面了解和正确认知,对检查的重要性和益处存在认知偏差。其次,患者在准备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如饮食控制、肠道准备药物的使用等。此外,患者在检查期间可能会有紧张和不适感受,也需要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缓解。

  常规的干预模式多为面授或口头宣教,宣教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并且患者大多以被动的形式接受宣教,主观能动性不足[7]。KAP-HBM是一种常用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型,用于促进人们的健康行为改变。在该模型中,“知识”“态度”和“行为”是相互关联的三个核心要素[8]。KAP模型认为,知识、态度和行为是相互关联的,改变其中一个方面可能会影响其他方面[9]。因此,在健康教育和干预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以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健康*念,并转化为实际的健康行为。

  肠道准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可视化程度。良好的肠道准备可以提高结肠镜检查的病变检出率。清洁的结肠壁使医生能够更容易地发现息肉、炎症性疾病、肿瘤等结肠相关病变[1*]。肠道准备的依从性对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重要影响。肠道准备过程可能需要患者进行特殊的饮食控制和使用泻药等措施。如果患者无法按照要求执行肠道准备,可能会导致不适感和不满意的经历[11]。患者的心理状态可能影响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和结果解读。焦虑和恐惧可能导致肠道平滑肌紧张,影响结肠镜的插入和操作,从而降低检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心理状态也可能对患者对结果的解读产生影响,例如对结肠镜检查结果的过度担忧或不理解。本研究中,对照组肠道准备充分占比为76.**%(38/5*),低于观察组的92.**%(46/5*),观察组BBPS评分、饮食准备、服药准备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8.**%);说明KAP-HBM联合干预模式能够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和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分析原因:KAP-HBM模式中的知识传递和教育环节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结肠镜检查的重要性、目的和过程,以及肠道准备的关键性。通过宣教手册、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患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肠道准备的步骤和要求,增强对肠道准备的知识掌握。KAP-HBM模式中的*念建立和心理干预环节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念。医护人员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理解,解答患者的疑虑和担忧,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任感和合作度。KAP-HBM模式中的行为强化和支持环节通过制定详细的肠道准备计划、监督患者的执行情况,并及时给予表扬、帮助和支持,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医护人员的督促和激励,以及患者家属的参与和协助,可以提高患者对肠道准备的执行质量,减少漏服、误服等不良行为,从而改善肠道准备的质量。

  综上所述,KAP-HBM联合干预模式能够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和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苗苗,付秀荣,张娜,等.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失败风险评分模型的构建及验证[J].中华护理杂志,2*22,57(11):1337-1344.

  [2]蔡丽华,李红,何利平,等.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22,57(5):555-562.

  [3]王洋,黎晓琴,史思文,等.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对结肠镜检查患者Boston肠道准备量表评分及耐受度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21,37(5):411-415.

  [4]李嘉维,王玉平,姬瑞.普通结肠镜检查中缓解疼痛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22(5):64*-644.

  [5]蒋桂香,李立平,冯程程.图文*宣教模式对内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及清洁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21,18(13):2*14-2*16.

  [6]林瑞云,王皇美,黄菊英.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SAS、SDS评分的价值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2*,1*(3*):53-55.

  [7]袁雨涵,丁静.静默疗法联合认知干预对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应激反应及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21,18(32):171-174.

  [8]崔丽萍,胡坤,黄浩策,等.基于认知-行为转变模型的线上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22,25(16):*-1989.

  [9]马飞飞,张月荣,刘亚红,等.知*行模式健康教育对急性脑梗死生存质量的影响[J].结直肠肛门外科,2*21(S*2):153-154.

  [1*]沈阳,阮水良,蔡月芬,等.排便频次与肠道准备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21,27(9):8-12.

  [11]王平方,杨燕,夏玲玲,等.KAP-HBM联合干预模式对结肠镜检查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22,35(5):7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