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的效果观察论文

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的效果观察论文

3

2024-06-05 14:08:18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目的:研究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22年1—12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2*6例胃痞病肝胃不和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效果,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肠胃功能指标、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3%,高于对照组的7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胃动素(MTL)、胃

  【摘要】目的:研究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22年1—12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2*6例胃痞病肝胃不和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效果,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肠胃功能指标、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3%,高于对照组的7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物质(SP)水平高于对照组,热休克蛋白(HS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5)。结论: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与应激指标,且安全。

  【关键词】疏肝和胃方,奥美拉唑肠溶片,肠胃功能

  胃痞病是中医中的一个概念,相当于西医中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胃下垂产生的一些症状。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攻击因素超过防御因素而引发的炎症,胃内的攻击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胃酸、胃蛋白酶、酒精、药物、胆汁等。胃内的防御因素包括胃黏液屏障、胃黏膜屏障,各种原因导致攻防失衡就会出现炎症,而慢性胃炎的症状包括消化不良样症状及溃疡样症状,胃炎中的消化不良样症状,就与胃痞病相吻合。所以胃痞病是相当于西医中的一些疾病伴有胃肠动力紊乱或消化不良样症状,所以胃痞病并不是一个病而是一些疾病共有的症状[1-2]。肝胃不和,是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主要表现为皖胃涨胃疼痛、嗳气、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肝胃不和、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脏腑功能不协调所致的病症,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影响胃的功能或寒邪侵袭肝胃导致肝胃功能异常等引起。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3-5]。奥美拉唑肠溶片是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常见药物[6-7]。中药治疗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明显,具有多因素、多效应、多靶点、多层面、副作用小等特点,疏肝和胃方能缓解由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引起的并发症[8-9]。疏肝和胃方应用于临床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22年1—1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2*6例胃痞病肝胃不和证患者。纳入标准:均同时符合胃痞病的诊断标准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肝胃不和证的诊断标准;2周内未服用过胃部疾病相关药物。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疾病或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有感染性疾病;有精神疾病或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过敏体质。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观察组男6*例,女43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5±7.18)岁;病程2~1*年,平均病程(6.21±1.36)年;体重指数24.58~26.52 kg/m2,平均体重指数(25.14±1.*2)kg/m2。对照组男61例,女42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12±7.1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1*±1.35)年;体重指数23.14~26.*2 kg/m2,平均体重指数(25.31±2.11)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晓该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常规制定科学膳食计划,对患者进行*及饮食指导;均衡膳食,食用富含钙及适量蛋白质类食物,避免酗酒,并采取防止跌倒措施。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肠溶片(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3295,规格:2*mg)口服,2*mg/次,1次/d。

  观察组采用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肠溶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疏肝和胃方药物组成:香附、柴胡、白芍、元胡各2*g,佛手、白及15 g,枳壳、地榆各13 g,川芎、浙贝、乌贼骨、甘草各1*g,1剂/d,水煎取汁3**mL,早晚饭后温服。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效果。显效: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症状积分下降&gt;65%;有效:患者症状改善,25%&lt;症状积分下降≤65%;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患者症状并未缓解[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2)肠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肠胃功能指标。在早晨空腹取肘部静脉血6 mL,以转速3***r/min离心1*min,取血清分装入离心管,-8*℃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美国Bio-Rad公司)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3)应激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应激指标。包括热休克蛋白(HSP)、P物质(SP)。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得到血清(3***r/min,5 min,r=12 c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SP、SP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4)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5(双尾),以P&lt;*.*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image.png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3%,高于对照组的7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肠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MTL、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TL、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SP、H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SP水平高于对照组,HS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5),见表3。

image.png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5),见表4。

image.png

  3讨论

  胃痞病是多见的慢性疾病,病情时轻时重,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胃痞病主要是指患者心下痞塞,在发病时,多数是由于饮食因素或情绪影响的,也可能是受到起居及冷暖因素的影响,一般患者会以自觉心下痞塞,主要与脾胃病症有关系。因此患者在治疗时,可以直接辨证论治,比如遵医嘱服用能够调理脾胃的药物进行治疗[11-13]。肝胃不和是中医术语,肝气犯胃,主要是肝经出现了疾病,将病传到胃部引起胃部不适,表现为打嗝、反酸,肚子胀饱,甚至疼痛,两侧胸胁出现走窜样疼痛,脾气暴躁、易发怒而且喜怒无常。在临床中对肝胃不和的治疗,主要是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14-16]。内治主要是应用中药,常见的是柴胡疏肝散、木香顺气丸、小柴胡汤等[17]。外治主要是应用针灸的方法,可以对期门、内关等穴位进行补泻,可以明显改善肝气郁结的症状,对于纠正肝胃不和的效果很理想[18-19]。另有研究指出,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通过西药治疗,有助于提高效果,但并发症较多[2*]。

  但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存在相应的并发症,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干预。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3%,高于对照组的77.67%,提示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对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疏肝和胃方中,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在临床上可以通过香附合理的应用,对于肝气郁结出现的症状可以很好地治疗;柴胡,别名菇草、地熏,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主入肝经、胆经,其味辛、苦,性*寒,有解表退热功效,常与黄芩配伍使用,可疏散退热、清热泻火;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在临床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治疗胸腹部疼痛、腹泻、痢疾、自汗、盗汗、不明原因的发热、女性的崩漏;元胡对于气滞血瘀所导致的女性月经不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比如常用的元胡止痛片,对改善女性的痛经,作用是比较好的;佛手可以用于胸胁的胀满,还可以用于胃脘的胀闷、满闷、腹胀,它有和胃的作用,白及苦、甘、涩,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白及的收敛止血作用,可以治疗肺热引起的咳血,胃热引起的吐血;枳壳有清肝利胆的作用,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可以用于胆囊炎、慢性肝炎、胆结石等疾病的治疗;地榆是中草药,其性寒、味*苦、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的功效;川芎是山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有活血止痛的作用;浙贝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21],浙贝中含有浙贝碱,具有较明显的镇咳作用,对于支气管平滑肌也具有一定的松弛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咽喉处的痰液;乌贼骨功能主治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气不固之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疏肝和胃方治疗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能够益卫固表、提高免疫功能、保护消化道黏膜[22]。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胃液合成速率,促进肠胃*[23]。

  本研究还发现,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TL、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SP水平高于对照组,HSP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与应激反应指标。MTL可与其他因子共同调节人体肠胃蠕动及肠胃吸收功能,该物质还可增强碱性胃液的合成。PGⅡ是由胃黏膜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作用下激活成胃蛋白酶,在胃黏膜发生病变时变化较为敏感[24]。SP为一种可以增强胃肠道蠕动功能的多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可以调节NPSR1、SP、HSP表达水平及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以达到治疗效果[25]。研究指出,利用疏肝和胃方治疗胃肠道疾病可取得良好效果[26]。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诊胃痞病肝胃不和证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与应激指标,且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徐亭亭,朱生樑,周秉舵,等.疏肝和胃方水提醇沉法的急性毒性试验及部分药效学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23,39(1):168-172.

  [2]汪陆叶,孙永顺.疏肝和胃方对GERD大鼠食管中PAR-2、Claudin1、Claudin4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22,4*(9):1-12.

  [3]孟子惠,白光,姜巍,等.疏肝利胆和胃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IL-8及VIP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22,4*(9):12*-124,274-276.

  [4]赵明森,张彬,喻宇.疏肝和胃方对晚期胃癌肝胃不和证患者化疗疗效及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22,31(16):2277-228*.

  [5]曾丽云.疏肝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22,14(18):42-44,*.

  [6]梁效铭.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22,12(5):197-2**.

  [7]郝丹丹,刘楠,王飞娟.疏肝和胃方结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22,3*(2):113-116.

  [8]朱木娣,廖素才,陈江敏.疏肝和胃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肝胃气滞型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21,4*(11):37-38.

  [9]张莉芳.疏肝和胃方佐治肝胃郁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52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21,36(5):42-44.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2:174.

  [11]YEO C D,KIM Y A,LEE H Y,et al.Inhibiting IGF-1R attenua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VEGF production in IGF-1R over-expressing EGFR 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J].Exp Lung Res,2*17,43(1):29-37.

  [12]SALAZAR M C,ROSEN J E,WANG Z,et al.Association of delay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survival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J].JAMA Oncol,2*17,3(5):61*-619.

  [13]KANG Y K,YOOKJ H,PARK Y K,et al.Prodigy:a phaseⅢstudy of neoadjuvant Docetaxel,Oxaliplatin,and S-1 plus surgery and adjuvant S-1 versus surgery and adjuvant S-1 for resectabl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J Clin Oncol,2*21,39(26):29*3-2913.

  [14]YUSEFI A R,BAGHERI LANKARANI K,BASTANI P,et al.Risk factors for gastric cancer:asystematic review[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18,19(3):591-6*3.

  [15]TSUKAMOTO T,NAKAGAWA M,KIRIYAMA Y,et al.Prevention of gastric cancer: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beyond[J].IntJ Mol Sci,2*17,18(8):1699.

  [16]MILL RUD C R,MEHMET I M,LEANDERSSON K.Docetaxel promotes the generation of anti-tumorigenic human macrophages[J].Exp Cell Res,2*18,362(2):525-531.

  [17]吴恙,朱玲,王凤云.基于数据挖掘的唐旭东治疗胃痞病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22,29(5):1*-15.

  [18]王翠.探析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症状在不同DOB值组的分布[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2*.

  [19]倪春燕,陈华.名老中医尚云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痞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2*,18(9):43-44.

  [2*]杨莹莹,赵丽红,王天芳.基于经验报道类现代文献分析肝胃不和相关证的中药处方和用药规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19,14(7):9*9-913.

  [21]张燕,王亿鹏.王兰青运用经方治疗胃痞病验案举隅[J].中医药通报,2*19,18(3):14-15,19.

  [22]武清霞,周鑫媛,姚林红.耳穴埋针法治疗胃痞病(肝胃不和证)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18,28(5):1*4-1*5.

  [23]张婷婷.疏肝四君汤治疗FD(胃痞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18.

  [24]温俊,刘辉华,何云.自拟疏肝和胃散治疗胃痞病肝胃不和证39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19,19(3):19-21.

  [25]SUN Q H,WANG H Y,SUN S D,et al.Beneficial effect of probiotics supplements in reflux esophagitis treated with esomeprazol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World J Gastroenterol,2*19,25(17):211*-2121.

  [26]GOTOH Y,ISHIBASHI E,HONDA S,et al.Efficacy of vonoprazan for initial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in reflux esophagitis,nonerosive esophagitis,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resistant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OL].Medicine(Baltimore),2*2*,99(11):1952*.https://journals.lww.com/md-journal/Fulltext/2*2*/*313*/Efficacy_of_vonoprazan_for_ initial_and_maintenance.7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