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英语“停止”类体动词进入上位构式的限制条件和构式汉译策略论文

英语“停止”类体动词进入上位构式的限制条件和构式汉译策略论文

1

2024-05-09 14:41:40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参照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研究英语“停止”类体动词“stop, cease, interrupt, quit”进入上位构式的限制条件和构式汉译的处理策略。研究发现如下

  摘要:参照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研究英语“停止”类体动词“stop, cease, interrupt, quit”进入上位构式的限制条件和构式汉译的处理策略。研究发现如下:(1) “stop”进入上 位构式的数量最多,“cease”和“quit”的数量较少。该语料库未检索到“interrupt”进入该 构式的语例。(2)与致使构式和被动构式相比,反致使构式的施事论元因为默认的情况或无 法推断而省略,突显了事件的状态性和自发性,动词使用不及物形式。(3)反致使构式常见 的翻译方法为直译法和增译法。直译法通常采用“受事名词+停了”的形式,增译法可概括为 “受事名词+停止了+增补性动词”。

  关键词:“停止”类体动词;反致使构式;限制条件;汉译策略

  一、引言

  本文讨论“停止”类体动词(aspectual verb)中的“stop, cease, interrupt, quit”这四个动词。该类动词常常表示活 动、行为或状态的停止,如“The music stopped. ”这句中的 “The music”是受事主语,“stopped”是表示“停止”的 体动词,作谓语。句意是“音乐停止了”,只是表明音乐 的停止,却没有说是谁让音乐停止,这类句子被称作反致 使构式。

  过往的文献对于英语“停止”类体动词进入反致使构 式的限制条件做了相对较少的研究,并且对于该构式的翻 译策略的调查也相对不足。因此,本文准备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对这两个方面展开深入调查。

  二、文献综述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展开综述,分别 是致使变换、反致使结构和“停止”类体动词。致使变换 (causative alternation),又称致使-反致使变换(causative- anticausative alternation),指的是某些动词既具有不及物 用法(反致使结构),又具有及物用法(致使结构)的现 象[1-2] 。该变体中有些受事宾语可以提前到主语位置上但 是句法上得到保留,学界将其称作受事保留[3] 。Levin [1] 曾指出,体动词表示动作的开始、结束和持续,可分为 “begin”类和“complete”类两类。 一些研究已经考察了 汉语体动词的语言特征[4] ,但对于这类动词参与反致使构式的情况涉及较少。吴国良[5]调查终止类体动词如stop , cease 的区别,提到这两个单词可借用“突变”和“渐变” 的微妙区别来讨论,但该调查未涉及“interrupt,quit”两个 动词。赵立霞[6]提出“反致使句法结构中不能出现任何施 事性介词by或者with引入的施事或工具短语”。

  尽管前人的研究在英语体动词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 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关于该类动词的语 料库调查和限制条件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对于该构式的 汉译策略的研究也相对匮乏。通过语料库调查可以基于数 据统计的方法来探索相关语言现象,从而提高研究的可信 度。此外,翻译研究可以从英汉语言表述差异性的角度检 验语言学结论是否正确。综上所述,本文准备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采用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对英语“停 止”类体动词进入反致使构式的限制条件和汉译策略进行 深入调查。

8086E0E3-6836-43b3-962C-2FDCCB44A36B.png

  三、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语料库是COCA,它是目前唯一一个 规模庞大且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英语语料库。该语料库包含 超过10亿字的文本(1990-2019年每年超过2500万字),来 自八种类型:口语、小说、流行杂志、报纸、学术文本、 电视和电影字幕、博客和其他网页。本次研究目的满足得 益于该语料库庞大的规模。

  首先使用COCA语料库对我们需要的语例进行检索,致使构式的检索式是stopped|ceased|interrupted|quit*[nn*] [rt*]。反致使构式的检索式是[nn*] stopped|ceased|interrup ted|quit[rt*]。其中[nn*]表示任何一个名词, [rt*]表示任何 一个名词性时间副词(如now, tomorrow, yesterday)。致使 构式检索式中体动词和名词短语中间的符号*表示任何一 个形式。需要指出,本研究中动词时态多为过去时,这是 从其较高的使用频率角度来考虑的,不排除动词采用其他 的时态形式。由于会有一部分检索出来的语例不符合本文 的研究目的,我们需要对语例进行人工筛选。人工筛选反 致使构式的标准包括以下要点:(1)占据主语位置的成分 应为非生命实体的受事论元;(2)动词通常以不及物形式 出现,作为独立的谓语,如“The car stopped suddenly.”。 至于致使构式的人工筛选标准,包括以下方面:(1)占 据主语位置的成分应为具有生命度的施事论元;(2) 动词通常采用及物形式,例如“The man stopped the car suddenly.”。

  四、结果呈现

  以下柱形图表明反致使构式和致使构式的调查结果。 图例中的横轴分别代表“stop, cease, interrupt, quit”四个 词,纵轴表示四个动词进入反致使构式和致使构式的实例 的数量。根据此柱形图的统计数据可知:(1)“stop”参 与反致使构式和致使构式的数量远远大于“cease, interrupt, quit”(2)“interrupt, quit ”进入反致使构式的数量与 进入致使构式的数量相比,明显减少。(3)总的来说, “ stop ”进入致使构式和反致使构式的数量最多, 情况 良好。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英语语料库的调查未搜索到 interrupt进入反致使构式的语例。

FCB38E13-645F-4476-810E-85D3CEAC86D9.png

84A33A58-E320-43fb-B5EF-85E7E8972793.png

  五、讨论与解释

  我们将深入研究柱形图所呈现的结果,以动词层面为 基准进行探讨和解释。研究分析动词之间的差异,以反致 使构式对比致使构式、被动构式为参照角度进行限制条件 的探讨。

  (一)动词本身层面

  本文研究4个“停止”类体动词:“ stop, cease, interrupt, quit”。它们都有表示“停止”或“中断”某种 活动或状态的意思,释义类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别。首 先,“stop”比“interrupt, cease, quit”更加常见和通用, 用于表示完全停止、终止做某事。可以用于大部分情境, 包括活动或过程、机器、移动的人或车辆、思考或解释、 品质或状态等。通常“cease ”的主语更加抽象,用法更 加正式。 Dixon [7]认为“stop”和“cease ”的意义区别在 于, “stop ”倾向于指的是某事突然停止发生(通常是 意外的),而“cease ”则可以描述一种逐渐减弱至无的 情况。“interrupt”则强调在进行中的活动或过程中被外 力干涉而出现打断的情况,多用于打断谈话、工作、进 程等情况。“quit”通常用于指某人主动决定不再参与或 继续某事,比如退出工作、组织、程序等。可以看出, “stop”和“cease ”的主语既有人也有物,“interrupt”和 “quit”更强调外力的影响,所以采用主动语态的时候主 语更多是人而非是物。换言之,“interrupt”和“quit”多 为及物用法,主语为受事的不及物主动语态的用法较少出 现。因此,上述动词的意义差异可以解释以下情况:(1) “stop ”参与反致使构式的数量远远大于“cease, interrupt, quit”;(2)与进入致使构式的数量相比“interrupt”和 “quit”进入反致使构式的数量明显减少。

  (二)上位构式层面

  本文主要关注反致使构式,其形式和语义特征可以概 括为主语/受事+谓语/状态或结果。该构式可以被定义为 致使变体通过删除施事和保留受事的形式变换为反致使变 体,受事从宾语位置前置到主语位置。受事是不具有生命 性的实体,动词采用不及物形式。此构式的含义体现为某 个实体自发地展现特定状态和结果。通过隐藏(1b-2b)中 的施事主语“You,The lightning bugs”并将受事宾语“train, activity”移到主语位置,我们就构造了反致使构式(1a-2a 画线部分所示)。

  (1)a.The train stopped again after a minute, and in the commotion of riders getting on and off.

  b.You stop this train now! Coming through!

  (2)a.Suppose all human activity ceased tomorrow, and suddenly there's no one to produce plastic anymore.

  b. The lightning bugs should have ceased their activity by now, but they still flashed in the trees all about.

  通过对比反致使构式与致使构式(主动宾构式)、被 动构式,可以观察到前者更突显出一种特定的状态性和自 发性。首先,动态性强的动词不定式“to play”通常表达一 种目的,现在分词“playing”强调动作或事件的进行,而 反致使构式(3a)更偏向于描述一种自发结果或状态的出 现,这两者的语义倾向不太匹配。“by Mike”引出施事主 语,无法和该类动词搭配,如(4b)。但可以同反身代词 短语“by itself”并存,如(4a)。其次,动态性强的动词 常与致使结构(5a)搭配使用。再者,被动构式(6a)主 要突显了对于受事的外部影响而强调动作的执行者,因此 它能够与包含施事的短语“by Mike”共同使用,但无法与 表明反身概念的短语“by itself”共同使用。上述对比表明 了反致使构式具有状态性和自发性。

  (3)a. The music stopped.

  b.? The music stopped to play/playing (4)a. The music stopped by itself. b.*The music stopped by Mike.

  (5)a. Mike stopped the music.

  b. Mike stopped to play/playing the music. (6)a. The music was stopped(by Mike). b.*The music was stopped by itself.

  综上所述,从进入上位构式的限制条件角度来看,反 致使构式更强调特定条件下的自发状态,而不依赖于外部 施事的影响。在语义上,“stop, cease ”涵盖“停止”的义 项,并具备不及物用法,其结构的要求与动词的能力相协 调。“quit, interrupt”强调个体的主动意愿和决定,不太符 合反致使构式的特点,难以进入该构式。基于动词的能力 和构式的要求,这四个动词在语义上符合及物性的要求, 事件具有启动性。因此,在致使构式中,它们都可以被使 用。此外,“stop”作为常见的高频动词,具有较大的形式 和意义上的灵活性,由于其可变性较高,所以在形式和意 义上更符合反致使构式和致使构式的要求。上述分析可以 解释柱形图所显示的结果。

  六、英语“停止”类体动词进入的反致使构式汉译策 略

  为了更深入理解英语中的“停止”类体动词进入反 致使构式的限制条件,我们可以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进行分 析,以把握其主要特点。根据文献综述中的研究成果,我 们知道汉语也存在体动词这一概念,因此在翻译英语体动 词时,可以利用汉语体动词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和翻译。该 构式通常有两种翻译策略:直译法和增译法。

  首先讨论直译法的具体细节。直译法的具体形式是 “受事名词+停了”,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动词在语义 上有所不同。为了准确翻译这些动词,并突显它们在词汇 层面上的终止性,除了使用“停了”的翻译之外,还可 以选择 “停了下来”作为替代翻译,正如(7-10)的译 文所示。受事主语本身具有自主性,与之搭配的体动词 “ceased, stopped”具有终止和突然的意味。将其翻译为 “停了”体现的是停止的结果或状态, “停了下来”则更 加强调停止的动作或过程,突出事物在移动或进行活动后 终止。

  (7)The rain finally ceased, and the sun came out. 译文: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

  (8)He wanted to know what happened yesterday. His heart stopped again.

  译文:他想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 他的心跳再次停 了。

  (9)The music gradually ceased , and the audience erupted into applause.

  译文:音乐缓缓停了下来,观众爆发出掌声。

  (10)The train abruptly stopped at the station. 译文:火车在车站突然停了下来。

  接下来讨论增译法的具体细节,可以被概括为“受 事名词+停止类动词+增补动词”。(11-12)中体动词后 的“蔓延”和“肆虐”是根据汉语的惯用用法添加的,需 要注意的是,这些动词是根据可能出现的不同语境而添加 的,英文原文中并没有包含这些动词。这样的增加翻译是 为了使句子更通顺,有利于读者理解。

  (11)1945 the day the Allies liberated the camp and the day the atrocities stopped forever.

  译文:1945年,盟军解放了这个集中营, 暴行永远停 止了蔓延。

  (12)The fighting in the war-torn country finally ceased, bringing a sense of relief to the citizens.

  译文:在那个饱经战乱的国家, 战争终于停止了肆 虐,给市民带来了一丝宽慰。

  七、结论

  本文在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基础上,研究了英 语“停止”类体动词“stop, cease, interrupt, quit”进入上位 构式的限制条件和构式汉译的处理策略。研究发现主要三 点内容,希望本研究能够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这一语言现 象,丰富人们对语言结构和翻译规律的理解。


参考文献:

  [1]Levin, B. 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26-27.

  [2]Schäfer, F. The Causative Alternation[J].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2009. 3(2): 641-681.

  [3]Dixon, R. Ergativit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6.

  [4]陆志军,温宾利.基于动词语义学的汉语体动词分析[J].解放 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41(02):80-87.

  [5]吴国良.论英语中起始类和终止类动词的用法特征[J].外语 与外语教学,1997(05):12-14.

  [6]赵立霞,刘振前.生命度与事件结构对动词反致使化的语义 制约[J].当代外语研究,2016(02):5-10.

  [7]Dixon,R.M.W.A New Approach to English Grammar, on Semantic Principles[M].New York&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