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计算机辅助手段在作曲理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

计算机辅助手段在作曲理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

6

2022-12-21 14:33:18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手段已广泛运用于国内外教学与实践之中,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平台配以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旨在为作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打造一个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使枯燥的作曲理论课程教学变得直观明了、生动有趣,把作曲专业课程枯燥的理论教学变成视、听、动(动手实践)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手段已广泛运用于国内外教学与实践之中,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平台配以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旨在为作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打造一个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使枯燥的作曲理论课程教学变得直观明了、生动有趣,把作曲专业课程枯燥的理论教学变成视、听、动(动手实践)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

  关键词:作曲理论计算机辅助手段教学实践

  作曲理论课程涵盖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法和作曲等几门主要理论与实践课程,目前各大高校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只需要一间普通教室,配备一台钢琴就行。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每天都要与黑板粉笔打交道,对教师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同时,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太低,急需得到提高,尤其是作曲理论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效率非常低下。比如《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师需要弹奏大量的乐谱,这对教师的钢琴视奏能力要求极高,甚至要比专业钢琴老师还要高,因为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胜任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工作。而现实情况下,大部分理论课教师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教学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是脱离乐谱的,讲解起来非常繁琐,学生听起来也更加费力,并且经常找不到乐谱实际位置。即便后来条件好了,使用多媒体播放乐曲音频,但是仍然做不到乐谱与音频的同步视听。《复调》《配器》等课程也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如果能解决教学演示中五线谱中的音符实现实时播放、输入点击实时发声,达到音画(谱)平行的效果,则我们的教学工作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平台配以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把复杂的作曲理论变得简单直观明了,进而使作曲理论课程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计算机辅助手段在作曲理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相关技术为教学服务,在作曲理论教学中,可将多媒体网络教室以及电脑音乐相关软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传统多媒体网络教室有很多品牌,如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联想传奇网络教室、苏亚星网络教室、博智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等。

  目前多媒体网络教室主要有以下三类:1.基于多媒体采集卡的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2.采用纯软件方式开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3.同时使用采集卡和软件开发的控制台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多数网络教室都会集成以下五个功能模块,分别为:教学演示(屏幕教学);电子举手;电子教鞭;屏幕监控;备课教学工具。

  教学演示的流程首先是由教师在服务器端发起屏幕广播进行教学演示,教师电脑的屏幕会同步出现在大屏上,此时学生电脑可以选择是否接收教师屏幕广播的内容。坐在前排的同学一般不需要用自己的电脑接收屏幕广播,看大屏听老师讲解即可。而坐在后排的同学由于离大屏太远,有些小的字会看不清楚,往往需要打开自己的电脑接收屏幕广播,这样才能保证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是双向互动的一个平台,同样在以计算机和软件构成的综合教学平台为媒介的教学应用中,电子举手就成为了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点按电子举手按钮时,教师可以通过点按允许和关闭按钮选择是否接受提问。

  电子教鞭功能不仅可以在屏幕上自由添加文字,还能进行横线纵线绘制、自由铅笔绘制,同时具备橡皮擦、油漆桶、选择颜色、绘制箭头、绘制方形、椭圆形等、撤销、实时保存教学截图等图像处理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黑板。

  屏幕监控功能满足了大量数据交换应用,与屏幕广播一样,属于整个程序的核心功能。这个功能有两个用途:一是监控功能,即教师机能随时监控任何一台学生电脑的屏幕,防止学生在课堂上打游戏或看电影;二是教师机监控学生机屏幕后,学生机任何操作将会同步显示在大屏上,这个功能有利于教学互动的实现。

  电脑音乐相关软件种类繁多,有专业编曲录音制作软件酷贝斯,专业制谱软件西贝柳斯,还有自动和声写作软件等等。

  把多媒体网络教室运用于作曲理论课堂教学,能实现教学演示、教学互动、课堂监控等功能,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再配以西贝柳斯等工具软件,使用这两个软件在教室里进行教学与实践。教师教学演示时需要调用这两个软件,学生也可在学生端电脑启动西贝柳斯等工具软件跟着老师进行练习。

  二、《曲式与作品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

  这门课程上学期所分析的作品大多为相对简单的一段曲式、二段曲式和三部曲式,而且乐谱一般都是钢琴缩谱(两行谱),因此我们使用西贝柳斯等工具软件进行教学与实践非常方便。

  (一)课堂上实现随机图(谱)文混排

  网络上有不少教材已经介绍了如何使用西贝柳斯等工具软件制作课件,详细学习了西贝柳斯等工具软件各种音符输入方法以及文字输入方法。其实利用西贝柳斯强大的文字输入功能,我们可以把所有备课内容都集成在软件里,完全可以抛弃PPT。

  在西贝柳斯等工具软件里输入乐谱的同时还可以输入文字,实现图(谱)文混排。除了在备课时把主要的文字和乐谱提前制作好外,西贝柳斯等工具软件还可以在课堂上临时输入,而且速度很快,和在WPS里打字完全一样。

  (二)使用电子教鞭随时标注重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老师必须用粉笔把教学重点写在黑板上并作重点标注,让学生记住。在本专业教室里启动电子教鞭功能就可实现这一要求。我们可以设置电子教鞭快键键为F1,每当需要标注时按F1,再按一次则会清屏,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就类似在普通教室的黑板上写字一样。

  当然用鼠标写字很多人不习惯,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购买一支电脑绘画用的手绘笔,有了这支手绘笔,所有问题应刃而解。

  (三)使用歌词输入功能进行乐谱结构注释

  上一节介绍的电子教鞭虽然标注很方便,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也是本系统日后有待完善的地方,就是一但启用了电子教鞭,屏幕即被冻结,西贝柳斯等工具软件播放功能失效。如要解冻屏幕继续播放,只能退出电子教鞭。而一旦退出电子教鞭,此前标注的内容也随之清屏。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歌词输入功能进行乐谱结构注释,虽然标注的速度稍慢,但一旦标注永久保持,决不会被清屏。

  教师在讲解作品时选取第一个音符,按键盘上的“P”键,乐谱马上会从第一个音符开始播放,按空格键则马上停止,且光标会停留在结束音部位。随着教师的逐步讲解,用鼠标选取需要标注文字位置对应的音符,输入第一行歌词的快捷键(Ctrl+L),音符下方马上出现闪动的光标,这时键入:“引子”,回车即完成输入。其他的地方原理一样,而且键入的文字不会消失。

  三、《配器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配器法》课程是学生写作多声部器乐曲的基础,要想写好多声部器乐曲,就必须对每一件乐器的音色特征及音域了如指掌。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调用西贝柳斯等工具软件做到分声部聆听并作分析,如果插入真实采样音源,则每一件乐器的音色基本能做到以假乱真的仿真效果。

  (一)分声部聆听并作分析

  比如我们在学习《四小天鹅》配器时,我们可以选中巴松管这一轨道上的乐谱,按播放快捷键“P”,这时播放的声音就只有巴松管的音色。同理,如果把这个作品配成混合乐队(弦乐组+木管组),在课堂上我们就可以按住Shift不动,用鼠标依次选取弦乐组四行乐谱,按播放快捷键“P”,这时候听到的就是单独弦乐组的声音,这个功能为我们配器法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追求真实乐器与乐队的音响效果

  通常在网络上下载的试用版西贝柳斯等工具软件都是简化版,没有附带音色库,它所发出的声音基本上都是映射到操作系统自带的软波表音源,所以乐器音色听起来并不是那么逼真。如果需要追求真实乐器与乐队的音响效果,就必须购买完整版西贝柳斯软件,它附带40多G的采样音色库,所发出的声音基本接近真实乐器。

  如果对自帯的采样音源还不满意一那就只能伸用扣。学生们普遍觉得《和声学》这门课程很难,个别学生几乎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学习信心。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逐渐应用于音乐教学课堂,这款和声学教学软件“托尼克7”就是其中较为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托尼克7”是英国公司的代表产品之一,主要应用于传统的初级和声学基础教学实践中,目前该软件的版本是7.0。软件以简洁的操作界面和实用功能获得音乐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款软件在《和声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