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大学教师授课语言中元话语标记语分布及对育人效果的影响论文

大学教师授课语言中元话语标记语分布及对育人效果的影响论文

19

2024-05-15 14:02:31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文章基于一定数量的真实的大学课堂授课中收集到的语料,观测大学教师在课堂 场域下的授课语言使用状态,着重探讨语篇功能视角下元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

  摘要:文章基于一定数量的真实的大学课堂授课中收集到的语料,观测大学教师在课堂 场域下的授课语言使用状态,着重探讨语篇功能视角下元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分为话题结 构性标记语、总结阐释性标记语、信息凸显性标记语、环节提示性标记语和信息链接性标记 语几种情况并分别例举,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师语言的话语特征,提出授课语言的使用建议 和策略,以更好地增强授课语言信息传递效率,增强育人效果。

  关键词:授课语言;元话语标记;使用情况;育人效果

  本文研究的授课是指在有限时间内发生在大学教师和 大学生之间的、以传授知识或巩固知识为目的而开展的、 有固定场所的言语交际行为,也是高校教师参加各类课程 竞赛的重要考察方面。教师授课的交际目的明显,主要为 教师单方面讲述,学生多以眼神、点头等动作来回应,言 语互动较少,这是授课与师生谈话的不同。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恰当地运用元话语功能标记可起到提示重点内容、促 进学生加深理解或清晰地阐述知识要点,加强学生对教师 授课语言中重要信息的把握和判断。研究高校教师授课时 元话语功能标记的使用情况有助于了解教师语言的使用特 点,并据此提出提升育人效果的建议。文中语料来自某高 校《现代汉语》课程现场授课录音转写成的文字语料。

  元语言功能是指语言的对等解释功能。元语言功能标 记是教师对自己表述的内容进行反馈、评价、解释和修正 而使用的,从而使学生清晰地理解主要信息[1] 。本文探讨 语料中教师使用的20个元语言功能标记。授课活动大部分 情况是教师独白式加隐性互动,无需控制话轮,目的是在 授课中教师需要更好地表述一个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进一 步强调或解释。我们根据语料的呈现,将元话语标记分为 话题结构标记、总结阐释标记、信息凸显标记、环节引导 标记和外引信息标记五类,下面将逐一分析阐述。

  一、话题结构标记语

  在话语表述的进行中,说话者必须采用适当的策略, 遵循语言的线性化特点,对语言进行依次加工。在线性化构成话语中,可以将话语信息的顺序或规律进行整合,如 时间先后、因果顺序、整体与部分先后等。在实际的言语 使用中,为强调信息或丰富话语信息载量,发话者常常不 按照线性顺序组织话语,而是使用一些话题结构标记以提 示信息的前后顺序、重要类型等潜在信息。话题结构标记 语的功能是对话题的选择、排序、转换及结束[2] ,在授课 情境下,用来点明授课主题,强调重点位置,正确使用话 题结构标记可以使话语衔接更加紧凑,结构更为明朗、语 意更为通畅,也使重点更加清晰。我们将其分为四类分别 探讨。

  1.话题选择性标记语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把控教学进程,但是要想更好 地实现教学目的、在有限时间传达更多更易理解的内容, 教师发话需要选择话语的开头标记来提示内容,如“先 说……再说……”“我要说的是”等等。

  (1)我们 先说词的基本义,然后再说它的引申义。

  (2)关于语流音变,有一点我要讲的是,大家要从真 实的语言中寻找规律,而不是死记硬背。

  例(1)中,老师用“先说”和“然后再说”,让学生 清晰地了解老师即将讲述的两个知识点,并暗示了两个知 识点的内在联系,为后续的讲解确定了话题的中心。而例 (2)中,老师用“有一点我要讲的是”来强调所选择的话 题,即“关于语流音变”,用元话语标记来提示话题的选 择,显示出教师对话题的有效控制。使用话题选择标记语,可以开宗明义地提示学生即将 讲解的核心内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定位知识点。

  2.话题排序性标记语

  排序性标记语用来提示话题顺序,使话语结构更加清 晰,常见的话题排序性标记语有序数词、标记位置和时间 的成分等。

  (3)我们看到课本上对普通话的界定这句话。这里 包括对普通话标准的三个层面的界定。 首先 是在语音层面 上界定,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可见普通话是以北 京话的语音为标准的,那么北京语音有什么特点呢 …… 其次 ,是对词汇方面的界定,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 言”,我们注意,这里“北方”的范围,和地理概念上的 “北方”是不是一个概念呢……最后 我们再来看对语法标 准的界定……

  例(3)中,用“首先”“其次”“最后”来提示话 语内容的内部层次和顺序,使语言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这里的“首先”“其次”原本表示重要程度的实体意义弱 化,因此它们不太具有提示重要程度的意义,仅有程序上 或步骤上的意义。

  (4)我们这门课程,基本上来说,主要内容有三个方 面:第一个方面 是语音,那第二个方面 是词汇,第三 是什 么呢,对,就是语法。

  上例中,“第一”“第二”“第三”是最典型的运用 序数词进行序位标记的成分。在我们收集的语料中,这种 序位标记成分在话题结构标记语中使用频率最高,可见在 教学语言中较为常用,教师使用也比较恰当,对课堂内容 和节奏的提示和把控效果较好。

  3.话题承接性标记语

  话题承接标记用于两个话题之间的转换,提示话题的 承接或转变,引起学生的注意,相关的话语标记语有“讲 (说)得远一点”“多讲一句”“换一个角度”等。

  (5)感叹号用来表达很强烈的感情,它很少用于论证 说理的文章中。 我讲得远一点,我在看大家课程论文的时 候,竟然也发现有人用了感叹号,还不止一个,你们在论 文中是有多强烈的个人感情要抒发呀,所以大家要注意一 下这个感叹号的用法。

  (6)那我们 换一个角度,对于“女人”来说,它的义 素又能分解为哪些呢?

  例(5)中,教师运用标记“讲得远一点”,使新话题 从原话题中承接并继续,和前一个话题有联系也有分离; 而例(6)中,使用标记“换一个角度”,从对“男人”义 素的分析转到“女人”义素的分析。

  4.话题结束性标记语

  在自然口语对话中,用来提示话语的结束的标记我 们称之为话题结束标记语,如“好”“好了”“(那)就 这样”“行吧”等。教师授课语言虽然不是对话体,但也 需要使用话题结束标记来表示前面话题的结束, 提示下课 或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或者开始全新的知识点教学。所 以,话题结束标记语提示功能较强,具有分界或结束功 能。

  (7)最后一类呢就是从日语中用汉字的字形借来的 词,比如积极啊、哲学啊。 那这个小节就这样,大家再看 一下,刚刚我们讲到的题目还有没有什么疑问。

  (8)比如,我“热爱”祖国,我“热爱”工作,我 “酷爱”溜冰,我们不说我“酷爱”祖国吧?也不说我 “酷爱”工作吧?大家能感受出区别来吗? 好,那下面我 找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在例(7)中,“那这个小节就这样”,说明教师要结 束前面的内容教学,提示前面话题结束,开始准备结束话 轮。例(8)中的“好”已经固化且为常用的话题结束标记 语(“好”也作为话语开始的标记,此情况并不在此处的 讨论情况之列)。在此,“好”作为实词,具备肯定性评 价的含义已经虚化,而是表示前面话题的结束,后面往往 跟着一个命令或要求,“好”则提示了话语的分界功能。

7D5C5DE6-57BD-4227-B187-70A7B2279345.png

  二、总结阐释标记语

  总结阐释标记语用来提炼讲过的知识点或提示对等的 解释,即换用意义相近的话语做同义表达,或用简洁的话 语概括归纳前面已经说过的内容。常见的有:也就是说、 你比如、简而言之、总之等。

  (9)那么“塔里木”的“塔”和“雷峰塔”的“塔” 是不是一个塔?都是语素吗?不是。“塔里木”拆开后还有 意义吗?对,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拆开,才能判断一个成 分是否能单独成词,如果可以,那它在那个语境下才可以 是语素。

  (10)主谓式是主语加谓语直接构成的,按照句的子 结构来看, 你比如,短一点的,小明吃饭,长一点的,今 天下午校长在会议室开会。那在构词中,我们看一下“月 亮”和“霜降”两个词。

  (11)汉语和方言之间的差距,其实是体现在多方面 的,但 简而言之,最突出的,大家只记好,在语音方面是 表现最突出的。

  (12)我们现在也经常会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做分类练 习,比如问他们,西瓜、苹果、香蕉、汽车,哪个不是这 一类的呢,其实这在我们词义范畴中就是语义场的问题, 也就是看这些词有没有一个共同的义素,如果有他们就属 于一个集体。 总之,语义场就是有共同义素的词语组成的 一个集合,一个仓库。

  例(9)中“也就是说”是对等阐释性标记语,用后面 的话语概况总结前面的话语,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整合知识 点,概况前面内容。例(10)中的“你比如”中,“你” 是交际主体标记语,但“你”的指称意味被削弱,“比 如”的例举的意味被削弱,后面可接一些对抽象概念的具 体解释,标记后面话语是对前述的概括性话语的具体阐 释。(11)和(12)中的“简而言之”与“总之”,都是 总结标记语,概括提炼前述话语的共性特征,提示学生要 点和重点。我们将总结阐释标记语细分为两个小类:总结 标记语、阐释标记语,但它们都是标记表述方式的转换, 或是先分散后集中,或是先集中后分散,因此标记的话语 前后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此归为一类。合理运用总结阐释 标记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适时总结提炼,或例举说明,使讲解过程有分有总,逻辑清楚。

  三、信息凸显标记语

  在课堂场域下,交际双方的语言主体地位不同,教师 占有主导地位,与学生有对话互动但占比较少,大部分时 候通过眼神和动作与学生互动。教师主导调节整体教学活 动和教学进度,对于讲述内容的重点难点信息也要用话语 标记进行凸显,提醒学生加以重视,因此在授课话语中, 信息凸显的元话语标记就比在一般自由对话体中更为常 见,这也是授课语言的重要特点,如:再强调一遍、关键 的一点是、应该要清楚等等。

  (13)通过这个论述题,我 再强调一遍我们这单元的 重点,外来语汇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哪些典型的例子。

  (14)我们应该要清楚,啊,心里有数,肯定是先有 象形字,后有形声字,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15)最 关键的一点是 ,在划分短语结构层次的时 候,我们一定要找准,第一刀应该往哪里切,第一刀切在 哪,有时候决定了整个短语的意思,比如一个经典的例子 “咬死猎人的狗”,请大家先自己划分一下。

  在例(13)中的“再强调一遍”是教师使用频率较 高的话语标记语,起到重申或强调前面讲过的知识点的作 用,教师常用它引起学生注意,并伴以语气上的停顿。例 (14)和(15)中使用的“应该要清楚”“关键的一点 是”都是后指性标记语,提示后续信息为焦点信息,使学 生注意力得到进一步控制。

21D50505-FA82-4bd2-84AE-D1E7F9560FA6.png

  四、环节引导标记语

  为把控课堂秩序,保持课堂教学活动进度,教师在 话论把控方面具有主导权,需要把控课堂教学语言节奏, 确保教学内容不过多偏离课堂主题,保障教学环节的顺 利进行。在教师使用的元话语标记中,“下面”“接下 来”“我们往下走”等都是教师常用来引导环节的元话语 标记语,在这些标记语之前往往是上一个部分的收尾或总 结,使用这些标记语可使教学环节和语言结构更清晰。

  (16)复句的几个特点我们已经把握了, 下面,请大 家跟我一起,切分一下下面这个复句,我们看PPT。

  (17)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个上声在一起,第一个是 要变成阳平的。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三个上声 在一起,要怎么变呢?大家先想一想这样的例子。

  (18)上节课我们讲了多义词的转义有引申义、比喻 义和形容义。那我们往下走,今天看第一种,引申义。

  例(16)(17)中的“下面”和“接下来”都引导着 学生进入新的教学环节,提醒学生及时跟进,明确指示教 学活动下一个任务,例(18)中的“那我们往下走”起到 过渡和指示作用。这类标记语的使用,可够有效地指示课 堂的环节流向。

  五、外引信息标记语

  在知识传授的课堂场域中,尤其是高等教育课堂中, 教师往往会引入较多其他学者的观点看法,引入较多相关 信息,而不仅是局限于课本或自身的观点,能够促进学 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扩充学生知识面、引发学生深入 思考。外引信息需要一些元话语标记进行指示,才能更好地提示学生,也能与教师话语产生链接。在实际课堂 中,外引信息标记语使用较多,有固化的结构,如“据统 计”“正像……所说”等,也有一些非固化的标记。使用 这类标记语能够将其他信息引入课堂教学,向学生提示信 息的外来引用作用。

  (19)据统计,在常用汉字里,象形字只占7%,当然 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

  (20)正像周有光所说的,我们要尽可能简约地制定 汉语拼音方案,发挥每个字母最大的功能。

  在例(19)的“据统计”是典型的外引信息标记语, 教师用以提醒学生即将出现知识外部链接进行扩展,用数 据说明“象形字占比不高”的事实。例(20)中用“正 像……所说的”,将周有光对于汉语拼音方案制定的观点 链接到语音教学中,用专家观点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课堂场域这一交际情境下教师使 用的20个话语标记,并按照功能将其分为五类:话题结构 标记、总结阐释标记、信息凸显标记、环节引导标记和外 引信息标记。统计发现,使用频率较多的是话题结构标记 语,分为四小类,其次是环节引导标记语和信息凸显标记 语。由此可见,教师使用话语标记的目的是使教学进度顺 利进行,因而需要理顺教学语言、把控教学层次、凸显教 学重点,这三类标记占据元话语标记总数的79%,教师需要 在有限的上课时间中,尽可能高效地讲述知识点,这是课 堂讲述的交际目的所决定的,因而需要教师恰当地使用话 题结构标记语、环节引导标记语和信息凸显标记语。使用 频率次之的是总结阐释标记语和外引信息标记语,使用数 量占语料库统计总量的21%,这说明在谈话中,教师除了需 要把控教学进程、凸显教学重点、理清教学层次之外,还 要通过对等阐释、总结来使讲解内容更加容易理解,也需 部分外延知识点以开阔学生视野。此外,对等阐释也可以 理解为教师对自身话语的对等阐述,或对讲述语言的修正 和自我反馈,此类标记语在授课中使用较少,也就是说, 教师在授课中会更多关注授课的进程和学生的反馈。根 据以上研究,我们认为在教师授课这一语言活动中,需要 强化对五类元语言功能话语标记的正确使用,但我们也发 现,课堂中很少有人际互动功能标记语出现,这说明高校 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对话较少,体现出课堂场域 下上教师需要把握话语的控制性和主导性,也需要形成师 生沟通的互动式交谈模式。

 参考文献:

  [1]沈怿泽.辅导员谈心谈话中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探析[J].文 教资料,2022(17).

  [2]朱晓芳.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元话语标记语分析[D].华东 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