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避暑山庄古建筑文化的数字化演绎与呈现论文

2024-05-18 15:21:27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 清代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蕴含着清朝团结边 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良苦用心,是民族 政策优越性和民族团结真实性的典型代表,具有 崇高的历史地位。
清代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蕴含着清朝团结边 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良苦用心,是民族 政策优越性和民族团结真实性的典型代表,具有 崇高的历史地位。然而在数字时代,避暑山庄这 个有着三百年历史的避暑胜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如何走出传统传播困境,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手段 创作出贴合数字化时代的形式与内容,更新传统 艺术的呈现形式。以二维动态呈现、三维立体展示, 以及 UE5 虚拟现实沉浸式等多种方式实现避暑山 庄数字化演绎,希望更好地呈现清代避暑山庄古 建筑文化,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效的 技术支持。
清代避暑山庄古建筑文化是中国古代建筑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近 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清代避暑山庄古建 筑文化面临种种挑战,如缺乏保护和保存,经济 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矛盾,以及游客观光活动的不 断增加等。对清代避暑山庄古建筑文化的数字化 演绎与呈现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保护和保存 古建筑文化,还可以更好地传播和展示古建筑文 化,让更多人了解清代避暑山庄古建筑文化的历 史价值、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提高人们对古 建筑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推动古建筑文化的 发展,为清代避暑山庄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提供技术支持。
避暑山庄的历史和文化
避暑山庄的历史沿革。避暑山庄的建造与清代 康熙、乾隆、咸丰三位皇帝有密切关系,它们在 各自时代均有重要的建设和改造。
避暑山庄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703 年(康 熙 42 年),康熙皇帝下令在承德(当时称为热河) 建造行宫,作为皇家在北方的避暑之地,这就是 最初的避暑山庄。康熙皇帝对避暑山庄的建设起 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并未对避 暑山庄进行大规模扩建,直到乾隆皇帝时期,避 暑山庄经过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展。乾隆皇帝在 位期间,对避暑山庄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修缮和 改造,尤其是在乾隆 15 年(1750 年)至乾隆 50 年(1785 年),避暑山庄的规模几乎达到了现在 的面积。乾隆皇帝还下令建造了许多新的建筑和 景区,如万树园、碧水游览区等,使避暑山庄的 景观和设施更丰富多彩。
到了咸丰皇帝时期,虽然没有进行大规模建 设,但他下令进行了一些维护和修复工作,保持 了避暑山庄的完好状态。
避暑山庄的建设和发展反映了清代皇家文化 和艺术的发展,康熙、乾隆、咸丰三代皇帝的治理和贡献都使避暑山庄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 遗产。
避暑山庄古建筑文化现状
清代避暑山庄古建筑文化研究,近年来受到了 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清代避暑山庄古建筑文 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代避暑山庄古建筑的历史 演变、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与装饰、园林设计与 环境,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当前, 避暑山庄古建筑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数字运用基础弱, 不利于文化传承与保护,对历史研究、旅游体验、 保护决策等方面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避暑山庄的数字技术呈现 形式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为 VR 虚拟现实,“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公 众号及官网“景区介绍”里已有“VR 全景”,能 让游客在虚拟环境中体验避暑山庄古建筑,仿佛 置身于实地游览;其二为智能导览,避暑山庄还 拥有智能导览小程序,可以帮助游客轻松了解避 暑山庄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避暑山庄古建筑文化数字化演绎与呈现技术
获取并研究清代嘉庆时期《避暑山庄全景图》, 收集与避暑山庄历史沿革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 照片等素材,分析画面中的古建筑所建时期,整 理出清代避暑山庄的历史沿革脚本;运用 PS 软件 进行图像处理,将画面中所有古建筑进行分层、 颜色区分和命名;将处理后的历史图像导入 After Effects 中,为每个建筑(群)设置动态帧,使其 按照脚本进行动态呈现;根据需要,在动画中添 加文字说明和标注,以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和解 读。此外,选择适当的音效和背景音乐来增强动 画的表现力和沉浸感,最后完成渲染和输出,这 种方式可以生动展示避暑山庄的演变过程,帮助 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历史变迁。
使用 Reality Capture 捕捉技术完成现存古建筑 模型的搭建,做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模型优化、 纹理贴图和模型导出,导出常见的 3D 文件格式,
如 OBJ 、FBX 等。这样,模型就可以在其他 3D 软件或虚拟现实平台中使用和展示。使用 Reality Capture 捕捉技术先进的图像处理和点云处理算法, 能够快速、准确地还原避暑山庄古建筑的外观和 细节。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数 据,并生成高质量的建筑模型,为古建筑的保护、 研究和展示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对于已消失建筑,将直接使用中央美院数字 复原团队、文物局、旅游学院及我校已完成的近 20 组古建筑(群)效果图、视频、三维模型,将 模型导入 UE5 并进行场景搭建,完成材质和纹理 编辑、交互和导航设计、光照和环境效果设置, 适配虚拟现实平台,完成用户体验和测试。使用 UE5 完成避暑山庄消失古建筑的虚拟现实制作过 程能够将古建筑以虚拟的方式呈现给用户,让他 们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避暑山庄的 历史与文化。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为遗失或无法 直接访问的古建筑提供了重要保存和展示手段,还 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互动式学习和旅游体验。
避暑山庄古建筑文化数字化演绎与呈现
为了更好地实现古建筑数字化演绎与呈现, 采用实地调查法、资料查询法、摄影测量法及采 样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多种数据收集方法,获 取古建筑精准信息对其进行数字图像处理、三维 建模及虚拟技术。最终实现交互式体验,呈现内 容包含效果图展示、视频展示、语音介绍、漫游 展示(漫游、行走、飞行, 内含点击弹框文字), 且部分已消失建筑可实现沉浸式体验,如图 1所示。
具体呈现形式如下:二维动态呈现效果。避暑 山庄历史沿革可以通过时间轴的形式来动态呈现,时间轴上可以按照时间脉络动态呈现康熙、乾隆、 咸丰三代帝王对避暑山庄古建筑的建造和改造历 程(时间轴下端三个颜色代表三个阶段),以文字、 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避暑山庄的历史沿革,让 游客深入了解避暑山庄 300 年古建筑建造的历史 沿革,更好地认识避暑山庄的文化内涵。避暑山 庄古建筑历史沿革截图(朱红敏绘制)如图 2 所示。三 维 立 体 展 示 效 果。 图 3 为 运 用 Reality Capture 捕捉避暑山庄现存建筑的 3D 模型。对古 建筑的细节、纹理、材料、颜色、灯光均可以准 确捕捉,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呈现古建筑的三维立 体外观。游客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避暑山庄现存 古建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古建筑的细节,如建 筑的结构、装饰、材料等。可以通过交互按钮了 解古建筑的建造时间、建造者、建筑风格等。让 游客在家里就可以体验到实地游览的乐趣,从而 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UE5 虚拟现实沉浸式效果。查阅对避暑山庄 内已消失的建筑进行精准的数字模型复原,在此 基础上利用UE5 虚拟现实技术在精度、灯光、纹理、 物理、动画及声效等各方面都能达到逼真效果的 优势,对避暑山庄三维模型进行沉浸式设计和制 作,使受众可以以第一人称视角在虚拟环境中体 验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身临其境感受古建筑的 魅力,在虚拟世界中,实现避暑山庄古建筑的文 化传播,如图 4 所示。
避暑山庄作为皇家园林,建筑风格富丽堂皇, 充分展示了皇家的尊贵和权力,其建筑艺术形式 体现了古代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文中二维动态 呈现可以通过历史沿革动画等方式,以平面图像 和文字的形式,展示避暑山庄的演变过程和历史 故事。三维立体展示则利用建筑模型和景观模型, 以三维形式展示避暑山庄的建筑和环境,使观众 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探索。UE5 虚拟现实沉浸 式呈现则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观众置身于避暑 山庄的虚拟环境中,可以自由漫游,与古建筑进 行互动,获得更真实和身临其境的体验。
通过结合这些不同的呈现形式,提供多样化的 展示方式,让观众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认识和体验 避暑山庄,丰富数字化演绎的内容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