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加味逍遥散辅助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论文

加味逍遥散辅助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论文

7

2024-06-05 14:27:07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涉及多种因素的常见疾病,而肝郁脾虚型CAG则是其中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的亚型[1]。尽管目前存在多种常规治疗手段,包括保护胃黏膜、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改善胃动力等方面,但在一些患者中,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且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带来一系列不适和副作用[2]。因此,临床对于寻找一种更为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在治疗肠胃疾病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3]。加味逍遥散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调理气血的功效[4]。为此本研究纳入加味逍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辅助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选择2*2*年9月—2*22年9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中医科收治的168例肝郁脾虚型CAG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84例。A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B组同时使用加味逍遥散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动力学指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号调节激酶(p-ERK)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高于A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治疗后,两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OT)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治疗后,两组ERK、p-ERK水平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低于A组的14.29%,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结论:加味逍遥散辅助治疗肝郁脾虚型CAG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胃肠动力学,调节ERK、p-ERK水平,用药安全性高。

  【关键词】加味逍遥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动力学,不良反应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涉及多种因素的常见疾病,而肝郁脾虚型CAG则是其中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的亚型[1]。尽管目前存在多种常规治疗手段,包括保护胃黏膜、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改善胃动力等方面,但在一些患者中,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且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带来一系列不适和副作用[2]。因此,临床对于寻找一种更为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在治疗肠胃疾病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3]。加味逍遥散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调理气血的功效[4]。为此本研究纳入加味逍遥散治疗方案,期望为CAG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2*年9月—2*22年9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中医科收治的168例CAG患者。纳入标准:(1)经胃镜检查确诊;(2)中医分型为肝郁脾虚型。排除标准:(1)合并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等;(2)恶性肿瘤;(3)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4)既往有胆囊病变。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84例。A组男43例,女41例;年龄38~59岁,平均年龄(5*.45±3.8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39±1.**)年。B组男44例,女4*例;年龄37~6*岁,平均年龄(51.29±3.91)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42±1.*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A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瑞巴派特片(浙江远力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1**15,规格:1**mg/片),1片/次,3次/d;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3629,规格:5 mg/片),1片/次,3次/d;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18,规格:2*mg)2*mg/次,1次/d。连续治疗2个月。

  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加味逍遥散辅助治疗,方剂组成:甘草6 g,柴胡、当归、白术、白芍各1*g,茯苓15 g,丹皮1*g,栀子1*g,薄荷少许。随症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各3*g。阳虚加附子、炮姜各1*g;阴虚加麦冬、沙参、乌梅各1*g;湿热加苍术、黄芩各6 g;血瘀加川芎5 g,丹参1*g;便滴加枳实1*g;反酸加吴茱萸5 g,瓦楞子1*g;腹胀加神曲、鸡内金各1*g。早晚各2**mL,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腹胀、恶心、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糜烂、增生、肠上皮化生等改善为显效;腹胀、恶心、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改善,胃镜检查显示糜烂、增生、肠上皮化生等有所改善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

  (2)胃肠动力学指标:使用ELISA检测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OT)指标。(3)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号调节激酶(p-ERK)水平:使用ELISA检测ERK、p-ERK水平。(4)不良反应:统计治疗期间皮疹、恶心呕吐、便秘的发生率。

image.png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高于A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GⅠ/PGⅡ、GAS、MO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治疗后,两组PGⅠ/PGⅡ、GAS、MOT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见表2。

image.png

  2.3两组治疗前后ERK、p-ERK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ERK、p-ER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治疗后,两组ERK、p-ERK水平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低于A组的14.29%,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CAG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和逐渐发展的胃壁结构变化[5]。CAG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遗传、环境因素、营养不良及胃酸和胃黏液屏障的异常[6]。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性变化,最终形成萎缩性改变,严重时可伴随胃黏膜腺体的减少,影响胃黏液和酸的分泌,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7]。临床上,CAG常表现为上腹不适、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也可能引起贫血、体重下降等全身性症状[8]。虽然该病程度轻重不一,但长期慢性胃炎的存在可能增加患者患上胃癌等更严重疾病的风险[9]。目前,常规治疗CAG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食疗、调整生活方式及干预相关病因。然而,一些患者对常规治疗反应有限,而且长期用药可能伴随着一系列的不适和副作用。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尤其是中医药作为辅助手段,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中医学中,对于胃炎的认识融入了“胃脘痛”“胆痺”“嘈杂”等范畴,强调胃炎虽然发生在胃,但与肝脾相关[1*]。中医认为脾胃为消化吸收的重要脏腑,其功能失调可能导致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弱常表现为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与CAG的一些临床表现相符。中医理论中强调情志与脏腑功能的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郁气滞可能导致气机不畅,影响脾胃运化,最终导致胃炎等疾病。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脏腑功能的基本物质,而气血不足可能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在CAG中,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气血亏损,影响胃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加味逍遥散是一种中医药方剂,是在基础方剂逍遥散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调配的加味药物。逍遥散原方出自《伤寒论》,“逍遥散主治胸胁痞闷,不得卧,欲呕而不能呕,心烦,胸中热,头胀,眼眩,脑后*痛,或腹满而喘,或泄利脓血。”是一方常用于治疗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等病证。

  PGⅠ主要由胃底和胃体分泌,PGⅡ主要由胃体和胃窦分泌[11]。在CAG中,胃黏膜发生萎缩和炎症,导致PGⅠ/PGⅡ降低。这是因为在胃黏膜萎缩的情况下,PGⅠ的分泌减少,而PGⅡ的分泌相对较稳定,导致二者比值降低。PGⅠ/PGⅡ能够反应胃黏膜的功能和萎缩状态。GAS是一种胃蛋白酶前体,它参与了蛋白质的消化过程[12]。在CAG中,由于胃黏膜结构的改变,GAS的分泌可能受到抑制。GAS水平的下降可能与胃黏膜的炎症和损伤相关,反映了胃功能的异常。MOT是一种由胃黏膜分泌的激素,它对胃肠道的*起到调节作用[13]。在CAG中,胃黏膜受到炎症和损伤,可能影响MOT的分泌。MOT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胃肠道的动力学异常,如胃排空障碍等。ERK和p-ERK是胞外*号调节激酶家族的一部分,它们参与了多个细胞*号传导通路,对细胞的生存、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具有重要作用[14]。在CAG中,ERK和p-ERK水平的变化与炎症、细胞增殖及黏膜损伤等过程可能有关。ERK通常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和凋亡等过程。在CAG中,黏膜受到慢性的炎症和损伤,可能导致胃黏膜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的改变。ERK的活性增加可能与组织修复和炎症反应有关。p-ERK是ERK的活性形式,其磷酸化状态与细胞*号转导的激活有关。在CAG中,p-ERK水平的变化可能反映了胃黏膜细胞对炎症刺激的应答。过度激活的p-ERK可能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发展。本研究中,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GⅠ/PGⅡ、GAS、MOT、ERK、p-ERK水平高于A组,说明加味逍遥散辅助治疗肝郁脾虚型CAG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胃肠动力学,调节ERK、p-ERK水平,用药安全性高。分析原因:加味逍遥散的具体成分和用法因医生的个性化诊断和患者症状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在中医治疗中,加味逍遥散可能会作为整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以调和体内的阴阳、气血,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缓解炎症,从而达到改善CAG症状的目的。加味逍遥散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肝郁,平衡情绪,柴胡通过调和肝气,改善情绪状态,有助于恢复脾胃正常功能。白术具有健脾胃、固表止汗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情况有补益作用,有助于改善脾虚的症状,提高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茯苓具有利水利湿的功效,有助于清除湿邪,茯苓通过利尿排湿的作用,有助于清除湿热,改善症状。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足的情况有滋补作用。在CAG中,可能因为炎症和慢性失血导致气血不足,人参通过补充气血,有助于促进胃黏膜的修复。这些成分相互配伍,共同发挥作用,通过调和情志、滋养脾胃、清除湿热、改善气血等多个方面,综合调节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促进CAG的康复。同时中药治疗具有相对较低的副作用和安全性,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并坚持治疗。

  综上所述,加味逍遥散辅助治疗肝郁脾虚型CAG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胃肠动力学,调节ERK、p-ERK水平,用药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赵兵,周斌.人胃黏膜端粒功能障碍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23,43(1):47-51.

  [2]武国兵,程晓龙,于潇,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协和医学杂志,2*23,14(2):339-345.

  [3]裴蓓,刘云,宋标,等.脾胃培源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疗效及对胃黏膜三叶因子2、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息杂志,2*23,3*(3):121-125.

  [4]马燕,唐伟,陈久红.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22,4*(4):111-114.

  [5]孙洁纯,黄胜林,刘婷婷,等.乌梅丸联合抗Hp四联根除疗法治疗Hp感染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Hp根除率和IL-1β、IL-6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23,4*(8):1916-1922.

  [6]杨阳,刘浩,刘洁.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体质类型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23,27(8):975-979.

  [7]梅语,孙琴,裴蓓,等.脾胃培源方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增效作用及机制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23,39(5):543-546.

  [8]李天伦,李芳,邢艺子,等.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镜指标和胃蛋白酶原变化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23,43(4):419-422.

  [9]王恋惠.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泌素17、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进展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临床与病理杂志,2*23,43(4):676-681.

  [1*]邢建菲,苏倩奕,吴海新,等.中医外治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23,18(1):137-14*.

  [11]朱春花,吕国强.益气化瘀解毒法对老年Hp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HIF-1α、VEGF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22,42(3):573-577.

  [12]黄铭涵,王文荣,黄健,等.中药复方清化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IL-1*、NO、GAS及血浆MTL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18,39(1):116-12*.

  [13]赵威,鲁英杰,黄爱洁,等.帕罗西汀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16,16(8):1487-1489.

  [14]刘远婷,李慧,丁甜甜,等.加味沙参麦冬汤调节EGFR/MAPK*号通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J].吉林中医药,2*22,42(7):81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