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歌唱疗法对成年智障者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论文

歌唱疗法对成年智障者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论文

5

2024-05-16 13:49:41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研究的目的是运用歌唱疗法对成年智障者的干预作用。研究采用两个被试 (N=2).研究假设:歌唱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成年智障者生活质量的一些维度。

  摘要 :研究的目的是运用歌唱疗法对成年智障者的干预作用。研究采用两个被试 (N=2).研究假设:歌唱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成年智障者生活质量的一些维度。通过生活质量 量表(SF-36)前后测结果表明:歌唱疗法对于改善成年智障者“情感智能”和“活力”等方 面维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歌唱疗法对于改善成年智障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相关性。同时, 研究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也形成了一套针对特殊群体的歌唱疗法干预模式和流程。

  关键词:歌唱疗法;成年智障者;生活质量

  一、引言

  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其中智 力障碍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是衡量特殊教育服务水平的重要 指标。 [1]在我院的成年孤残收养人员障碍类型当中,成年 智障者占比最大。因此,成年智障者群体的生活质量与我 院整体服务水平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如何以一种更容易 推广的方法来提升我院成年智障者群体的生活质量也显得 尤为重要。

  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天然而且独特的乐器,我们张口 就可以发声并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歌 唱对于成年智障者来说也是比较容易普及和入门的。在音 乐疗法中,歌唱技术是音乐治疗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 术之一,歌唱技术主要是音乐治疗师或是通过歌曲的聆听 和演唱,或是通过歌曲的讨论和再创作体验的引导过程, 让求助者在躯体及心理情绪上获得身心康复的机会。 [2] 同 时,歌唱对于人体的康健也有很多的益处:例如,歌唱可 以帮助人体排掉肺部的浊气,提升人的心肺功能;歌唱可 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等。歌唱能使人的心情 愉快和精神振奋[3]。

  根据已有研究表明,歌唱疗法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研 究,干预的人群有帕金森患者、大学生抑郁群体、脑损伤 患者等。大量的研究均证实歌唱活动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的 情绪,激发人体正向的能量,促进身体的康健, 提高人们 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将聚焦成年智障者人群,进一步探讨 歌唱疗法对于成年智障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效果。

500D9A85-CFA4-47f7-BC1E-2DC97A796400.png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观察并通过量表前后对比验证 歌唱疗法对成年智障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研究假设: 歌唱疗法可以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并能从被试评 估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维度中看到前测和后测的变 化。

  (二)被试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有两名被试自愿参与歌唱活动,同时 这两名被试已被我院医生诊断为轻度智力障碍者,且用韦 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测量,分数区间在50-69分。

  被试一 (女性,23岁),访谈中表述自己情绪比较低 落,对做其他事情不太感兴趣,对自己没有信心,自我评价较低;不喜欢有阳光照进的房子,喜欢一个人在幽暗的 角落待着;在生活中比较喜欢看电视和看网络视频。

  被试二(女性,26岁),先天性腰椎畸形。在访谈 中反映自己在现有生活中找不到什么乐趣,日子过得很平 淡,对未来要做的事情,既没有什么想法,也不存在任何 期待;对待自己和生活有一种无力感。

  (三)研究设计

  所有入组成年智障者在干预前一周和干预后一周两 个时间节点完成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评估:干预前1 周,干预结束后1周,对量表做数据收集和分析。本次研 究中所使用歌唱疗法的具体方法包括:呼吸训练、开声活 动、节奏训练、歌曲演唱及讨论。本次研究中由于样本量 小,所以采用自身前后对比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两名被试 做个案研究与分析。

  (四)使用器材

  歌唱活动注重师生之间互动的体验,所需器材和道 具包括:钢琴、音乐播放器、非洲鼓、音筒及其他打击乐 器。

  (五)实施流程

  每次歌唱疗法时间为60min,每周四次,持续时间为四 周,共16次干预。每次的歌唱疗法包括以下四个内容和步 骤:

  1.呼吸训练(10min)

  本练习的目的是帮助被试锻炼心肺功能,通过有意识 的呼吸训练扩大肺活量,同时借助呼气排出肺部的浊气, 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康健。另一方面,通过呼吸训 练帮助被试更好掌握气息的运用和呼吸的技巧,建立正确 的声音观念和发声方法,从而获得更自然、更松弛的歌唱 声音。呼吸训练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闻花香呼吸训练:学生静心闭上眼睛, 想象眼前有一片花海,用鼻子深呼吸,感受歌唱的呼吸。 第二种方法是对抗阻力呼吸训练:通过吹气球或吹纸条的 方式,训练气息的持续力和控制力,增加气息的量和音调 的稳定性,让被试以一种游戏的方式感受气息和用力的支 点。

  2.开声活动(10min)

  发声练习是歌唱中的一项基本技能训练。有研究表 明,发声训练对抑制抑郁情绪有效,我们在发声前要练习 全身放松和冥想,首先要感觉从脸部的肌肉一直到颈部、 肩部、背部、胸部、按顺序放松,然后哼唱或发声,把压 抑在心口的郁闷情绪吐出来。 [4]发声练习主要运用四种方 法:

  第一种方法是打哈欠练习,即通过模仿打哈欠的动作 来放松喉咙和舌头,让气息自然流动。第二种方法是用哼鸣的方法,通过发“en ”的声音来训练喉咙的稳定性和气 息的控制能力;第三种方法是拖长音练习,即通过拖长声 音来训练气息的持续性和稳定;第四种方法是音阶练习, 即引导被试用“lv ”“mi”和“wu ”等元音听钢琴模唱三 个音以内的音阶上下行,或者其他简单音程的发声练习, 并结合科尔文手势让被试通过手势的高低提示,建立音高 音准的概念,增强被试歌唱的信心。

  3.节奏训练(10min)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首音乐的脉动和精 髓。节奏训练在歌唱训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节奏练 习是歌唱前的身体准备,通过节奏训练帮助学生找到身体 的律动和歌曲的拍点,为歌曲演唱做好铺垫。

  在歌唱疗法中,治疗师可以引导被试跟随钢琴的旋律 做身体的律动,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跺脚、转圈, 或者即兴舞动起来。老师也可以引导被试跟随钢琴的节奏 加入非洲鼓、音筒等打击乐器,带领被试随乐而动,享受 音乐的快乐。

  4.歌曲演唱及讨论部分(30min)

  治疗师先把要演唱的曲目有感情地示范演奏一遍, 接着抛开话题让被试谈谈最喜欢这首歌曲的哪个部分或者 为什么喜欢这首歌等,增进治疗师与被试的互动和情感连 接。随后,治疗师用钢琴带着被试反复演唱被试喜欢的片 段,在这过程当中,治疗师要随被试的实际需求放慢速度 或者降低音区来演奏,让被试可以演唱地更舒服、更自 信、更放松。特别重要的是:歌曲演唱环节的部分是由被 试主导,他们来定歌唱的曲目以及想唱的片段,当被试唱 完之后,治疗师引导被试分享歌唱的感受以及下一次想要 唱的歌,让被试对下一次见面产生期待。

  在歌曲讨论的部分,老师会围绕歌曲抛开一些话题 让学生拓展一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唱完之 后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在演唱《亲爱的旅人啊》这首歌曲 的时候,老师会给学生播放宫崎骏动画片《千与千寻》里 面的一些镜头和画面,并讲述这首歌曲的背景。学生在老 师营造的情境下会产生一些讨论,比如有的学生会说“老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好治愈啊”,有的学生会说“好喜欢 这样的画面,太让人向往了”。学生从演唱和感受歌曲当 中获得积极的能量和阳光的心态,并获得了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憧憬。在歌唱中,学生感受到了美好的旋律和歌 词,也从中获取了积极的力量;歌唱帮助学生以乐观的 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易,努力克服生活中的难题和困 境,敢于挑战自己,战胜苦难,大胆活出自我,有勇气追 逐自己的梦想,并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六)评估方法

  本研究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作为被试行为变化与歌唱疗法干预效果的佐证。 SF-36生活质量量表共有9 个维度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分别属于生理健康和心理 健康两大类,即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 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 各维度的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CB1066E2-004E-4777-B99F-8E61BBEF34A0.png

  三、结果与讨论

  (一 )生活质量量表(SF - 36 )的评定结果与分析 (n=2)

7F287052-40D1-4eff-9D59-8801BE8F2FF4.png


  通过比较两名被试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前后测 评定结果发现,两名被试分别在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 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项目的分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 升,说明学生在歌唱活动之后生命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 善,特别是在情感职能和活力方面,两名被试改善的幅度 更明显。因此,本论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是成立的,即歌唱 疗法是可以帮助改善成年智障者生活质量的。

  (二)对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结果的讨论

  音乐本来就是情感的艺术,在《礼记 · 乐记》中就提 到音乐与情绪情感的关系:“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 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足之蹈之也。”所以,音乐可以 抒发和表达情感,也可以被音乐治疗师作为改善人不良情 绪的有效工具。例如,被试在演唱《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时,她们笑得特别开心和灿烂,有时候会模仿喜羊羊、暖 羊羊的表情和台词片段,甚至还会边唱边情不自禁地跳起 来。在歌唱时,他们联想到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当中出现的各种有趣画面和镜头,重温音乐让他们仿佛回 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打闹嬉戏的快乐时光。

  音乐的选择基于非常重要的“同步原则”,也就是 使用的音乐是与来访者当下的情绪感受是同步的,让音乐 与来访者的情绪产生共鸣,才能够通过改变音乐的情绪状 态,进而改变来访者的情绪状态。在来访者沉浸于悲伤抑 郁情绪时,治疗师会选择大量充满悲伤、痛苦、抑郁情绪 的音乐帮助来访者宣泄他的消极情绪,直至其本身的积极 力量出现,再选用积极的音乐进行支持和强化,最终帮助 其从痛苦的情绪中走出来。 [5]音乐是充满感性的艺术,在歌唱疗法的过程中,被试从演唱歌曲中感受到了情感的共 鸣,同时在富有感染力的钢琴伴奏的烘托下,被试沉浸式 地体验了音乐的情绪和情感,所以在“情感智能”这个维 度的后测中,两名被试较前测都有比较明显的进步。

  关于“同步原则”,我们在开展歌唱活动的时候感触特别深。当被试情绪比较低落,状态不太佳的时候,我们 如果选用欢快的歌曲来干预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被试并 不会因此而变得开心起来,反而会表现默默无语。但是我 们歌唱一些比较悲伤缓慢或者小调的歌曲时,被试更容易 被这一类歌曲所吸引,他们会感受到一种共情的力量并有 一种被抱持的感觉。在音乐的感化之后,被试有一次竟然 默默流泪了,她内心的委屈和忧伤的情绪也随着音乐宣泄和表达出来,之后我们再选用一些稍微快一点的正能量歌 曲,经过多次的干预之后,她就逐渐从忧伤的情绪中走了 出来。

  大量的实验证明音乐可以激发内啡肽和免疫球蛋白A的增加,让人的身心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同时也增强 了免疫系统功能。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两名被试在“活力” 这一维度的后测中有进步的原因。被试一在开展歌唱活动 之前,会因为一些小事经常在生活班区骂其他小朋友甚至 动手打小朋友,但是开展一段时间的歌唱活动之后,生活 区的阿姨反映被试一的情绪变得很稳定,她会笑着与人交 谈,并会主动帮助阿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让我 们非常欣慰。

  四、结语

  本研究聚焦本院成年智障者的生活质量问题,填补了国内外用歌唱疗法干预成年智障者的研究空白,在国内和 国际上都属于领先的研究项目,同时为我院困境青少年的 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数据支持,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中所运用到的歌唱疗法具体流程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谢莹.社区化服务下成年智障者生活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 [D].四川:重庆师范大学,2018.

  [2]张刃.音乐治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13.

  [3]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M].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 社,2000:135-137.

  [4]周为民.歌唱疗法对老年期抑郁症干预作用的研究综述[J]. 中国音乐,2005.(3):109-112.

  [5]王露洁.牵着音乐的手长大:儿童音乐治疗活动手册[M].北 京: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